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资讯  民生

晨会聚焦220815重点关注李宁、同庆楼、东方财富、固收、策略等

晨会聚焦220815重点关注李宁、同庆楼、东方财富、固收、策略等

  通信行业周报:通信行业周报2022年第21期-欧盟削减天然气协议生效,华为发布2022上半年业绩

  农业行业周报:农产品研究跟踪系列报告(43)-本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跌幅为0.93%,全国仔猪均价跌幅为0.71%

  电新行业快评:光伏产业链价格周评(8月8日-8月14日)-硅料散单价格上涨,辅材报价小幅下降

  三花智控(002050.SZ) 财报点评:2022年中报点评-汽零业务高增长,盈利逐季改善

  华虹半导体(01347.HK) 海外公司财报点评:二季度营收创历史新高,下季度指引环比持平

  2022上半年收入124.1亿,+21.7%,归母净利润21.9亿,+11.6%,毛利率由去年同期55.9%下降至50.0%,净利率由19.2%下降至17.6%。其中,销售管理费用率小幅下降,政府补贴与利息收入增加。分渠道,批发/零售/电商收入分别同比增长 28.6%/10.8%/19.2%;分品类,鞋/服/配收入分别增长47.1%/-3.1%/37.4%,鞋类占比提升到55%;从零售端,上半年流水增长8%,其中品类中篮球、跑步大幅增长,健身、运动生活小幅下滑。

  疫情影响下,6个月/3个月售罄率分别下降7/9个百分点,渠道库存周转月数3.6(同比+0.5),6个月内的库存比例88%(同比+5%),存货周转天数55天(同比+2),应收周转天数14天(同比+1),应付周转天数48天(同比-5)。商品结构宽度缩减低单位数、深度增加低单位数,产品打造多款专业、时尚的优质产品系列,超轻跑鞋上半年销量接近200万双。零售层面,上半年新开大店继续推动店铺质量提升,总面积增加超过20%,店均达到220平,店效增长超过10%。折扣加深中单位数,件均价提升低单位数,连带率成交量继续提升。线上直营占比提升,会员销售贡献提升。童装流水、均价、同店、店效等指标均有显著增长。供应链效率继续改善,增大产能,整合优势资源。

  其中线下/零售/批发/电商流水分别同比下降高单位数/高单位数/增长中单位数,反应了去年二季度高基数与今年疫情影响的结果。在去年7/8月分别有70%和30%以上增长基数上,今年7-8月10日实现了10%以上的增长,并呈加速趋势。基于下半年疫情稳定向好的假设,公司继续维持年初对全年指引,预计收入增长20%左右,净利率维持在高双位数。

  投资建议:业绩持续印证品牌势能,高基数过后增长加速,把握配置良机。在去年同期业绩增长超过180%的高基数上,今年上半年公司应对严峻的疫情挑战,仍实现高质量的业绩增长,再次印证品牌势能强劲和零售运营实力。当下零售环境环比改善,公司终端流水也重回快速增长,未来产品创新与高质量渠道扩张仍将拉动公司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由于上半年业绩好于预期,我们上调盈利预测,预计公司2022~2024年净利润为49/61/75亿元,同比增长23%/24%/23%(此前2022~2024年为47/60/74亿元)。我们维持合理估值92-98港元(对应2023年PE34-36x),维持“买入”评级。

  中国超长债概览:中国债券市场中的超长期债券大致指15年期以上的债券,主流包括国债、地方政府债、政策性金融债和地方政府支持债券,涉及的主要期限是15年、20年、30年和50年。截至2022年8月9日,存量债券中,剩余期限15年及以上的共有9.8万,占全部债券7.1%。其中,地方政府债5.8万亿,占比58.9%,国债占比34.5%,政策性金融债占比3.2%,政府支持机构债占比3.1%。

  30年国债利率:箱体震荡:历史数据来看,30年国债利率保持着箱体震荡态势。2006年以来,30年期国债利率平均值4.01%,上轨位置在3.5%-4.7%之间,最高曾上冲至5.1%-5.2%(2013年第四季度),下轨位置在3.5%-3.7%之间,最低下冲至3.0%-3.1%(2016年第四季度和2020年第二季度)。

  30年国债和10年国债利差:均值回复:历史数据显示,两者利差在小区间反复震荡。2006年以来,30年-10年利差均值为56BP,利差上轨在70-80BP之间,最高曾超过90BP(2009年上半年时期),下轨在20-30BP,最低曾不足20BP(2007年中期)。

  30年国债投资策略:策略上,我们可以通过10年期利率来分析确定趋势方向,通过对利差的比较来确定30年期利率是否会更具有弹性。如果对总体市场看好的背景下,同时30年-10年利差处于历史偏高水平,那么尝试交易30年品种大概率更具弹性。但是如果对总体市场不看好的背景下,即使两者利差再高,买入30年国债也可能出现资本损失。

  20年国开债投资策略:分析10年期国债走势和20年国开债-20年国债利差走势,历史上两者正相关的时期居多。也就是说,当债券市场处于牛市背景时,20年国开债和国债的利差呈收窄态势,当债券市场处于熊市时,两者利差快速走阔。截至8月10日,20年国开债和20年国债之间利差为23BP,处于历史非常低位。同时三季度国内经济将继续复苏,名义增长率总体上行,10年期国债利率上行概率较大。因此我们认为,当前不是介入20年国开债品种的良机。

  风险提示:本报告为历史分析报告,不构成任何对市场走势的判断或建议,使用前请仔细阅读报告末页“免责声明”。

  我们定期梳理从公开渠道可获得的最新的可交换私募债(私募EB)项目情况,对私募可交换债项目做基本要素跟踪,私募发行条款发行过程可能有更改,请以最终募集说明书为准,发行进度请与相关主承销商咨询。

  1、深圳华强集团有限公司2022年面向专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项目获交易所通过,拟发行规模为20亿,正股为深圳华强(000062.SZ),主承销商为中信建投证券,项目获通过日期为2022年8月12日。

  自权益市场4月底确立底部以来,转债几乎毫无歇息的上涨了三月余。截至8月12日收盘,中证转债指数年内收益率回升至-2.28%(最低为-11.91%)。截至8月12日,转债市场价格中位数已达到128.65元,平均价格达到146.43元,130元以上的转债达到218只。

  转债市场行至高位,大多数个券价格已超越固收投资者舒适范围。相对低价的转债普遍存在行业景气度不佳、资金炒作对象、转股溢价率过高等问题。我们整理了当前低价转债的行业分布情况,并筛选出相对质地较优的标的,可予以重点关注。

  若将125元及以下的转债及交债界定为低价区间,共有180只标的符合条件。从申万一级行业看,低价券主要集中在医药(26只)、建筑装饰(14只)、银行(12只)、环保(12只)、轻工制造(11只)等行业,二级行业来看则集中在环境治理(10只)、化学制药(9只)、医疗器械(9只)、服饰家纺(7只)、基础建设(7只)等行业。

  具体选券来看,由于低价转债普遍溢价率较高,对于想要博弈后期补涨机会的低价标的,选券时当前正股估值提升空间和业绩弹性更加重要。

  当前正盈率处于历史偏低分位数的低价转债标的主要集中于大金融(股份制行、城农商行、证券)、部分TMT(软件开发、IT服务、元件、消费电子、半导体等)、偏下游消费的部分制造业(家电、服装家纺)以及基建地产相关(铁路公路、专业工程、基础建设)。

