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宁生活  网事

成县黄渚太山史前神话题材岩画及符号文字考

岩画,是古代先民刻画在洞穴、岩壁上的彩画、刻画形式的总称。甘肃成县黄渚关太山岩画是在陇南境内首次发现的古岩画,线条质朴、简劲,刻画较深,有多次磨刻的痕迹。据推测,黄渚关双窑峡的大小崖洞是秦族采金的矿洞,而太山岩画是秦族为祈求矿洞不受洪水冲淹而举行祭祀活动时留下的遗迹。当地金石学者蔡副全教授对有关遗迹进行了考证,本文拟从其符号和文字入手对岩画内容加以试读,并将部分线索提供给有关专家作进一步研究。

考察现场 图24

近来,在甘肃陇南市成县黄渚镇太山村双窑狭一古矿硐(俗名老婆沟藏金洞)发现一幅分别用敲凿、磨刻、凿刻的人物、植物、符号等组成的岩画,其间布有甲骨文、金文、魏书、简化书体等不同时期的文字,并在其周围发现石屋、古径和古法选矿的马蹄形“拉流漕”等遗迹。

太山岩画概况

岩画位于成县黄渚镇太山村双窑峡一条小溪东侧的古矿硐口。硐口高约5米,宽约6米,深不可测。硐体为千枚岩,硐内因地质变迁涌入大量黄土,高处板结成岩。岩画即刻在黄褐色硅质岩的一处斜坡面上(见图1)。

图1

岩画分上下两块,左上为散点状文字和人像图刻,右下为密集的岩画图式,纵宽3米,高2.5米,分布面积约8平方米。岩画中能够辨识的文字、图形和符号有:甲骨文“告”(见图2)、变形表意字“禺”(见图3)、甲骨文“丹”(见图4)、面像画和变形表意混合文“父”(见图5)、疑似金文“鼏”(见图6)、魏体“大地”(见图7);魏体“天下”(见图8)、魏体“杨忠元”(见图9)、疑似“斗”字(见图10)、疑似简化字“龙”(见图11)、人形符号(见图12)、平顶侧身人像画(见图 13)、塔形画(见图 14)、人物坐像画(见图15)、冠饰及珠宝状符号(见图16)、植物和“龙须”状图画(见图17)、矿硐图(见图18)、龙形和弓箭图(见图19)、巫形图(见图20)、觋形图(见图21)。

图2:甲骨文“告”

在岩画西北约30余米的山谷沟漕中发现马蹄状凿孔70多眼,沟漕上段有30余眼,下段约40多眼,孔径20至25厘米,间距15至50厘米,深约20至30厘米,有的底部凿有一个或两个大小不一的小穴(见图22)。这些马蹄形孔眼估计为古人浮选矿石时所留遗迹。距岩画南约40米的河岸巨石上凿有宽0.5米,长8米的古径一段(见图23),又在岩画南约20米的东侧崖壁中部发现一烧凿的连体双洞,洞高4米,宽3米,深约6米,南洞略低北洞,北洞末端有石台炕,可容四五人寝息,洞内通风采光俱佳。洞口便径上可至峰顶,下可至河谷。此洞应为古人居住用。(见图24)

图22

文字图符试读

图2、3为敲凿磨刻的“告禺”二字。“告”与甲骨文甚似。“告”是“祰”的本字。口,既是形旁也是声旁,表示说话。告,甲骨文上部“牛”(牺牲品),下部口(祝祷),表示献牛祝祷求福。金文承续甲骨文字形。隶书将金文形中的“牛”写成“告”,“祝祷”本义消失。此处“禺”顶端微饰小冠,下部为雨滴状,应为表意“求雨”造字之法的最早例证。

图3:变形表意字“禺”

