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教育

女神节忆女神重温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些女教育家的教育名言

女神节忆女神重温中国近现代史上那些女教育家的教育名言

  今天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小雅特别对中国近代史上那些了不起的女教育家做了一次不完全盘点。在这个特殊的日子共忆先贤,共诉祝福。

  她们集女性的柔情与理性的智慧于一身,或以柔弱之躯,将个人命运交付动荡落后的祖国;或以一己之力,穷尽毕生心血浇灌真理之花;或为未来奔走呼号,唤醒国民良知;或默默奉献于当下,树立行业风范;或横遭时人指责,或倍受后世尊重……时间如大浪,淘尽黄沙始得金,她们终以超凡的智慧与力量为教育作了最精彩的诠释,也为自己的人生写下最美丽的篇章。

  鲁迅《纪念刘和珍君》里的杨荫榆,横遭贬低。可是,很少人知道,这个我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大学女校长,又是怎样的正直正义、先觉先醒和昂扬民族晚节。杨荫榆生于1884年,江苏无锡人。她先在苏州、上海读书,然后去日本留学6年学习生物医学,回国后任苏州女师教务主任,一年后到北京女高师做学监。1918年,她再赴美国留学,在哥伦比亚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1924年回国后任北京女师大校长,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女大学校长。但在治校过程中,因教育理念不同,最终遭免职。但在抗日战争中,她不畏艰险,挺身而出保护自己的同胞,最终命丧日寇之手。

  “人格教育的实现,因习惯贵在‘慎之于微’,而学校尤当注重慎微的陶冶,方能使整个人生有良好的发展。”而“要使学生能够人格完全与否,全在教职员方面平时所与以耳濡目染的模范之良否。”

  “我们办学的宗旨,是要把大家培养成具有高尚理想,不图个人私利,掌握一定专业基础知识,对工作认真负责,与同学相互合作,对社会有精诚服务的态度,对国家从爱国主义出发,在各自的岗位上,尽到自己应尽的义务的人。”

  吴贻芳,江苏泰兴人,1893年1月26日生于湖北武昌,江苏泰兴人,中国第一届女大学生,第二位大学女校长。1928年受聘于母校金陵女子大学,先后主校23年,时有“男有蔡元培,女有吴贻芳”之说。1945年,出席联合国成立大会,成为在《联合国宪章》上签字的第一位女性。1979年获美国密执安大学为世界杰出女性专设的“智慧女神”奖。1985年11月10日逝世。董必武评价道,“像她这样精干的人物,男子中也是少有的。”冰心深情地说,“我没有当过吴贻芳先生的学生,但在我的心灵深处总是供奉着我敬佩的老师——吴贻芳先生。”

  “只有教育可以将中国人从那些错误概念的束缚中解放出来,通过我们的、我们这些与公共机构有关联的人(事实上我们正在那里努力),希望可以带去最有用的信息。”

  “在中国,我们受到这样的教导,即任何一件事如果可以以十分艺术的方式去完成的话,就要尽力那样去做,而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尝试这样打扮的原因。”

  有很多人知道中国第一位留学生是容闳,但鲜有人知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金雅梅的事迹。金雅梅生于浙江宁波一个长老会牧师家庭,毕业于美国纽约医院附属女子医科大学,中国第一位女留学生,第一所公立学校——北洋女医学堂创办人。由于金雅梅无论是理论或实践方面都比较出色,所以美国多家医院向她抛出了橄榄枝,但都被她一一谢绝了。因为她一直坚信自己的事业是在中国。

  俞庆棠在以后的教育实践中却发展了杜威的理论,说:“学校生活不过是生活的一个阶段”、“现行学校教育,绝不能代表终身的过程。教育的最大功能,只有将整个生活,继续的予以指导”。提出了“生活即教育”这一新命题。

  她提出大力推行民众教育的主张,说:“民众教育是失学的儿童、青年、的基础教育,也是已受基础教育的继续教育和进修”,是全民“前进和向上”的教育。”俞庆棠表示这是受了孙中山“必须唤起民众”的启示,“遵循总理遗嘱”。