  若要综合考虑转股溢价率、近三年净利润增速、正股估值历史分位数这三个指标,我们采用直接排序的方法(剔除净27家2021年亏损的公司,转股溢价率和正股估值越高排序越低、净利润增速越高排序越高,并将三项排序相加),目前性价比较好的低价可转债排名靠前的包括中银转债、中环转2、本钢转债、康医转债、嘉美转债、无锡转债、苏农转债、东湖转债、苏赁转债、精工转债等。

  “新赛道萌生”“关键机遇出现”或为赛道切换的契机,新赛道萌生逻辑更关乎“安全”而非“发展”。8月第一周的科技行情是卡脖子领域“国产替代+自主创新”逻辑的验证,亦是部分电新行业估值处在相对高位后,在“安全性”更为突出的诉求下,热门赛道更迭轮动的结果。第二周社融数据引发市场对短期经济的担忧,周中风格短暂切向周期,但赛道结构博弈与切换的中长期逻辑仍在。

  流动性方面短期无虞、中长期关注资金面风险。1)美国7月CPI不及预期,但对于资产价格而言,通胀压力更重要的是方向,下行通道中同等程度的通胀比上行途中安全得多。2)货币政策的“价”比“量”更关键,后续若存在MLF缩量操作不意味政策转紧,流动性短期不构成问题。3)社融的波折在于今年实体信心受限,落实到A场,今年流量表与资负表重要程度与利润表至少是同等的。

  细分行业配置上,关注下列三个重点方向:(1)海外衰退交易加深,美债期限利差倒挂 40bp,有色金属关注黄金相关板块。(2)化工行业关注 EVA、生物柴油、导电炭黑、三氯氢硅等新能源化工;(3)电子行业,手机制造商密集发布折叠屏新机,关注事件驱动下的折叠屏产业链。

  全球市场重要指数涨多跌少。海外重点指数方面,俄罗斯是RTS、SPX500、纳斯达克涨幅靠前,仅恒生科技和恒生指数下跌。A股指数中,仅科创50下跌0.96%,其余指数均有所上涨。一级行业涨多跌少,煤炭、石油石化、基础化工涨幅靠前,仅农林牧渔和汽车下跌。

  近5个交易日,宽基指数估值小幅上涨,多数行业估值上升。截至8月12日,万得全A、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科创50、创业板指的PE(TTM)分别为17.77倍、12.15倍、20.62倍、31.08倍、43.18倍、52.21倍。多数行业估值小幅上升,军工、社服估值上升相对明显。

  热门产业赛道估值方面,高端制造产业和元宇宙赛道估值上涨明显,新能源&新兴消费赛道估值涨跌互现。细分产业视角下,涨幅前5的赛道为工业机器人、航空装备、光伏、传感器、工业母机;跌幅前5的赛道为核电、集成电路、医美、乘用车、量子通信。

  市场情绪跟踪:从行业换手率与成交结构的变化情况看,近五个交易日中,交易热度上升最多的行业为电子,国防军工、汽车交易热度下降明显。

  资金跟踪:近期两融规模回升,融资净买入领先的行业为电力设备、电子、计算机,融券净卖出额领先的行业为电子、电力设备、基础化工。从成交额占比看,近五个交易日两融占成交额比超10%的行业有非银金融、煤炭。北上资金小幅流入76亿,汽车、非银金融、食品饮料、交通运输、钢铁净流入规模领先。

  1、云基建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分别是基建及设备提供商、IDC服务商和下游客户,构成了数据产生、传输、应用的全链条,而下游三大主要需求方为互联网、运营商和政企。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爆发和应用场景的不断丰富,我国云基建产业得到高速发展,未来将进一步受益于产业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企业IT架构的云化重塑,具有长期投资价值。

  云基建产业链研究范畴主要包括:服务器、网络等硬件设备;第三方IDC运营商;IDC机房内的机电、温控、机柜等设备提供方等

  2、云基建产业链的投资特点包括:1)应用场景的渗透带动流量的增长,促进云基建建设;2)云基建投资具有一定的周期性;3)终端客户比例不同,ICT不同环节毛利率有所差异;4)第三方IDC为独立平台,具备综合网络+服务优势,受供需结构变化影响;5)开启能源侧改革,注重能源+IDC综合发展;6)海外扩展带来潜在增量空间。

  3、从ICT企业的成长路径来看:1)企业快速成长期受益于终端客户需求爆发;2)自建+并购助力第三方IDC龙头崛起;3)平台化的发展助力企业行稳致远;4)国产ICT已经基本实现了进口替代,寻求海外增量。

  4、结合当前产业发展阶段、行业成长确定性、估值水平及公司竞争力,建议关注紫光股份、奥飞数据等。

  风险提示:IDC建设进度低于预期;云计算厂商资本开支不及预期;服务器出货量不及预期;IDC供应商竞争加剧,毛利率被进一步压缩;能耗指标边际收紧;疫情等不确定因素,东数西算整体工程进展受到影响;其他风险,政策红利消退、地缘风险等不利因素。

  本周三,美国劳工部公布了7月CPI数据,同比增8.5%,环比变化0%,标志着美国通胀见顶回落。拆解来看,能源价格下行是CPI增速回落的主要驱动因素,服务业、房租价格上升趋势依旧坚挺,食品价格的下降尚未从商品市场传导至零售终端。由于通胀回落,加息预期下降。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目前9月FOMC加息预期是55%的概率+50bp,45%的概率+75bp,较上周有所下降。

  展望未来,鉴于食品价格还有望进一步使CPI增速回落,我们认为CPI见顶格局已经基本确立,以货币政策预期为核心交易逻辑的情况或将淡出市场。周五美股普涨,但是10年、2年美债收益率移动方向背离且货币政策预期稳中微增,或许是一个早期迹象。接下来美股的交易主轴逻辑需要加以进一步观察确认。

  我们于7月29日发布的报告《海外市场反弹选股策略-寻找反弹逻辑的交叉点》,看好软件业SaaS、新能源车、半导体(非CPU)以及带有疫情修复概念与抗通胀属性的在线酒旅中介平台。截止目前,这些细分行业下的一些重要个股,如爱彼迎、Datadog、Zscaler、英伟达、特斯拉、迪士尼、Live Nation等表现均较优。其中安森美在周五由于碳化硅工厂落成,股价一举创下历史新高。

  观察目前美股的投资者仓位,我们发现美股大部分仓位的成本均在当前股价之下,股价上行阻力较小。目前市场的信息不具备集中博弈经济衰退的条件。由于短期内交易逻辑或将有所分散,震荡上行格局或将暂时形成。

  本周,港股仍然处于低位震荡状态,在美国CPI公布后,受益于美联储加息预期下行有所反弹。短期看,三个因素或对港股构成扰动:1)7月社融数据较弱,反应经济复苏节奏较为平缓;2)人民银行货币政策风格或将更为稳健;3)多家央企中概股拟从美场退市,或对投资者情绪构成负面影响。

  我们认为上述扰动均属次要因素,依然持港股反弹的观点。原因有:1)M2同比创新高,市场流动性依然充裕;2)港股累计跌幅较大,前期利空因素消化地比较到位;3)三季度业绩修复可见性较强,业绩修复带动股价修复的核心逻辑较清晰;4)我们认为风险厌恶情绪或已在顶点附近;5)成本处于当前股价下方的仓位所剩无几,抛盘余力不足。我们保持推荐生物药、CXO、半导体、互联网、恒生科技。

