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资讯  新闻

直播回顾|2021年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直播回顾|2021年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1月14日举行2021年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邀请市科学技术局局长梁展,市科学技术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壮丽,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胜,市金融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玮,南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黄福来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南宁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李敏主持。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地邀请到市科技局局长梁展先生,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邓壮丽女士,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胜先生,市金融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玮先生,南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黄福来先生,请他们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大家上午好!很高兴和媒体朋友们见面,借此机会感谢各位长期以来对南宁市科技创新工作的关注和支持。

  2021年,南宁市科技创新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围绕全面落实强首府强创新各项任务目标,在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环境优化,以及创新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采取有力措施,成效明显。

  一是南宁·中关村示范溢出效应不断显现。南宁·中关村累计聚集创新企业490家,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60家、广西瞪羚企业(含培育入库)16家、新三板企业3家,2021年前三季度,入驻企业营业收入达150.2亿元,预计全年营业收入200亿元。南宁·中关村信息谷科技园启动建设。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获认定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双创生态系统日益完善,创新示范效应不断增强。

  二是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引育成效初显。在全区率先创新研究机构组建模式,引进国内知名高校科研院所、龙头企业或国家级人才团队到南宁建设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新增广西智能驾驶研究院、广西精准医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广西卫星导航与时空服务研究院等5个研究机构。目前,累计引进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17家,带动24项前瞻性技术成果转化,实现营收超1.8亿元。

  三是区域协同创新辐射能力不断提升。主动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在深圳创建广西首家“飞地孵化器”南宁·中关村深圳协同创新中心,创新中心自2021年5月运营以来,累计孵化企业27家,入驻率77.5%,成功引进10家企业落地南宁。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公司上海吴淞口创业园成功签约共建南宁第二家“飞地孵化器”“南宁-宝地”双园项目。强化高校产学研协同创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理工大学南宁产教融合基地落地运营,共引进科研团队13个,培养研究生203名,引进和孵化企业21家。

  一是实施科创企业提质增量行动。全市各类创新型企业数量居全区第一。1011家企业获评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占全区总数的31.52%。发放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后补助1880万元,推动企业创新能力不断提升,高新技术企业保有量超1300家,居全区首位。拥有广西瞪羚企业37家,占全区总数的34.58%。积极推动科创企业上市,华蓝集团于2021年7月在深交所创业板成功上市,成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广西首家上市企业。5家科技型企业进入2021年度广西重点拟上市企业名单。

  二是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日趋完善。南宁市各类创新平台总数居全区前列。全市新增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3家,目前,拥有国家级创新平台35家,占全区总数35.35%。新增自治区重点实验室9家,总数达62家;新增广西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5家,总数达109家;新增广西新型研发机构11家,总数累计达28家,均居全区首位。南宁市产投集团聚焦汽车电子产业,已引进多氟多锂电池项目,并签署投资合作协议,培育打造自治区级研发平台。

  三是科技企业孵化体系逐步完善。引导建设专业化、市场化的创新创业孵化载体,孵化培育科技型中小微企业。2021年,新增自治区级众创空间3家、市级众创空间2家,全市拥有众创空间34家(其中,国家级5家、自治区级25家);新增自治区级科技企业孵化器3家、市级孵化器3家,全市拥有科技企业孵化器31家(其中,国家级7家、自治区级11家)。成功举办第六届南宁市创新创业大赛,18家企业入围全国行业总决赛,占全区总数 34.6%,其中,4家南宁市企业获全国优秀企业奖,占全区总数28.6%。

  一是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措施》《南宁市促进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实施方案》《南宁市本级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试点管理办法》等政策,提出10项创新政策配套举措,在激励全社会加大研发投入、扩大科研相关自主权等领域推进改革,着力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蕴藏的潜能。

  二是推进科技金融深度融合。推动南宁产投科技创新投资公司打造“国有资本运营平台+N支基金”投资模式,基金总规模达481.27亿元,已完成多氟多锂电池等6个项目出资,为科技型企业构建融资新平台。加大科技和知识产权信贷风险资金池担保力度,助力32家科技企业获得2.29亿元。用好用足“桂惠贷”政策,服务168家科技企业共获得金融机构支持26.76亿元,减少企业融资成本7472.14万元。持续实施科技创新券政策,发放科技创新券538.3万元,为企业降低创新创业成本。

