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魅力  美食

三江汇流飞戏韵 满城繁华啭莺声

三江汇流飞戏韵 满城繁华啭莺声

  我国古代南方戏曲艺术多是沿着商贸水路传播,而南宁古称邕州、“号为大府”,三江汇流,上控滇黔,下达港粤,作为水陆交通、商旅辐辏的南疆重镇,自是尽得其利。由于史籍缺载,南宁本地戏曲表演之始未详何时,而一般作为戏曲表演伴奏的“八音馆(班)”表演形式,据南宋静江府通判周去非著《岭外代答》“卷七·乐器门·平南乐”所记,广西各个州郡多已有之。编印于1987年的《南宁戏曲志》据此推测,南宋邕州应当已有演剧之风,可惜缺乏其他史籍的明确记载作为佐证。

  见诸史籍的南宁戏曲文化多属移入型,按《永历实录》《南疆逸史》《明季南略》等古籍记载,南明永历政权的永历帝及其臣僚随行队伍中,有苏昆曲家乐班、女乐班等,永历帝驻跸南宁府期间,自是演剧为乐。又以清代为例:来自湖南的祁剧,经桂林府进入南宁府;广东上六府传至下四府的广府戏(后称南派粤剧),由冲州撞府、漂泊江湖的过山班带到南宁府戏台上亮相;以大制作、大班底、足本大戏称雄广东广州府以及珠江三角洲的广府班,亦不时应南宁府官宦或巨贾之家的重金礼聘随之前来南宁“特邀出演”。

  受梨园旧风气的影响,古代至近代的南宁戏坛原有外江班(旅邕或寓邕的外地戏曲团体)、本地班之分,还有官戏、民戏之别,一度界限分明。王馗撰《外江梨园与岭南戏曲》(刊于《戏曲研究》杂志2007年第2期)认为:外江班带到两广的外江戏,实际是岭南地方戏曲发展的重要参照;当代所说的邕剧、丝弦戏、粤剧等重要剧种,无不与外江戏的声腔、语言乃至表演系统密切相关。

  随着南宁各聚居族群自我认同的不断强化,加之南宁包容性较强的城市性格发挥的积极作用,本地戏曲先贤勇于学习、借鉴、移植、融合,广征博采,融会贯通,至清末民初,终于出现本地七大剧种——邕剧、广西粤剧、壮族采茶戏、宾阳丝弦戏、师公戏、傩戏、壮歌剧各展风情、各有拥趸的戏曲表演舞台热闹场面。1926年后,两广粤剧界率先发起的戏曲变革越来越受社会各界认可,不仅给南宁戏曲表演舞台带来了新风气,也改变了戏曲爱好者的欣赏习惯和审美情趣,提高了艺术欣赏水平,推动邕剧、宾阳丝弦戏、师公戏等走上革新与发展之路。

  经历时代变迁流传至今的南宁地方戏曲,种类多样、形态各异,积淀深厚、风格鲜明,影响广泛、需求旺盛。许燕滨撰《南宁市地方戏曲传承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刊于《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年第22卷第1期)认为,七大地方戏曲剧种传承现状是:邕剧、广西粤剧群众基础深厚、发展较好、影响较大、流传较广,传承主体既有专业院团,也有为数众多的业余剧团与私伙局(民间业余戏曲爱好者自备乐器、自由组合、自娱自乐的自发活动),具有较强的传承力量,剧种艺术、表演形态均较为完整,具备较强的创新与发展潜力。而壮族采茶戏、宾阳丝弦戏、师公戏、傩戏、壮歌剧等地方剧种的传承主体,由于县级文艺团体的撤销,目前都是由民间剧团担当,传承力量及演出设施等相对薄弱,表演形态较为原生态。

  近年来,南宁市加强协调沟通,抓好国家、自治区、南宁市宣传文化资金与课题的申报工作,通过立项目、集基金、拓渠道、添扶持,取得显著成绩,为地方戏曲研究、剧目创作、人才培养创造了条件。南宁市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大力弘扬传承本地戏曲艺术,让古老而独特的剧种、剧目绽放戏曲舞台,魅力常青。

  千斤线;老戏、广戏、老广戏、广路戏、本路戏、五六腔……这些奇特的名称,其实都是邕剧未定型时期的“曾用名”。据曾宁口述、王兆椿整理的《邕剧名称由来》(收录于南宁市文物管理委员会1983年12月编印《南宁史料(第六辑)》)记载,1933年冬,南宁商界为红十字会筹款举办游艺会时,本地戏班首次打出“邕剧”名号(因南宁古称邕州而名之),这才使南宁独有的这一古老剧种有了正式名称。