  风险提示:疫情发展的不确定性,经济周期下行的风险,国际局势的不确定性,国内货币政策的不确定性。

  7月主要新能源汽车品牌销量实现进一步增长,比亚迪以16.3万辆持续稳固市场第一位置,哪吒、零跑、小鹏分别以1.4、1.2、1.2万辆领衔新势力,7家本土车厂新能源汽车月销量超万台;根据乘联会数据,7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56.4万台,上调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预测至600万辆,总体新能源车销量至650万辆。随着国内新能源车市场增长,1-6月电机电控搭载量231.8万套(YoY+129.3%),OBC装机量208万套(YoY+110.3%),比亚迪半导体、斯达、中车时代等本土公司市场份额迅速成长带动新能源上险乘用车功率模块国产化率超47%。

  MCU作为节点控制芯片,广泛应用于动力总成、ADAS、网络互连、底盘安全、信息娱乐以及车身电子六大功能域。由于汽车时常暴露高温、高湿、高压环境中,要求MCU最高可承受温度区间达-40℃-150℃且产品寿命需达15年及以上,特别是在动力、刹车灯等高安全需求领域MCU都需严格符合AEC-Q100、ISO26262、IAFT16949相应车规标准,对MCU设计、制造、封测全流程提出了严苛要求。因此高技术和进入壁垒造成汽车MCU市场被来自半导体和汽车工业发达的美日欧企业高度垄断,根据Omdia数据,2021年全球汽车MCU CR5集中度达90%(MCU全行业82%),CR6集中度更是高达97%。

  汽车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重塑汽车电子架构,“三电”系统、众多ADAS传感器及信号链路、网联系统、信息安全功能系统和ECU的引入带来汽车MCU量价齐升,相比传统燃油车70颗左右用量,而新能源车MCU用量达300颗左右。根据Omdia预计,2021年至2026年,全球汽车MCU市场规模将从76.7亿美元增长至130.4亿美元(CAGR 11.2%),增速显著领先MCU行业平均(CAGR 6.7%);其中电驱系统和ADAS系统MCU市场CAGR分别为22.2%和19.5%,合计全车MCU金额占比从31%提升至47%;高端功能控制需求提升亦推动32位MCU市场规模增速超过8位和16位。

  中国汽车年产量从1999年的183万辆增长至2021年的2608万辆,全球占比从3%提升至33%,2022年1-5月中国新能源乘用车销量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提升至59%。智研咨询预计2025年我国汽车MCU市场规模将达到33亿美元,在全球汽车半导体供给失衡、国际关系日渐复杂背景下,本土汽车工业崛起及新能源车高速发展为中国MCU厂商由功能安全要求较低的车身电子等领域切入创造重要机遇,并且通过导入量产积累,未来国产MCU将有望逐步实现向更高功能安全领域的拓展。

  投资建议:本土汽车“三化”提速趋势下,MCU国产化发展机遇,推荐关注积极布局汽车MCU的兆易创新、峰岹科技、北京君正、韦尔股份等,产业链相关公司包括国芯科技、中颖电子、BYD半导(未上市)、芯旺微(未上市)、云途半导体(未上市)等。

  黄金拥有商品属性、金融属性及货币属性,兼具抗通胀功能和避险功能。从黄金的金融属性出发,其定价逻辑可简化理解为名义利率与通胀的相对运行节奏变化。在美元为主导的国际货币体系下,黄金不生息,而美国国债有息,美债收益率下跌会提升黄金吸引力。同时黄金是抗通胀的,而美元会随通胀贬值,高通胀预期会提升黄金吸引力。实际利率=名义利率-通胀预期,从历史数据来看,黄金价格也通常呈现出与美元实际利率的负相关关系。

  上半年,全球黄金需求总量为2189吨,同比增长12%,其中最重要的增量来自ETF投资需求,对通胀的担忧以及避险需求的提升大幅带动黄金投资需求,虽在二季度随着金价的回落有所流出,但上半年净流入量仍达234吨。此外,目前央行购金也保持在较高水平。

  7月美国CPI同比上涨8.5%,预期上涨8.7%,前值为9.1%。通胀增速放缓下市场对于美联储9月加息75BP预期迅速降温,加息最鹰派的时间或已过去。目前CPI仍处于历史高位,房租上涨以及工资-物价螺旋上升等问题仍在发酵,通胀数据虽然回落,但压力仍然持续。

  美国GDP连续两个季度环比负增长,陷入“技术性衰退”。同时,制造业PMI下滑、消费者信心指数偏弱,但就业与经济数据出现背离。市场对于美国何时进入实质性经济衰退仍有争议,但10Y、2Y美债已持续倒挂。4月初,美债收益率曾出现短暂倒挂,7月以来在对经济衰退的担忧下,10年期美债收益率大幅下行,而美联储加息周期对2年期美债收益率形成较强支撑,导致10Y-2Y利差持续倒挂。2000年来,美债2年和10年期收益率共发生过3次倒挂,分别在2000年、2006年和2019年,其后分别发生了互联网和科技股泡沫、全球金融危机、全球疫情冲击,对应均出现了黄金牛市。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联储公布加息75BP决议,将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至2.25%-2.50%。在前期超预期的通胀压力下,美联储并未采取更激进的加息政策,缓解了市场恐慌,黄金价格顺势上涨。当下美债实际收益率阶段性下行,通胀放缓,衰退预期下,加息节奏或边际放缓,叠加地缘局势紧张,黄金价格易涨难跌,黄金股或已迎来配置机会。

  风险提示:美国经济增长超预期;美国货币政策收紧超预期;美元指数上行超预期;市场环境变动风险。

  7月份中信银行指数下跌6.1%,跑赢沪深300指数0.9个百分点,月末银行板块平均PB(MRQ)收于0.61x,平均PE(TTM)收于4.9x。首推组合月算术平均收益率-4.0%。

  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加强商业银行互联网业务管理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的通知》,进一步细化明确商业银行管理和自主风控要求,推动商业银行和合作机构规范开展业务合作,促进互联网业务高质量发展。

  (1)行业总资产规模同比增速维持平稳。商业银行6月份总资产同比增长10.6%,其中大行、股份行、城商行总资产增速分别为11.7%/7.7%/10.1%。

  (2)市场利率保持稳定。1)上月十年期国债收益率月均值3.12%,环比上升34bps;Shibor3M月均值1.95%,环比下降5bps。拉长时间来看,近几个月长期利率、同业利率均保持大致稳定;2)最新LPR1Y报价3.70%,5Y4.45%。

  (3)工业企业偿债能力继续小幅回升,我们预计今年银行不良生成率保持稳定。6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息保障倍数(12个月移动平均)环比小幅回升至860%,工业企业亏损面则持续提升。我们认为从边际变化来看,银行整体不良生成率在今年将保持平稳。

  我们预计2022年行业基本面平稳,目前板块估值处于低位,估值优势明显,预计未来随着稳增长政策持续加码,有利于改善银行板块预期,维持行业“超配”评级。

  个股方面重点推荐区域经济较好、盈利能力高、业绩增长居同业前列的成都银行,以及在服务制造业企业方面有优势的银行,包括宁波银行、常熟银行、苏农银行、张家港行。

  市场回顾:本周沪深300指数上涨0.82%,公用事业指数上涨3.46%,环保指数上涨1.93%,周相对收益率分别为2.64%和1.11%。申万31个一级行业分类板块中,公用事业及环保涨幅处于第6和第14名。分板块看,环保板块上涨1.93%;电力板块子板块中,火电上涨4.47%;水电上涨0.78%,新能源发电上涨4.67%;水务板块上涨1.49%;燃气板块上涨8.04%;检测服务板块上涨0.89%。