  在现代教育史中,与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同为著名教育家杜威的另一位人民教育家俞庆棠,在旧中国教育界叱咤风云三十年,是中国民众教育创导者、社会教育先驱。俞庆棠1919年赴美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学院深造。她同情民众,将民众教育当作改造社会、复兴民族的手段。1928年,创办了以培养民众教育师资为目的的江苏省立教育学院。由于她的倡导,民众教育由江苏推广到全国,俞庆棠也因此被誉为“民众教育的保姆”。她还联合全国社教人员成立中国教育社,并赴西方诸国考察教育。抗战胜利后,在上海指导、创办了140多所民众学校。1947年担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委员会委员。

  “没有人愿做的,我做;没有人愿去的,我去。本你的面目,尽你的力量,不能像星辰的灿烂,也当像萤虫的发亮。”这是王季玉校长给二一级学生的赠言。其实,这也是王季玉自己的真实写照。

  王季玉(1885~1967),为王鏊之后裔,王谢长达之女。毕业于王季玉女师,后去日本补习英语及数理,再去『蒙特豪里尤克学院专修文学』。归国后,为继承母志,婉辞各大学之聘,致力于办女子学校。她高酬聘请名师教学,而被聘名师,都慕名而来,不计报酬。王季玉本人每月仅领取生活费二三十元,大部分工资存放学校,作为学校扩建及资助教职员工的生活困难之用。平时生活俭朴,其卧室仅可容膝,陈设简陋,服饰则布衣布鞋,甚至一补再补,挚友戏称其为“叫花子校长”。1967年3月14日,病逝于杭州。她终身未嫁,全心献身于教育事业。

  谢希德总是乐观地对母亲说:“读书是我最大的兴趣,只有读书可以使我忘掉病痛,使我的生活充实。读书是治我疾病的良方。”

  谢希德,1946年毕业于厦门大学数理学系。后留学美国,获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学位。1952年10月回国到复旦大学任教,历任现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副校长、校长等职,1983年1月担任复旦大学校长,成为新中国第一位女大学校长。谢希德是我国半导体物理学的开拓者之一,是我国表面物理学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在国际半导体物理学和表面物理学等学术机构中担任多项职务。1989年被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1990年被选为美国文理科学院外国院士。谢希德教授于1997年12月任上海杉达大学校长,后因病于2000年3月4日在上海逝世。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兴趣就没有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教育教育,为育而教,不是为教而育。”

  “我的教育方法就是‘激励、赏识、参与、期待’,以极大的爱心、耐心、细心、信心、责任心,把孩子教好。”

  “‘我说的素质教育不是音体美’,不是家长把孩子送到少年宫学小提琴、学跳舞。我提出的素质教育是‘十学会’:学会做人、学会自律、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乐群、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学会健身、学会生活、学会劳动。”

  霍懋征,1943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在小学教师的岗位一干就是60年。历任北京第二实验小学教师、副校长,全国教育学会、全国小学语文研究会常务理事,民进第六、七届中央,特级教师。1949年作为教师代表参加了开国大典,1956年被评为全国首批特级教师,被周恩来总理称为“国宝”。著有《班主任工作札记》、《小学语文教学经验谈》等。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被评为中国现代百名教育家之一。倡导“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教不好的孩子”。

  素有“中国之莺”美誉的周小燕教授曾说过:“我已经90岁了,就像踢世界杯足球赛,我刚踢完上半场,还要努力踢好下半场!”周小燕的目标是培养更多能走上国际舞台的歌唱家以及德艺双馨的教师、原创一部能唱响世界的中国歌剧。

  曾经有一位学生向别人自称是周小燕的关门,她听到以后问他:“我什么时候说要关门了?”学生问:“那您什么时候关门?”周小燕回答:“等我盖棺的那一天。”“既然是终身教授,我就要干终身、干到底。”这已经成为她的名言。

  2016年3月4日凌晨零点32分,中国著名歌唱家、教育家周小燕教授走完了她一个世纪的音乐人生,因病在上海瑞金医院去世。1937年她演唱《长城谣》曾感动无数抗日志士;直到90岁她仍每天在家中给学生上课。有人曾问她:“您什么时候关门,不收?”她说:“盖棺的时候关门,反正也没有退休的,那我就干终身的。”在她奔腾不息的99年音乐旅程中,她用一个又一个音符,用最真挚的情感,为人民歌唱,为祖国母亲而歌唱,写就了一部荡气回肠的“生命交响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