  由于邕剧渊源久远,古时戏班传授又均为言传身教、不留文字,因此无论是戏剧界还是史学界,对邕剧起源均有多种说法,尚无定论。周民震、顾建国等主编,中国ISBN中心1995年12月第一版《中国戏曲志·广西卷》“志略·剧种·邕剧”就记载了3种说法:一说是清道光、咸丰年间,祁剧艺人来桂南传艺,南宁本地人学成后自行创办戏班,后又受广府班影响,至同治年间发展成表演邕剧的邕州本地班。另一说是清咸丰年间随粤剧艺人李文茂率领的起义军从广东来邕的红船子弟,在起义失败后在此落户,以演戏谋生,即为邕剧的发端。还有一说是清代南宁本地艺人以祁剧、桂剧为基础,吸收民间艺术而形成广班,表演方式即为邕剧雏形。

  清同治年间,邕剧本地班获得长足发展,其标志为全新凤、寿新凤、合新凤、乐尧天四大名班在戏曲舞台的崛起。较有影响的邕剧艺人有蒋祖友、雷喜彩、刘玉堂、何富贵、梁文秀等。

  邕剧的舞台语言多采用邕州官话(戏棚官话)演唱,也兼用南宁白话、客家话、平话和壮话,语言上显现出杂糅性特征。表演方面旧时则有“千斤话白四两唱”的概括之语。武戏重做工和说白,武打属南派,讲究硬桥实马,武功有整套“六部通行”,包括拳、棍、刀、叉、枪、牒六部分以及铲台、跳椅、铲椅等。文戏的做工颇注重内心活动的表现,往往以粗放的大幅度动作结合面部表情加以夸张表达。

  邕剧的唱腔绝大多数以皮黄声腔为主,安庆调、七句半、补缸调及地方小调为辅。唱腔结构上有两大特点:一是板眼变化的唱腔结构;二是曲牌连缀的唱腔结构。唱腔和小调常垫以“嘟呀”“哪哎哟”之类的民歌衬字,地方韵味较浓。音乐伴奏以大锣、大钹、二弦、喉管为主,气势雄浑,与桂西、桂南流行的壮族八音关系十分密切。表演程式有“甩发”“宫仔”“孖宫仔”“云手”“马步”“跳台”“过山”等,特技有“”“十八罗汉架”“气功变脸”“罗帽功”“髯口功”“双照镜”“大过山”“莲花座”等。

  早期的邕剧常演剧目仅有“江湖十大本”(一说为“江湖十八本”),经过历代艺人勤奋创编,剧目最多时有700多部。虽然岁月沧桑,多有遗佚,但在1960年至1963年入选《广西戏曲传统剧目汇编》,得以流传至今的剧目也还有400多部,包括《五代荣》《进邕州》《李槐卖箭》《玉麟符》《纪鸾英招亲》《双阳公主》《三进士》等。

  2006年,邕剧被列入第一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8月,南宁市恢复邕剧团建制;2008年,邕剧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1年,邕剧展示中心在新会书院挂牌成立。在新会书院常年上演的“邕州神韵”地方戏曲周周演系列活动,入选2019年度广西特色旅游演艺项目名单。

  广西流传的粤剧源于南戏,清代以戏棚官话为舞台语言,清末民初时改用粤语演唱,流布于广西粤方言区,是岭南文化与八桂文化共同孕育的产物。南宁戏曲先贤参与开创的广西粤剧,在历史上一度成为本地戏曲舞台最热门的表演形式。包其锋撰《广西粤剧小考》(刊于《中国戏剧》杂志2017年第5期)认为,粤剧于清康熙年间从广东进入广西,于乾隆年间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舞台语言。近代广西粤剧的形成主要是以南宁为中心,与广东上六府高雅、抒情、细腻的演唱风格不同,广西粤剧主要采用下四府班的形式,表现为语言通俗、动作夸张、感情激烈、内容粗犷等艺术风格。