  重要事件:1-7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4930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4%。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63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1%;第二产业用电量3255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第三产业用电量853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6%;城乡居民生活用电量758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2.5%。7月份,全社会用电量832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3%。分产业看,第一产业用电量12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3%;第二产业用电量5132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1%;第三产业用电量1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1.5%。

  专题研究:我国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部分地区降水较少。今年入夏以来,我国高温日数多、覆盖范围广、多地最高气温破历史极值。过去十天江淮江南四川盆地等地持续高温,晋鲁粤等地降雨量偏多。湖北省近期降雨量比常年少5成,省内长江、汉江、主要中小河流及五大湖泊水位较历史同期总体偏低。湖北省防办启动抗旱四级应急响应,进一步挖掘调水、蓄水、引水、节水等各项措施,提供可靠水源支撑,继续做好电力供应和调度。

  投资策略:公用事业:1、新型电力系统中,必将大力推进电力现货市场交易,促进辅助服务发展,“新能源+辅助服务”将成为其中重要交易模式,推动储能,特别是抽水蓄能发展;2、政策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煤价限制政策有望落地,火电盈利拐点出现。推荐有较大抽水蓄能和新能源规划,估值处于底部的湖北能源;有抽水蓄能、化学储能资产注入预期,未来辅助服务龙头文山电力;推荐现金流良好,“核电与新能源”双轮驱动中国核电;推荐积极转型新能源,现金流充沛火电龙头华能国际、中国电力等;有资金成本、资源优势的新能源运营龙头三峡能源;电能综合服务苏文电能。

  通信行业周报:通信行业周报2022年第21期-欧盟削减天然气协议生效,华为发布2022上半年业绩

  行业要闻追踪:欧盟削减天然气用量协议正式生效。欧洲能源紧缺问题严峻,成员国于本周达成削减天然气使用量的协议。考虑到住宅是欧洲天然气第一大应用领域,在能源危机背景下,住宅领域节能将成为必要举措。受益于此,热泵技术作为一种低碳供暖技术,有望加速在欧洲应用。建议关注推出结合热泵和光储热一体综合解决方案的【申菱环境】。

  华为企业业务2022上半年实现收入547亿元,同比增长27.5%,已成为公司新增长曲线。其中,如华为云、数字能源、智能汽车解决方案等布局正快速发展,建议关注云基建产业链如【中际旭创】、【天孚通信】、【紫光股份】等,“通信+新能源”如【中天科技】、【申菱环境】等,“通信+汽车”如【瑞可达】等。

  行业重点数据追踪:1)运营商数据:据工信部数据,截至2022年6月,我国5G移动电线年6月,5G基站总数已达到185.4万个;3)云计算及芯片厂商:22Q1,BAT资本开支合计181亿元(同比+19%,环比-28%);22Q2,海外三大云厂商及Meta资本开支合计369.95亿美元(同比+20%,环比+4%)。2022年7月,信骅实现营收4.27亿新台币(同比+29.7%,环比-15.4%)。

  行情回顾:本周通信(申万)指数上涨0.97%,沪深300指数上涨1.04%,板块表现弱于大市,相对收益-0.07%,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17。在我们构建的通信股票池里有149家公司(不包含三大运营商),本周平均涨跌幅为2.20%,各细分领域中,专网、光纤光缆等板块领涨,涨幅分别为5.6%和4.7%。

  投资建议:看好下半年基本面与估值共振,三条主线)二季度业绩高增长或加速品种,三季度有望延续:物联网模组(移远通信)、光器件模块(天孚通信、中际旭创)、通信+汽车(瑞可达、鼎通科技、永贵电器)、通信+新能源(亨通光电)。(2)下半年行业持续高景气:通信+汽车(华测导航)、通信+新能源(中天科技、申菱环境)。(3)低估值情况下业绩有望边际改善:ICT设备商(中兴通讯、紫光股份)、智能(拓邦股份)、工业互联网(三旺通信)。

  农业行业周报:农产品研究跟踪系列报告(43)-本周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跌幅为0.93%,全国仔猪均价跌幅为0.71%

  1)生猪:近期猪价上涨达到21元/公斤以上,我们认为行业景气上行,生猪养殖板块有望迎来高光时刻。受益标的选择开始向业绩确定性标的转移,核心推荐:华统股份、牧原股份、海大集团。2)禽:禽板块大机会一般是需求端驱动,未来猪周期景气上行有望提振禽板块。白羽鸡板块当前估值处于历史最低,看好行业估值修复,重点推荐白马股:圣农发展。黄羽鸡在产父母代存栏处于三年以来最低水平,预计黄鸡养殖盈利2022年或将好转,推荐优质养殖标的:立华股份、湘佳股份。3)动保:多数动保企业7月批签发数据环比回暖明显,普莱柯、科前生物、中牧股份分别环比增加10%、6%、5%。短期,板块估值处于底部,看好猪价环比改善带来的估值修复;中期,看好行业反转,猪周期景气上行,受益下游养殖的高盈利和规模化趋势的加速,动保行业有望迎来业绩量利双击;长期,看好龙头市占率提升。推荐:回盛生物、中牧股份、科前生物、普莱柯。4)种植链:俄乌冲突及印度高温、干旱气候等影响或将延续,2022年全球农产品景气度仍将上行。继续看好种业周期与成长共振。周期方面,种业作为粮价后周期继续受益利润兑现。成长方面,看好全球潜在粮食安全危机背景下,国内合理有序安全地推进转基因种子落地,继续看好2022年品种端实质性推进。重点推荐: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和大北农。

  农业推荐养殖、动保及种子三大主线)生猪养殖推荐:华统股份、巨星农牧、傲农生物、天康生物、东瑞股份、唐人神、新五丰、中粮家佳康、牧原股份、新希望、温氏股份、天邦食品等,建议关注双汇发展、龙大美食等;2)禽推荐:圣农发展、立华股份;建议关注:春雪食品、益生股份、仙坛股份、湘佳股份。3)动保推荐:回盛生物、中牧股份、科前生物、普莱柯。4)种植链推荐:隆平高科、登海种业、大北农、苏垦农发。

  生猪:8月12日全国仔猪均价42.11元/千克,较上周同期下跌0.71%;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21.25元/千克,较上周同期下跌0.93%。

  本周全部A股上涨1.69%(总市值加权平均),沪深300上涨0.82%,生物医药板块整体上涨0.75%,生物医药板块表现弱于整体市场。分子版块来看,化学制药上涨1.36%,生物制品上涨0.65%,医疗服务下跌0.64%,医疗器械上涨2.08%,医药商业下跌0.76%,中药上涨0.88%。建议继续关注景气赛道合理估值标的:

  8月8日公司披露发行价格为109.88元/股,募投项目预计使用募集资金为124.8亿元。公司将于8月16日完成网下配售,战略投资者获配54.94亿元。高端医学影像设备一直以技术壁垒高著称,市场一直以GE医疗、西门子医疗、飞利浦等外资品牌为主导;在PET/CT、MR、CT等高端领域,外资品牌市占率超过80%。联影医疗致力于为全球客户提供高性能医学影像设备、放射治疗产品、生命科学仪器及医疗数字化、智能化解决方案,产品线覆盖MR产品、CT产品、XR产品、MI产品和 RT 产品以及生命科学仪器等。仅逾十年发展,公司完成核心技术、关键部件、整机设计完整创新体系,实现核心部件自主可控。公司掌握PET探测器芯片及探测器、CT球管、MR超导磁体及谱仪梯度射频全自主研发。公司亦完成PET-CT/PET-MR整机研发。截止2022年6月,公司已向市场推出超过80款产品.公司自主研发出国产首款3.0T MR;首款9.4T 动物MR产品;首款75 cm大孔径3.0T超导磁体;首款具有4D全身动态扫描功能的PET/CT产品;首款诊断级CT引导的一体化放疗加速器等。伴随中国高端制造工业发展趋于成熟,医疗设备行业共享产业红利、开启高端制造医疗设备应用时代。我们见证联影医疗十年发展为中国医学影像设备龙头的同时,亦见证的是医学影像行业突飞猛进发展的中国制造速度。建议结合估值关注产业链相关标的。

  过去一周上证上涨1.55%,电子上涨1.88%,其中消费电子上涨5.88%,半导体下跌0.30%。上周,三星、小米、Moto先后发布折叠屏创新产品,拉开3C旺季的序幕,后续华为、苹果的新品发布同样备受市场瞩目,产业链进入密集备货期。考虑到当前半导体景气继续走弱,此前对终端备货和成本的负向拖累已进入改善周期。同时,伴随市场对海外通胀上行、经济下行压力担忧的缓解,对海外市场的需求展望趋向乐观,处于历史估值低位的3C产业链,尤其是折叠屏、苹果产业链配置价值凸显。此外,继续推荐积极响应新能源创新趋势,加大布局光伏、汽车电子市场的博敏电子、闻泰科技、顺络电子、光弘科技等。

  据经济日报报道,在全球智能手机市场相对低迷的背景下,苹果近期逆势扩大了iPhone 14系列新机初期的备货总量,从此前的约9000万部上调至9500万部;据报道,iPhone 14系列新机将于9月中上旬亮相,包括iPhone 14、14 Max、14 Pro、14 Pro Max四款新机。在3Q消费电子传统备货旺季的催化下,2022年全年出货量确定性高、中长期持续受益于华为高端机用户换机周期的苹果产业链配置价值突出,继续推荐歌尔股份、东山精密、立讯精密、闻泰科技、鹏鼎控股等相关标的。

  本周,中芯国际表示半导体市场目前存在恐慌情绪,甚至出现“速冻急停”极端反应,公司认为现在已经是最坏的情况,预计本轮周期调整持续至明年上半年。此前,台积电、美光、英伟达、英特尔等海外大厂皆给予相似预测,半导体预期回暖时间点逐渐明朗。另一方面,汽车、绿色能源、工控、IoT智能家居半导体需求仍然保持稳健增长,叠加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带动国产替代需求,产业链继续推荐中芯国际、峰岹科技、晶晨股份、圣邦股份、鼎龙股份、北方华创、闻泰科技、雅创电子、中微公司等。

  美国总统于8月9日正式签署《芯片和科学法案》,将为美国半导体研发、制造以及劳动力发展提供527亿美元,其中390亿美元用于半导体制造业的激励措施,另外要求申请该补贴的企业10年内不能在中国大幅增产先进制程芯片。虽然全球半导体行业景气度由于手机、PC等需求疲软而有所走弱,但考虑到当前国际形势和半导体产业的战略重要性,我们认为,国内晶圆厂扩建是供应链安全的关键一环,受行业景气周期影响较小,继续推荐国产替代顺利的半导体设备和材料企业鼎龙股份、万业企业、中微公司、北方华创等。

  8月11日安森美在美国的碳化硅工厂落成,预计22年公司碳化硅晶圆产能将同比增加五倍。据此前安森美发布的2Q22业绩,公司2Q22碳化硅收入环比增超100%,并已获超40亿美元的碳化硅长期协议,预计23年公司碳化硅收入有望超10亿美元。我们测算27年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场有望达73亿美元,其中82%为新能源汽车应用。据中汽协数据,1H22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已达260万辆,同比增长1.2倍。在汽车电动化驱动下,碳化硅应用将加速渗透,推荐关注碳化硅产品进展迅速的时代电气、斯达半导、扬杰科技等。

  消费电子:歌尔股份、博敏电子、东山精密、闻泰科技、福蓉科技、精研科技、立讯精密、康冠科技、易德龙、传音控股、视源股份、蓝特光学、鹏鼎控股、京东方A、光弘科技、海康威视、长信科技

  电新行业快评:光伏产业链价格周评(8月8日-8月14日)-硅料散单价格上涨,辅材报价小幅下降

  本周硅料小幅涨价,下游硅片、电池、组件价格环比稳定。大部分硅料企业8月长单价格已经在上周完成签订,本周涨价主要体现市场上少量的散单价格,而基于长单的大部分硅料供给价格相对稳定,因此下游硅片、电池、组件环节价格环比持平。玻璃和胶膜价格小幅下降,我们认为一方面是由于上游的原材料价格近期有所下降,另一方面7月硅料供给的环比下降,目前基本传导至组件端,给二三线组件企业排产带来一定压力。随着8月开始硅料供给的持续释放传导至组件端,促进组件产量提升,辅材需求也有望持续改善,供给相对受限的胶膜及其上游粒子环节价格有望筑底回升。

  目前组件价格高企,我们判断三季度组件主要交付给海外和分布式项目。随着检修产能复产和新增产能释放,从8月份开始,硅料产能环比持续增加,我们认为四季度硅料价格有望开始下降,缓解产业链价格压力。我们看好在海外市场和分布式市场具备品牌和渠道竞争优势、生产经营稳定性更高、先进电池产能规模更大的的头部一体化组件商,有望在下半年取得市占率的提升和盈利能力的改善,推荐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建议关注在电池片领域具备N型量产领先优势,有望依托技术红利取得高成长的专业化电池片厂商。

  后疫情下,部分正餐龙头多元谋变:一是深挖自身特色,差异化立标杆谋求发展,二是依托餐饮品牌+供应链等优势布局预制菜,其中有上市平台支持的餐企或可更加从容。

  同庆楼品牌系餐饮百年老字号,1925年成立于安徽芜湖,2005年进入合肥并深耕发展,2009年拓展至江苏,2020年于A股主板上市融资助力后续扩张,截止2021年底共有直营店59家,2021年排名系国内正餐企业第16名。创始人沈基水夫妇系实控人,合计持股超60%,高管团队相对稳定,员工持股激励较充分。

  :婚宴先发,大店盈利主导,综合营运与标准化供应链助业务延伸。公司聚焦宴会业务+大型餐饮,一站式婚宴已在优势区域形成口碑,并拓展至其他各类特色宴会,五大店型,五大事业部分工协作高效发展。大店模式构筑公司盈利核心,疫情前7大核心门店业绩贡献超6成。同时,规模化出品倒逼公司较早中央厨房和供应链标准化布局,为其拓展预制菜奠定基础。

  疫后复苏+大店扩张,中线看百店规模,布局预制菜助新增长。1)疫情企稳时复苏有韧性:2021Q2业绩恢复至2019Q2的95%,未来随行业复苏,同店恢复+老店升级,预计存量门店有望恢复至疫情前近2亿业绩;2)门店扩张助力新成长:2020-2022年新开大店(估算8-10家)盈利潜力未来有望逐步释放(过往成熟大店单店盈利贡献数百至千万级别),若疫情企稳2023年或有望贡献0.3-0.8亿增量业绩,且后续开店仍有望进一步提速,中线百店目标下成长仍可期;3)布局预制菜培育新看点,2022Q1销售已达2021全年销售规模,品牌优势+产品SKU丰富+线上线下渠道扩张有望带来新看点。