图4“丹”字,与甲骨文 一致。丹,甲骨文为指事字,字形为在矿井中间加一指事符号 ,表示矿井中的矿物。“丹”字在古矿硐中出现,特别是矿硐图右下的那一竖一点的标记,应为金矿或铜矿的具体位置。这些特殊的字迹,后人难立此意并摹刻,故应为殷商或更早时期的原始字迹。

图4:甲骨文“丹”

图5为“人面像”与“父”笔画交织的图文,这种图文借用笔画的图文样式较少发现。金文“父”字,为执斧之父,而太山岩画中的“父”,变为“文”字的交体式写法,这种与“禺”字的表意之法趋同,有赞颂这位长者智慧文雅的寓意。

图5:面像画和变形表意混合文“父”

图6疑似“鼏”,与“秦公簋”中“簋”字形相似。“鼏”,鼎盖。古通“幂”,覆盖东西的巾。“秦公簋”被多数学者认为是公元前770年,秦襄公在西陲秦国始国之际,为宗庙祭祖所作的,为开国始年的祭器。西陲经祁山道至与黄渚关80公里,其原料应取自黄渚太山。

图6:疑似金文“鼏”

图7、8、9为“大地”、“天下”、“杨忠元”三组魏体文字,方入斜收,放纵雄肆的笔触,应为杨忠元(史无记载)等人光顾此地解读岩画时留下的字迹。

图7:魏体“大地”

图8:魏体“天下”

图9:魏体“杨忠元”

图10、11疑似为“斗”、“龙”二字,为尖状物划写的字迹,证明这里自古以来多为世人关注。图12为人形轮廓图、图13为平顶侧身人像,这两幅图像与宁夏中卫大麦地岩画的人面像非常相似(见图 25、26)。其线条的粗细、虚实变化精巧微妙,使石上之人动感十足。这种祭祀性的“艺术图式为非现实的人形生灵,可能具有图腾意味。”( 注① 杨超:《岩画的神话断代法初探——以贺兰山人面像岩画为例》,《三峡论坛》,2012年第2期,第89页)

图25

图25

宋耀良在其所著的《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中说:“可以肯定的说,人面岩画是祭祀的一部分。当时的祭祀一定分两部分:一是巫师和众子民参加的祭祀仪式和过程;二是凿刻岩画,秉告上苍,让神祇明知,使这祭祀仪式或祷告的内容,获得宗教法律上的认可”。( 注②:宋耀良:《中国史前神格人面岩画》,上海三联出版书店1992年10月版,第285页)“世界各地的民族学家、考古学家、岩画学家在昔日巫教盛行的地区,发现了许许多多由面像组成的圣像壁,这无疑是古代巫师制作的神灵形象。制作神像,并通过祭祀神像,以达到‘同化自然力’的目的。这是巫师的主要职司之一。”( 注③:盖山林:《贺兰山巫师岩画初探》,《宁夏社会科学》,1992年第3期,第6页)由此可知,图12、图13这些人面像应是太山岩画中较早的岩画,同时也表明这里是重要的祭祀场所。

图12:人形符号

图13:平顶侧身人像画

图14、15、16、17、18、19、20、21是一组神秘的图画,这些人物、植物、符号、矿硐图、巫觋和龙形图符等,不可能是孤立的符号,而应该是用于祭祀而刻画的神灵题材。神话学家袁珂先生说:“神话是原始先民文化思想的总汇”。( 注④:袁珂:《中国神话史》,重庆出版社2007年版,第4页)文学家沈冰雁先生也说:“我们的古代史,至少是禹以前的,实在都是神话”。( 注⑤:陆思贤:《神话考古》的“后记”,文物出版社1995年版,第369页)文明时代只有三四千年的历史,在文字出现之前的文化形式可能就属岩画了。