  广西粤剧分十大行当:末、净、生、旦、丑、外、小、贴、夫、杂,表演风格既“热情如火、缠绵悱恻”又“慷慨高歌、浅斟低唱”;文戏古朴细腻,武戏粗犷激昂、夸张泼辣。“变脸”“耍牙”“跳台铲椅”“吊辫”“过山”“”“三上吊”“踩跷”“甩发”“打真军”“打藤牌”等表演特技更是展现了广西粤剧的特点。

  粤剧属皮黄系统,基本声腔曲调为梆子、二黄,兼高腔、昆腔以及民间说唱。而作为粤剧的重要组成部分,广西粤剧在其长期的表演探索过程中,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艺术表现形式,积累了其他剧种无法比拟与媲美的艺术传统和表演特色,以刀枪“实战”、阳刚威武的南派风格享誉梨园。唱腔抒情性强、婉转华美,腔式表现丰富多变,又有机融入广西壮族山歌的唱法,形成本土化的民族特色。伴奏音乐突出大锣、大钹、唢呐,声音高亢激越。

  廖华撰《“三味”俱全日益夺目——论广西粤剧的艺术价值》(刊于《戏曲研究》杂志2013年第3期)认为,别的地方的粤剧原有的许多传统艺术如排场戏等逐渐萎缩和失传,与此相关的许多武打或其他行当相应的剧目也失传。然而广西粤剧却较好地传承、保留了排场戏、南派武功等传统艺术。如广西粤剧的经典剧目《西河会妻》就由“会妻”“乱府”“收状”“大过山”“打闭门”“乱公堂”“校场比武”等众多排场戏组成。广西粤剧常演剧目和排场还有《六国封相》《目连救母》《七状纸》《芦花河》《杨八姐搬兵》《五台会兄》等。此外,新编剧目着重突出广西地域文化色彩,以反映当地历史故事和神话故事为主,如《百鸟衣》《海棠亭》《珠还合浦》等。

  广西粤剧保留了粤剧刚劲质朴、唱功精湛、技艺高超的特点,最能体现南派粤剧精华,并且受到八桂大地桂柳文化的影响,成为粤剧中“是与非是”的变体。同时,广西粤剧是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集体创造的结晶,从艺者有汉、壮、瑶、京等民族,还进行过用壮语演出的尝试。广西粤剧还是连接中国与东盟国家的一条文化纽带,历史上艺术交流不断,有些广西粤剧艺术团体就是从东南亚整体迁回成立的。如今,南宁等地的广西粤剧艺术团体还经常到东盟国家演出。

  2006年,粤港澳三地联合为粤剧申遗,2009年获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使粤剧成为继昆曲之后入围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范围的剧种。2014年,广西粤剧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宾阳丝弦戏又称宾州戏、司弦戏、思贤秀,属皮黄声腔系统。大致产生在清乾隆末期,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该剧种的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由湖南来的艺人白姓师傅到思恩府宾州古城(今南宁市宾阳县宾州镇一带)开办科班,传授给本地人;二是桂林艺人文符采(又作文福采)前往广东,路过宾州时应邀传艺;三是艺人曹姓师傅传授。根据清乾隆丙戌科进士李声振撰《百戏竹枝词》关于丝弦戏的前身——北京以及河北丝弦腔的记载,丝弦腔的伴奏乐器中有月琴或秦琴(即“丝弦”,弹拨乐器)。当代戏曲舞台上的河北丝弦类剧种,伴奏乐器中已无月琴或秦琴;神奇的是,宾阳丝弦戏的伴奏乐器里至今还保留有秦琴!宾阳丝弦戏堪称我国丝弦类剧种的活化石。

  据《南宁戏曲志》记载,宾阳丝弦戏与祁剧、桂剧、邕剧等关系至为密切。早期,不断有祁剧、桂剧艺人为宾州的戏班传戏授艺;清同治年间,宾州自有专业班后,即与邕剧戏班串搭演出。历代宾州艺人中,如陈六一、李三、五四、廖如然(朴孙)、彭周年等皆是丝弦戏、邕剧两栖演员,陈四娣则要加上广西粤剧,是三栖演员。由于长期串搭交流,师承和流布区相互交错,艺术上日趋近似。

  清代至时期,宾阳丝弦戏由宾阳流传至广西桂中的上林、马山、来宾、都安等地。据不完全统计,从清代至上世纪80年代,共有近70个宾阳丝弦戏剧团,上演的传统代表剧目有《全家福》《凤仪亭》《醉打金枝》《平贵别窑》等200多部,多部剧目在邕剧、广西粤剧、桂剧中亦有近似者。