  围绕三大重点产业、传统优势产业以及新兴产业等产业发展需求,开展重大核心技术攻关,推动科技引领产业创新发展。近两年来,全市共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项,获广西科学技术奖88项,完成广西科技成果转化大行动项目372项,一批科技成果得到转化应用,助力我市产业高质量发展。

  下一步,南宁市将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围绕产业高质量发展,以加大研发投入为切入点,以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为抓手,加大对重点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支持力度,以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为引领,全力推进强创新各项工作落实落地,不断提升我市科技创新能力,为把南宁打造成为引领全区高质量发展核心增长极提供有力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

  下面,我和邓壮丽副局长,市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黄胜同志,市金融办党组成员、副主任李玮同志,南宁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黄福来同志就我市科技创新工作有关问题回答大家提问。谢谢!

  南宁广播电视台记者:南宁在发达地区建设“飞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基于什么考虑?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

  建设“飞地科技企业孵化器”是南宁市积极响应《自治区党委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首府战略的若干意见》要求,推动首府南宁在发达地区设立“飞地孵化器”,加快发展要素集聚要求的重要举措,是我市聚力强创新的有机外延。通过探索这一特色平台对接新模式,南宁市将持续深入对接发达地区人才、技术、资本、市场和供应链等创新资源,促进全市孵化企业、引进人才、培育产业、转化科技成果等双创事业发展,加快创新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5月31日,广西第一家“飞地科技企业孵化器”即南宁市-中关村深圳协同创新中心正式入驻运营,创新中心位于深圳市高新技术企业核心区域南山区科兴科学园,场地面积2351平方米,配套有城市会客厅、路演厅、会议室、洽谈室、独立办公区和开放办公场地、可以满足不同规模的创新项目办公办会、商务洽谈等方面的需求。运营半年多以来,创新中心在产业聚集、园区运营、区域推介等全面发力,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27家,入驻率77.5%,已成功引进哲科集团(香港)有限公司等10家企业落地南宁。其中,3家企业已入驻高新区及经开区,均为生产及从事手机显示屏、智能穿戴及芯片封装的企业,其中两家企业已完成入规,一家企业落地一年产值已超1亿元;18家企业意向落地南宁。参与了南宁市投促局、南宁高新区、经开区、东盟经开区等多个南宁市政府单位组织召开的2021年东西部协作先进经验与特色产业发展培训班、湾企入桂推介会等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招商交流活动。累计接待政府部门、行业协会、企业等超过100批次500人次,成功搭建起了邕深融通大平台。

  我市锐意进取,进一步复制深圳“飞地孵化器”模式,2021年9月底,又与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旗下孵化器公司上海吴淞口创业园成功签约我市第二家飞地孵化器“南宁-宝地”双园项目,分别在上海、南宁合作建设孵化器,充分依托中国宝武钢铁集团“亿吨产能”规模优势,围绕南宁产业规划和东盟市场需求,为长三角和南宁企业提供针对性的双向飞地孵化服务。

  2020年,国家科技部批准我市建设广西南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园区整合武鸣区、广西-东盟经开区的优势资源,围绕以沃柑为主的带特色水果产业,打造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典范。目前,园区沃柑种植发展迅猛,面积已达48万亩(其中,武鸣区46万亩、广西—东盟经开区约2万亩),占全市沃柑种植总面积的55%,园区2020年沃柑产值80亿元,沃柑已发展成为全市第一大水果品类。