图14:塔形画

图15:人物坐像画

图16:冠饰及珠宝状符号

图17:植物和“龙须”状图画

图18:矿硐图

图19:龙形和弓箭图

太山岩画出现在古矿硐之中,若是神话,应该是采矿铸造有关的题材。查阅诸多与采矿铸造有关的神话故事时,发现“黄帝鼎成乘龙”、“禹母吞薏珠生禹”、“无弋爰剑和劓女”三则神话与太山岩画中的情景基本吻合。《史记·封禅书》云:公孙卿曰:“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鼎既成,有龙垂胡髯,下迎黄帝。黄帝上骑,群臣后宫从上者七十余人。龙乃上去,余小臣不得上,乃悉持龙髯,龙髯拔堕,堕黄帝之弓。百姓仰望黄帝既上天,乃抱其弓与胡髯号,故后世因名其处曰鼎湖,其弓曰乌号。”其意是黄帝采铜成鼎之后,有龙垂首恭迎。黄帝骑龙,龙腾身要飞,小臣们七十多人不能上,扯断龙须,扯坠黄帝之弓,并持而嚎哭。随后弓箭化成了桑柘,即乌桑。太山岩画图中有龙、鼏、龙须、弓箭和桑拓等画面,其中龙形图与河南南阳鸭河岩画中的“太极龙图”酷似(见图27)。这些图画很可能是祭祀“黄帝”祈求保佑采矿者安全的祭祀性岩画。

图27

《遁甲开山图》荣氏注云:“女狄暮汲石纽山下泉,水中得月精,如鸡子,爱而含之,不觉而吞,遂有娠,十四月,生夏禹。”( 注⑥:袁珂:《中国神话大词典》,华夏出版社,2015年8月,第121页)在古文献中多有禹母有莘氏女,叫狄莫、修己,除了传说吞月精神珠而孕禹之说,也有吃了薏苡孕禹说。太山岩画中那位静坐者,三角形面庞,五官不清,头戴高平冠,与羌族女性冠饰相似,手举宝状物凝视,其左为薏苡夹杂龙须状植物。这些图像可能是祭祀“禹母”,秉告禹帝的岩画,“告禺”二字应是夏商时期文字出现后续岩画祭告禹母、禹帝后的祭祀题记。

图20:巫形图

图21:觋形图

图20、21为巫、觋图。巫者体形象甲骨“文”字,尖顶长发,双手紧握,呈惊呆状。男觋小头无饰物,宽胸细腿,呈侧身拉扯巫作奔跑状。巫觋岩画与以上二则神话无关,但与成县古氐羌民族的早期神话“无弋爰剑和劓女”情景相投。《后汉书·西羌传》载:“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为秦所拘执,以为奴隶。不知剑何戎之别也。后得亡归,而秦人追之急,藏于岩穴中得免。羌人云:‘爰剑初藏洞穴,秦人焚之,有景象如虎,为其蔽火,得以不死。既出,又与劓女遇与野,遂为夫妇。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遂俱亡入三河间。’诸羌见爰剑被焚不死,怪其神,共畏事之,推以为豪。”,“女耻其状,被发覆面。羌人因以为俗”。( 注⑦:赵逵夫:《三目神与氐族渊源》文史出版社,1997年6月)羌人称奴隶为“无弋”,称首领“爰剑”,故称“无弋爰剑”。爰剑在秦为奴时学会诸多农业技术,逃亡遇险时为一虎形怪兽遮蔽烈焰相救,神助为豪,其子孙自成部落,居白龙江流域,成为甘青及迭部境内羌族的重要组成部分。巫觋二图可能为氐羌先民为祭祀其祖爰剑者,在古祭祀之地祭祀时凿刻的岩画。