  考虑今年疫情反复,假设2023年及以后疫情影响淡化,门店经营恢复和扩张逐步提速,我们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业绩0.93/2.48/3.25亿元,EPS0.36/0.95/1.25元,对应PE估值为61/23/17x。同庆楼百年老字号,一站式婚宴及主题宴请为特色,高效大店形成业绩基本盘,疫后韧性相对良好,立足中线百店目标,未来扩张尤其大店拓展有望提速,同时积极布局预制菜业务谋新成长。综合绝对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合理价24.16-25.92元,较现价有11%-19%溢价空间,首次覆盖给予“增持”。

  张家港行披露2022年半年报,上半年实现营收23.52亿元(+5.7%),归母净利润7.76亿元(+27.8%)。其中二季度单季实现营收11.53亿元(+0.1%),归母净利润3.28亿元(+25.5%)。

  2022年6月末总额达到1092亿元,较年初增长9.5%,二季度单季环比增长2.4%,疫情冲击下二季度扩张速度有所放缓。期末,母公司“两小”余额445亿元,较年初增长11.4%,占母公司净额的43.9%,较年初提升了约1.0个百分点。

  上半年公司净息差为2.24%,同比下降17bps,主要受LPR下调影响。但受益于结构持续优化,净息差环比一季度提升了1bp。期末存款余额1332亿元,较年初增长9.98%,增长态势较好,6月末定期存款比例为65.4%,较年初提升了3.6%,与行业趋势一致。

  公司二季度净利润增速明显高于营收增速主要受益于非信贷资产拨备释放,上半年合计释放1.03亿元,去年同期则计提了1.33亿元损失。上半年计提信贷减值损失10.21亿元,同比大幅提升28.9%。

  期末不良率0.90%,较3月末下降4bps;但受疫情影响不良先行指标有所提升,期末关注率1.61%,较3月末提升7bps;逾期率1.15%,较年初提升了25bps。公司不良认定严格,各指标均处于较低水平,资产质量保持优异。受益于不良率下行以及计提信贷减值损失增加,期末拨备覆盖率提升至533%,较3月末提升了50个百分点。

  二季度疫情冲击下规模扩张有所放缓,但不改全年态势。考虑到公司两小战略持续深化,上半年非信贷资产拨备释放的因素,我们上调2022-2024年净利润预测至16.2/19.2/22.1亿元(原预测15.3/17.9/20.8亿元),对应24.2%/18.4%/15.5%的增速,对应摊薄EPS为0.90/1.06/1.22元,当前股价对应动态PB为0.82x/0.73x/0.66x,维持“增持”评级。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63.08亿元,同比增长9.13%;实现归母净利润44.44亿元,同比增长19.23%。上半年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8.04%,同比下降2.42个百分点。基本每股收益为0.34元,同比增长13.33%。

  2022年上半年,A股日均成交额为9761亿元,同比增长7.38%;上半年末,两融余额为16033亿元,同比下降10.14%。公司证券业务上半年收入占比为63%,其中实现经纪业务收入24.42亿元,同比增长27.99%;实现利息收入11.84亿元,同比增长19.23%。公司代理买卖证券款同比增长6.7%,主要由于证券业务、基金销售业务代理买卖证券款增加。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基金代销业务收入22.02亿元,同比下降8.14%,收入占比为35%。截至2022年二季度,天天基金股票+混合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为5078亿元,排在行业第三位;非货币市场公募基金保有规模为6695亿元,同样位列行业第三位。

  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互联网财富管理综合运营商,依然在市场弱势时发挥了平台优势。2022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总成本为20.67亿元,同比增长16.32%。上半年研发费用为2.29亿元,同比提升93.94%,主要由于公司加大了对研发的投入。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可转债“东财转3”转股及摘牌工作,向东方财富证券增资 160.05亿元,进一步增强了东方财富证券资本实力。东方财富证券完成短期融资券、公募债等债券发行工作,进一步丰富融资手段,降低融资成本,为公司业务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作为A股唯一一家互联网券商,公司竞争赛道独特,成本、流量优势明显,基金保有量规模稳健增长,资本实力也进一步增强。基于公司良好的业绩表现和成长空间,我们预测2022-2024年净利润为101.72亿元、127.58亿元、156.28亿元,增速为19%/25%/22%,当前股价对应的PE为24.8/19.8/16.2x,PB为3.5/3.4/2.8x。我们对公司维持“买入”评级。

  2022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3亿元,同比+8.7%;实现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23.1%。单季度来看,2022年第二季度公司实现收入5.1亿元,同比-0.3%;实现归母净利润0.7亿元,同比+13.4%。业绩位于预告中枢,整体符合预期。

  受疫情影响,公司二季度收入侧同比略有下降。但公司积极降本增效,持续进行研发降本,优化设计、工艺、对原材料及零部件进行国产替代等,公司二季度毛利率同比增长2.6pct至57.7%,推动利润端的整体增长。费用侧,由于股权激励费用等因素,2022年上半年公司期间费用率达32.8%,同比增长1.4pct。分地区来看,在疫情反复、地缘博弈等背景下,公司积极开拓海外市场,上半年实现收入1.9亿元,同比+33.3%,实现公司海外业务的持续良好增长。

  据公司公告,公司已经被指定为哪吒、吉利路特斯、比亚迪、长城等车企的自动驾驶位置单元业务定点供应商。公司将积极布局车规级芯片、全球SWAS广域增强系统及持续投入优化核心算法,为客户提供更有竞争力的产品与解决方案。

  公司持续研发投入,目前已研发并量产了高精度芯片、板卡、模组、天线等基础器件,并承接发改委北斗产业化攻关项目。且公司积极构建软件和平台服务能力,如公司已取得大地测量甲级测绘资质证书,据公司官微,“华测一张网”已正式发布,全国已建有4235个基准站;软件侧发布有测地通软件Landstar8.0等产品。

  受疫情等外部因素影响,下调公司收入预测,22-24年收入由26/37/51亿元下调至22/32/45亿元。但公司积极降本增效,因此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3.8/5.5/6.7亿元,对应PE分别为47/33/27倍。22H2,基建、项目等需求侧有望修复,且公司乘用车自动驾驶业务稳步推进,未来有望带来显著增量。看好公司成长性,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发布2022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营业收入101.60亿元,同比增长32.4%,实现归母净利润10.03亿元,同比增长21.8%,扣非归母净利润10.30亿元,同比增长43.1%。2022年Q2实现营收53.56亿元,同比增长25.6%,环比增长11.5%,实现归母净利润5.50亿元,同比增长18.6%,环比增长21.4%,扣非归母净利润6.28亿元,同比增长57.5%,环比增长56.2%。按产品划分,2022H1公司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业务收入69.6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25.1%,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31.99亿元,占比提升至31.5%,收入同比增长51.5%。公司盈利能力季度环比改善,汽零业务毛利率同比回升。