  园区科技创新工作顺利推进,2021年,科技经费投入1200万元支持园区建设,重点支持制约沃柑产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攻关和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已有田园生化、捷佳润科技、冰客食品、广西数广集团等8家科技型企业进园开展创新创业,广西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南农业大学等5家高校创新团队与驻园企业开展技术合作。2021年11月,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邓秀新领衔的华中农业大学国家柑橘团队与驻园技术支撑单位广西水果技术指导站(里建基地)开展技术合作,成立了广西水果产业技术研究院,服务园区柑橘产业发展。园区沃柑产品持续完善标准建设,获评“武鸣沃柑”地理标志,建立了10个沃柑产业技术标准。2020年3月,南宁武鸣沃柑顺利通关首次出口加拿大,南宁水果首次成功以本地企业自主品牌申报出口。2021年1月,南宁武鸣沃柑首批出口文莱,正式进军东盟,走向一带一路沿线月,南宁武鸣沃柑借力RCEP(即中国、日本、韩国和东盟十国等15个亚太国家制定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1000万斤沃柑已出口东盟和迪拜,出口量超去年全年。

  2022年,广西南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加快打造现代农业综合创新示范高地。建成广西南宁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产业大数据运营中心和沃柑质量安全追溯服务平台。重点推进建设集水果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展示为一体的产业服务三平台。二是大力培育农业科技企业。培育新增现代农业领域科技型中小企业5家,高新技术企业2-3家。三是持续做好促进农民增收的科技创新服务。创建“星创天地”2家,支持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加快水果大数据、果业人才培训、水果科技交流三中心建设。四是扎实开展沃柑种植技术攻关和技术推广。围绕新品种选育储备、病虫害绿色防控、采后商品化处理、保鲜和贮运物流等方面开展技术攻关。建设果树病虫害防治实验站,开展柑橘黄龙病、溃疡病等病虫害综合防控技术示范推广服务。开展沃柑出口标准体系建设,拓展沃柑海外市场。

  广西广播电视台记者:近年来,南宁市着力培育青年科技人才,实施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项目,能详细介绍一下申报条件和项目实施情况吗?

  南宁市积极落实人才强市战略,出台了《南宁市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项目资助管理办法》,设置一类、二类两个人才项目类别。一类项目面向40周岁(含)以下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旨在培育一批杰出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加快成长为创新创业领军人才。二类项目面向32周岁(含)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旨在培育一批具有突出潜质的优秀青年科技人才,加快成长为南宁市科技创新中坚力量。一类项目资助金额为50万元,二类项目资助金额为25万元。

  项目实施以来,南宁市优秀青年科技创新创业人才培育项目共资助58名优秀青年人才,资助经费2325万元。2019年该人才培育项目入选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专项资金(重大人才)项目投资计划,获得资助的58名青年人才中,有31人获市高层次人才认定,项目实施后已获得专利40件,正在申请专利49件。选拔培育的优秀青年人才获得广西科学技术奖6项、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4项。

  下一步,南宁市将深入贯彻落实习总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进一步加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队伍培养,围绕重点产业、重点项目择优选拔培育一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以人才的创新推动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广西新闻网记者:2021年作为“十四五”开局之年,请问我市在高水平创新平台建设,完善创新体系建设方面有什么新举措?

  为完善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强化各类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培育,南宁市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联席会议办公室印发了《南宁市培育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和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工作方案》,按照“储备一批、培育一批,成熟一个、建设一个”的原则,从以下五个方面开展。

  一是建立健全平台培育库。开展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认定,培育国家、自治区企业技术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

  二是组织开展培育工作。加强对培育对象生产经营、创新活动等动态监测,系统掌握研发投入、科技成果转化情况。

  三是组织项目成果对接。从供给侧和需求侧两端发力,组织培养对象开展技术需求与项目成果对接工作。

  四是推动平台互联互通。充分发挥市双创联席会议制度,完善双创体系,搭建南宁创新创业服务平台对接互通的桥梁。

  五是促进产业创新发展。深入推进企业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与生产性服务业、知识产权、行业标准、品牌、人才等各项发展要素有机结合,为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南宁市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南宁天使投资基金,都是我市按市场化方式运作的政策性基金,通过对高成长性企业的股权投资,以资本赋能助推我市科技企业快速成长并进入资本市场。目前,两只基金共有包括深创投、厚润德资本、青蓝资本、航信资本等15家专业的投资运作机构,已投资项目28个,2021年新增投资项目9个超9500万元。