  宾阳丝弦戏具有中国戏曲固有的角色行当。表演程式为器乐、锣鼓点伴奏,属曲牌、板腔综合体结构的戏曲剧种,是广西八大剧种之一。其以桂柳语系的宾阳南街官话表演,唱腔分南北二路,一个剧目不是以南路就是以北路的曲牌作演出,不可南北混杂。其唱腔为以字行腔,在音乐设计上,除以皮黄(二皮、二黄)曲牌为主外,还可吸收地方小调、杂曲作演唱,是中原文化与广西本地文化融合的地方传统剧种。

  广西师公戏,是广泛流布于广西各民族地区的地方剧种,具有跨民族、跨地域、跨文化、跨语言的特征,其旺盛的艺术生命力令人惊叹。分壮族师公戏、汉族师公戏两大类:壮族师公戏又称壮戏、壮师剧;汉族师公戏则可按演唱语言分为平话师公戏(又称古剧)、客家话师公戏、白话师公戏等。这几类师公戏在南宁均有分布,其中壮族师公戏流行于武鸣区、邕宁区、上林县、马山县等地,平话师公戏流行于邕宁区、江南区等地,客家话师公戏流行于宾阳县等地,白话师公戏流行于横州市、宾阳县等地。

  广西师公戏起源可追溯至千年前,是原始祭祀活动的戏剧化产物。梁庭望为杨树喆著、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4月第一版《师公·仪式·信仰——壮族民间师公教研究》一书所作的序文中,认为壮族师公戏之母体为在越巫文化信仰的基础上发展形成的壮族原生性民间宗教——师公教,其傩戏表演成分经长期演变后,才成为“去宗教形式”的师公戏。唐济湘和谢桂联撰《南宁平话师公戏概述》(刊于《民族艺术》杂志1992年第1期)认为,南宁平话师公戏原是逐鬼驱疫、婚娶发丧的宗教歌舞。这种古老的歌舞,来自历代“中州”移民,为中原古傩在广西南宁的发展。长期以来,师公歌舞结合了南宁方言平话,运用和借鉴于本地区的壮、汉族民歌,吸收其他兄弟剧种中有益的营养而演变、发展起来,逐渐形成南宁市群众喜闻乐见的地方剧种。

  至清朝中期,师公表演逐渐成熟,各类型的师公戏艺人在祭祀歌舞中融入历史、生活事件,容纳民族英雄传奇、吸收田间山歌小调,将师公表演扩展成为今天各地丰富多彩的内涵与形式。广西师公戏剧目较丰富,一部分是民间故事题材,还有称为“正本戏”的题材,如《八仙贺寿》《二十四孝》《唱四值功曹》《花王圣母》《金银二女赞》《架桥》等,有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基本的程序表演。广西师公戏演唱时以蜂鼓、锣、钹伴奏,后间加道白,并逐渐采用管弦乐器伴奏。舞蹈动作简单朴素、灵活多变、充满浪漫的想象力,唱腔和道白随方言而变化。

  流行于南宁各县区市的广西师公戏,与全国各地的民间傩戏具有类似起源,但又发展出鲜明的民族特征,是广西独特的文化符号和鲜活的大众艺术。凡大小乡镇有村落分布者,则有师公表演的存在。师公戏艺人从业人群众多,大小节白喜事都少不了,这些民间艺人颇受人尊重,称得上是广西各民族协同共生的特殊文化现象。

  南宁平话师公戏在传承与发展传统艺术方面还涌现了许多新气象。比如,在上个世纪50年始出现女性传承人,“师公戏只有男人唱”成了老黄历。黄燕华和缑文学撰《南宁平话师公戏女性传承人口述史研究——以南宁陈东村师公戏为例》(刊于《法制与社会》杂志2016年第29期)认为,如今南宁陈东村师公戏有女性成员已是司空见惯的事,观众是认同师公戏剧目中的女性角色应由女性成员扮演的。师公文化既然能够接纳女性成员的出现,说明原本的一些禁忌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陈东村的师公文化遵循艺术发展轨迹,走过了由古傩—师公歌舞—师公戏的过程,只剩下《大酬雷》仍具有古傩的遗风,目前其他保留节目正朝着戏剧方向创新发展,逐渐接近现代戏剧,还原于艺术本真,成为可以登上现代舞台的艺术形式。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南宁七仔白话歌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