  公司2022H1毛利率24.19%,净利率9.99%,相较于去年同期分别-1.0pct、-0.9pct。2022Q2毛利率24.99%,环比+1.7pct,同比-1.8pct,2022Q2净利率10.47%,环比+1.0pct,同比-0.6pct。按产品划分,汽零业务毛利率同比回升。公司2022H1制冷空调电器零部件毛利率23.65%,同比-2.0pct,汽车零部件业务毛利率25.36%,同比+1.4pct。制冷业务盈利下滑预计主要系低毛利率转单产品影响,汽零业务毛利率提高体现公司较强经营韧性。

  公司2021年新能源车业务占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比重83%。根据中汽协,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66.1万辆和260万辆,同比均增长1.2倍,保持高增长。公司通过与优质客户深度合作,增长确定性强。

  经过三十多年发展,公司已成为全球行业龙头。新能源热管理系统产品品类拓展,相较于传统热管理业务,新能源汽车的热管理系统核心产品价值量提升2倍。公司积极开发组件集成与热泵系统方案,从“机械部件开发”向“电子控制集成的系统控制技术解决方案”升级。品类扩张叠加技术升级,长期增长确定性高。

  小幅上调盈利预测,维持“增持”评级。公司经营稳健,商用制冷业务增长以及汽零业绩持续兑现,考虑原材料成本及汇率波动有所缓解,小幅上调2022/2023/2024 年净利润至22.93/29.65/35.91亿元(原为22.65/28.90/34.64亿元),对应EPS 为0.64/0.83/1.00元。对应23年PE为35倍,维持“增持”评级。

  公司2Q22实现营收约为16.3亿元(YoY 51.5%,QoQ 9.8%),归母净利润3.14亿元(YoY 96.2%,QoQ 16.3%),扣非归母净利润3.04亿元(YoY 96.4%,QoQ 18.1%)。公司1H22实现营业收入31.1亿元(YoY 55.2%),归母净利润5.85亿元(YoY 134.2%),其中股份支付费用9608.8万元,对归母净利润影响8760.6万元。业绩逆势继续保持显著增长主因:1)公司产品线丰富多元,齐头并进发展;2)公司积累了全球优质客户群且分散在全球主要经济区域,对冲了半导体下行周期、全球经济下滑及国际冲突风险。

  2Q22综合毛利率为38.3%(YoY -0.4pct,QoQ -2.5pct),主因报告期内各产品线产品毛利率稳定但毛利率较低产品销售占比提升。1H22公司研发费用5.7亿元(YoY 47.3%),研发人员较2021年底增加179人至1310人,预计第三季度将引进优秀毕业生进一步加强人才梯队建设。公司全力推进升级版AI SoC芯片、机器视觉人工智能芯片、Wifi6 2X2芯片、升级版T系列芯片、6nm制程芯片等新产品研发或量产,将为公司下一阶段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公司的汽车芯片目前有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和智能座舱芯片,其中车载信息娱乐系统芯片率先进入宝马、林肯、Jeep等多个全球知名车企,内置NPU、支持多系统多屏显示的12nm车规芯片已定点国内多个车厂,功能覆盖影音娱乐、导航、360全景、个性化体验、人机交互、个人助理、DMS等。公司意在发挥公司在系统级及智能化SoC芯片领域的优势,进一步扩充新技术、推出新产品,未来有望将公司产品战略由聚焦“智能家居”场景扩展至“智能家居”+“智能汽车”场景并举,进一步打开公司未来成长空间。

  科创板IPO完成上市辅导,无锡二期扩产有望提速。2022年5月12日,华虹半导体发布公告称,董事会已批准建议人民币股份发行、特别授权及相关事宜,公司拟募集资金的125亿元投资于华虹制造无锡项目,20亿元用于8英寸晶圆厂房优化升级项目,25亿元用于工艺技术创新研发项目。2022年7月27日,国泰君安证券发布关于华虹半导体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科创板上市辅导情况报告。

  我们看好华虹在“8+12”战略下华虹无锡12寸晶圆产能、“特色IC+Power Discrete”特色工艺技术平台扩充推动产品组合改善从而驱动业绩持续提升,预计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24.2/27.5/30.0亿美元,BPS为2.5/2.8/3.1美元,对应1.37倍2022年PB,维持“买入”评级。

  通过在海外多地区业务布局进行调整加之需求恢复,1H22公司海外业务实现收入117.12亿元(YoY +23.72)。而国内业务受疫情影响,PBG、EBG部分需求后延,1H22 PBG业务营收69.75亿元(YoY-1.40%),EBG业务营收68.31亿元(YoY +2.58%),SMBG业务营收62.86亿元(YoY +3.97%);公司预计随疫情恢复需求改善,下半年国内业务将逐步修复。

  公司1H22研发投入46.75亿元(YoY +20.56%), 在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背景下,公司不断进行内部优化,聚焦智能物联领域技术创新,丰富产品线,打造系统能力,夯实发展基础。此外,为应对供应链波动,截至1H22公司库存207亿元(YoY+36.97%,QoQ +11.76%),保持战略备货水位,以保证产品稳定交付,增强公司周期平滑能力。

  我们看好海康在AIoT时代,持续优化软硬件体系、构建开放生态平台的能力,预计22-24年营收936/1122/1333亿元,归母净利润183.6/222.5 /271.5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14/12x,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自21年开始设计开发车规级沟槽MOSFET平台,1H22首颗产品已通过验证。同时,公司完成了10-200A Trench 1200V IGBT全系列开发,IGBT系列模块也同步投放市场,Trench Field Stop型IGBT产品在光伏应用已取得大批量订单。公司SiC SBD已得到光伏逆变器客户认可并批量出货;SiC MOSFET 1200V 80mohm系列产品已实现量产。

  公司1H22在新能源汽车、风光储等应用领域持续快速放量,业务占比由21年约20%提升至30%左右。产品已陆续获得宁德时代、比亚迪、华为、SOLAREDGE、阳光电源等客户的认证和订单。我们预计25年全球风光储IGBT市场将有望增至88亿元,新能源汽车IGBT市场有望增至319亿元,公司未来新能源业务成长可期。

  公司收购湖南楚微40%股权,补齐了8英寸晶圆制造能力。目前,楚微半导体一期已有一条月产1万片的8英寸线英寸硅基芯片产线英寸碳化硅基芯片产线。此外,为匹配晶圆产能提升,公司小信号等产品及车规级封装能力在持续提升。

  公司在欧美市场主推“MCC”品牌,对标安森美等国际第一梯队品牌;在中国地区及亚太市场,主推“YJ”品牌。通过持续扩大直销渠道网点,与各行业TOP大客户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1H22公司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30%,同比增长超100%。

  公司是国内第二大运动鞋服零售商及分销商,全国拥有7961家门店,具有强大的零售运营能力,服务的前两大品牌为耐克和阿迪达斯。2022 1H,受疫情影响,收入同比-24.5%至98.6亿元。归母净利润1741万元,同比-97%。2022 1H,公司毛利率35.4%,同比/环比-0.7/+0.6百分点,得益于渠道组合优化、客单价提升、品牌补贴支持。销售及管理费用率35%,同比/环比+4.3/-2.1百分点,经营负杠杆部分被成本管控和小幅租金减免抵消。上半年经营利润率/净利率分别2.1%/0.2%,-5.0/-4.8百分点。2022 1H末,存货周转202天,同比/环比+73/39天,销售疲软及宝唯库存结余部分被回购库存抵消,若剔除宝唯影响,存货周转约为180天。