  一是发挥财政杠杆作用,撬动社会资本支持。基金聚焦我市种子期、初创期、扩张期的科技型、创新型中小企业,通过1+N基金投资模式,撬动近2.5亿元社会资本进入南宁市创业投资领域。

  二是精准滴灌科技企业,助推企业几何式增长。以股权投资发现、挖掘和培育科技企业,纳入南宁市上市后备资源库培育,由资本市场专家团持续跟进辅导。已投资项目涌现出华蓝股份、森合高科、叫酒科技、轩妈食品等一批备受资本市场青睐的创新创业企业,其中,华蓝股份2021年7月在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上市发行,成为创业板注册制改革后广西第一家上市企业。

  三是嫁接要素资源,优化企业成长生态。基金通过加强与区内外的母基金、基金管理人合作,相互为科技企业嫁接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促进金融资源与产业项目双向流动。打造“邕城创投会”“邕城创客行”、创新创业项目投融资路演大赛等活动品牌,2021年已举办近20场促成融资对接超22亿元,成为科技企业高效对接资本的常态化服务平台。

  近年来,南宁高新区遵循创新发展规律,以高效的政府服务、有机的产业配套、先进的技术支撑,构建富有吸引力的创新生态系统,让适宜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开花结果,各项科技创新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以深化与北京中关村的合作为引领,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导入北京中关村的品牌以及平台、理念、资源,持续推进南宁·中关村创新示范基地、南宁·中关村科技园的建设,不断吸引来自北京、粤港澳大湾区的行业重点企业入驻,南宁·中关村累计入驻创新主体达490家。另外,大力推进南宁软件园、力合南宁科技园、广西大学科技园、区块链科创园等重点创新平台建设,目前,南宁高新区建有自治区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9家、自治区级以上众创空间13家,孵化能力不断提升,在孵企业超1000家。南宁高新区现有广西瞪羚企业17家、高新技术企业422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367家,瞪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数量占全市比重均达三成以上。

  二是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新人才,强化科技支撑。引进和培育了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家级重点联系专家1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集聚各类高精尖缺人才279人。依托各类创新人才,建有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6家、自治区级人才小高地3家,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41家、广西新型研发机构11家;园区企业累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6项,科技创新成果丰硕。

  南宁高新区对重点企业重点培育,助力企业快速成长;导入政策和服务等资源向重点企业倾斜,培育优秀企业家。作为创始人,在2015年带领博世科环保作为广西第一家高技术企业在创业板上市后,王双飞教授于2021年光荣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三是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发展需求,推动重点企业技术创新。我们强调,以促进和支撑新一代信息技术、生命健康、先进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发展为目标,布置和建设创新链,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融合发展。我们先后支持博世科环保、田园生化、交科集团建成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支持企业建设自治区级企业技术中心达41家,园区企业研发投入不断加大,实现产品更新迭代,竞争力持续提升。2020年,南宁高新区R&D经费投入占GDP的比重达到2.65%,2021年1-11月,南宁高新区实现三大主导产业规上工业产值同比增长16.44%,规上高技术制造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例达到59.59,较去年同期提升近5个百分点。

  四是加强政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近年来,我们分别与广西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广西产业技术研究院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人才培养等方面开展合作。近三年,南宁高新区累计完成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超100项,建设南宁市新型产业技术研究机构7家。

  五是完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夯实创新发展保障。我们先后出台了促进企业创新发展、引才引智和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等专项政策,建构科技创新政策体系。另外,2021年3月,为突出和重视科技创新工作,南宁高新区组建了科技创新局,专门负责抓好科技创新工作,组织了一支管理和服务园区科技创新的专门队伍。

  感谢各位发布人,感谢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南宁市科技创新工作的进展情况。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市科技局联系沟通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相关阅读直播预告 2021年南宁市科技创新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 往期预告 解读《南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直播回顾 解读《南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直播预告 解读《南宁市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实施方案》新闻发布会 直播回顾 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核心区建设情况新闻发布会登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南宁新闻综合直播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