以上三则神话,作为史前神话的重要内容,将其镌刻在太山这个产金出银古祭祀之地,从各种角度分析,都符合史前文化特征。

陇南成县黄渚

甘肃陇南市成县黄渚镇为历史文化古镇,以名列全国第二的铅锌矿闻名遐迩。黄渚关尚存一通镌刻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的《保釐永思碑》,记述了成县知县高如菘采冶银矿和平息争矿械斗的历史。黄渚采冶金、银、铜、锡、铁由来已久。特别是有名的西城矿田富含闪锌矿、方铅矿、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斑铜矿等,以成县黄渚为中心的两当、徽县、西和、文县等地的岩金、沙金广布西汉水、白龙江、白水江和两当东河等河谷。文县高楼山黄金储量被誉为亚洲之最,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称此地为“宝贝地带”。文县碧口田梁铜矿、康县阳坝铜矿、陕西宁强茅坪铜矿、徐家坪铜矿等均为大型铜矿。这些地方与轩辕故里天水齐寿、西周国都凤翔、秦人故地西陲、宝鸡、咸阳,近不足百公里,远仅为三四百公里,青铜之乡的那些青铜原料,出此莫属。

炎黄集团属于先羌族,为华夏族的前身。炎黄集团由西北向东方迁移的发展史已成为三皇学说的基本观点,古籍所载的轩辕国、轩辕丘、轩辕谷、姜水、涿鹿、桥山等,均为黄帝驻留之地。《国语•晋语四》曰:“黄帝以姬水成,炎帝以姜水成,故黄帝为姬,炎帝为姜”。其中的“成”字,就是古成州今成县“成”字之源。作为“宝贝地带”和祁山古道上的重要关隘,早期的黄帝涉此或命他人在此采铜铸鼎,后人续之,并祭祀刻画,留此图文,当属平常。

《史记·六国年表》载:“禹兴于西羌”。《墨子·耕柱》中说:“昔者夏后开使蜚廉采金于山川,而陶铸于昆吾之墟,……九鼎既成,迁于三国。”从这些记载可知,禹帝与秦人之祖蜚廉都有采金(铜)铸鼎的历史,故在秦地的史料中就留有“受天命,鼏宅禹賚(績)”、“继禹之迹,亦世赖福”“嶓冢导漾,东流为汉”之句。“嶓冢”古山名,现代汉语字典标注在今成县东北( 注⑧:《新华字典》第10版,第35页),即成县黄渚地界。

知名学者苏海洋说:“夏商西周时期,中原夏文化、西北的寺洼和早秦文化经天水、陇南与早蜀文明发生了密切联系。春秋战国时期,在区域交通的基础上,文化传播路线形成了川蜀经陇南、天水经中亚、西亚、北亚地区联通的国际贸易通道。”( 注⑨:苏海洋、雍际春:《从考古看丝绸之路祁山道的形成》,《丝绸之路》,2009年第4期)“正是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陇南社会文化形成了鲜明的边缘性和多元化特色。既有古代氐、羌、藏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又有秦文化和巴蜀文化的大交汇。”( 注⑩:刘吉平:《氐羌遗风:陕甘川毗邻地域的祀神美术的文化渊源》,《湖北民族学院学报》,2015年第4期,第11页)

结论

通过以上分析和试读,初步认定甘肃陇南成县黄渚太山岩画,是以“黄帝鼎成乘龙”、“禹母吞薏珠生禹”、“无弋爰剑和劓女”三则神话故事为题材的祭祀性岩画,并伴随采矿铸造业的持续发展逐渐形成了集符号、古文字、今文字为一体的岩画。

作为多民族、多文化交汇地带和资源富庶之地的陇南成县,被联合国地名专家组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依据"中国地名文化遗产鉴定标准体系"和"地名文化遗产重点保护对象鉴定标准",在中国现存的800多个上千年的古县中,优选出的100个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地名文化内涵丰富的"千年古县"之一。在这个区域发现神话题材的岩画与上古代当地民族神话故事相符,应该得到有关专家和学者的重视。同时,这幅岩画对文字书法学、美术学、神话学、民族学和宗教学等具有非常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系职业警察,全国公安文联书法家协会理事、甘肃省书法家协会第四届简牍委员会委员、陇南成县政协文史撰稿员。)

审美教育 http://www.xinzhiliao.com/sj/dongji/1712.html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艾斯奥特曼国语版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