  上半年公司净闭176/280家直营/批发门店,合计关闭456家至7961家。全渠道合计占比21%,其中泛微店表现强劲,同比+94%,占直营销售比从7.1%提升至13.2%,泛微店成本和费用合计约为5%,盈利能力强劲;公域的库存共享平台实现25%增长。

  1)全年收入预计下滑15~20%。8月至今日均同比增长中双位数。2)今年累计客单价提升中双位数、预计下半年3个月内新货占比回到44%、下半年折扣比上半年持平或提升,因此预计毛利率比上半年小幅上升。3)由于谨慎开店策略,全年资本开支预计减少50%。

  公司2月至今销售持续承压,但公司继续优化渠道结构,在新零售、会员、数字化、店铺升级做好充分布局,并深化品牌客户的合作,为疫后高质量增长、费用管控打下坚实基础,期待疫后业绩反弹。由于7月收入下滑13.5%,恢复慢于预期,且公司存在负向经营杠杆,假设固定费用占比40-45%,综上所述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2.9/6.5/8.2亿元(原4.7/9.0/10.9亿元),同增-21%/131%/25%,由于盈利预测下调,合理估值下调至1.06~1.14港元(原1.24~1.35港元),对应2023年7-7.5x PE,维持“买入”评级。

  公司2022上半年实现营收22.01亿元,同比增长3.89%;归母净利润0.83亿元,同比下降6.88%,其中二季度实现营收11.56亿元,同比-11.22%,归母净利润0.41亿元,同比-29.38%。在二季度疫情影响的大背景之下,以及公司自身主品牌升级费用提高,公司营收利润增速环比均有所承压。

  1)分产品:公司非面膜品类占比继续提升。上半年公司贴式面膜、非贴式面膜、水乳膏霜分别实现营收0.62亿、0.49亿、7.54亿,同比-56.33%、-64.45%、-0.30%;2)分平台:积极推动平台多元化布局,自有平台快速发展。上半年公司第三方平台实现营收18.58亿元,同比+4.74%,收入占比84.40%,其中淘系平台实现收入8.66亿元,同比-16.49%,公司积极开拓抖音等新兴平台实现了线上整体稳健增长;自有平台实现营收1.47亿元,同比+73.58%。

  公司上半年毛利率55%,同比+1.86pct,其中二季度毛利率55.66%,同比+1.77pct,受益公司积极的产品升级以及高毛利业务占比提升;上半年公司销售费用率为43.09%,同比+2.43pct,主要系公司不断对品牌进行升级更新并持续推出新品导致销售费用增加;公司上半年存货周转天数为140天,同比上升33天;上半年经营性现金流净额为-0.71亿元,同比-147.63%,主要原因在于品牌升级导致销售费用投入增多。

  上半年虽受疫情影响,但公司仍坚持打造品牌影响力,加大新品的推出,集中升级焕新自主品牌,主品牌有望实现长期健康发展。同时,公司收购中高端品牌伊菲丹(EDB)和Pier Augé中国区经营权,有助于提升公司盈利能力,中长期也将进一步完善公司品牌矩阵,并借助国际化的研发团队,实现集团创新研究能力的提升,驱动产品不断推陈出新。综合来看,公司持续践行“四双战略”不动摇,未来将继续推动自有品牌资产沉淀,打造多品牌矩阵,提升全渠道运营能力,持续构建品牌和平台生态,在美妆赛道中行稳致远。考虑短期疫情反弹对公司的业绩影响,同时兼顾公司并表EDB带来业绩增厚影响,我们下调公司2022-2023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11亿元/4,57亿元,上调2024年归母净利润预测为6.19亿元(原值分别为3.38/4.66/5.75亿元),同比增速为32%/47%/36%,对应PE为25/17/13x,维持“增持”评级。

  :市场新高趋势追踪:截至2022年8月12日,上证指数、深证成指、沪深300、中证500、中证10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250日新高距离分别为11.80%、18.36%、17.56%、16.05%、10.27%、24.48%、28.63%。中信一级行业指数中煤炭、石油石化、电力及公用事业、交通运输、汽车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银行、商贸零售、房地产、建材、钢铁行业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远。概念指数中,光伏、工业气体、半导体材料、铝产业、HIT电池、特斯拉、国企改革等概念指数距离250日新高较近。见微知著:利用创新高个股进行市场监测:

  截至2022年8月12日,共433只股票在过去20个交易日间创出250日新高。其中创新高个股数量最多的是机械、基础化工、汽车行业,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比最高的是汽车、家电、机械行业。按照板块分布来看,本周制造、周期板块创新高股票数量最多;按照指数分布来看,中证1000、中证500、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指数中创新高个股数量占指数成份股个数比例分别为:8.60%、5.80%、3.33%、4.00%、4.00%。

  平稳创新高股票跟踪:我们根据分析师关注度、股价相对强弱、趋势延续性、股价路径平稳性、创新高持续性等角度,本周从全市场创新高股票中筛选出了包含钧达股份、爱旭股份、德业股份等45只平稳创新高的股票。按照板块来看,创新高股票数量最多的是周期、制造板块,分别有14、12只入选。其中,周期板块中创新高最多的是基础化工、电力及公用事业行业;制造板块中创新高最多的是机械、国防军工行业。

  本周,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绝对收益1.94%,相对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1.25%。本年,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绝对收益-11.22%,相对普通股票型基金指数超额收益0.40%。今年以来,优秀基金业绩增强组合在主动股基中排名38.77%分位点(659/1700)。

  在构建量化组合时,从传统地对标宽基指数,转变为对标主动股基。在借鉴优秀基金持仓的基础上,采用量化方法进行增强,达到优中选优的目的。

  以研报标题超预期与分析师全线上调净利润为条件筛选超预期事件股票池,接着对超预期股票池进行基本面和技术面两个维度的精选,挑选出同时具备基本面支撑和技术面共振的超预期股票,构建超预期精选股票组合。

  以券商金股股票池为选股空间和约束基准,采用组合优化的方式控制组合与券商金股股票池在个股、风格上的偏离,构建券商金股业绩增强组合。

  我们根据分析师关注度、股价相对强弱、股价路径平稳性、创新高连续性等角度在过去20个交易日创出过250日新高的股票池中筛选出平稳创新高股票。

  宽基指数方面,本周恒生中型股指数收益最高,累计收益0.51%;恒生科技指数收益最低,累计收益-1.49%。

  南向资金整体方面,本周港股通累计净入24亿港元,近一个月以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170亿港元,今年以来港股通累计净流入2198亿港元,总体来看近期南向资金呈现出整体流入的走势。

  以沪深300指数为选股空间。最近一周:三个月反转、单季SP、预期EPTTM等因子表现较好,而单季净利同比增速、单季ROE同比、三个月盈利上下调等因子表现较差。最近一月:一个月反转、一个月波动等因子表现较好,而单季ROE同比、单季ROE等因子表现较差。

  目前,公募基金沪深300指数增强产品共有51只(A、C类算作一只,下同),总规模合计570亿元。中证500指数增强产品共有55只,总规模合计508亿元。

  金融工程周报:基金周报-3只保障性租赁住房REITs将于本周发售,同业存单指数基金规模超2000亿

  上周市场回顾。上周A场主要宽基指数走势出现分化,中证500、中证1000、上证综指指数收益靠前,收益分别为2.40%、1.96%、1.55%,科创50、创业板指、沪深300指数收益靠后,收益分别为-0.96%、0.27%、0.82%。从成交额来看,上周除科创50指数增加外,其余主要宽基指数均有所减少。上周煤炭、石油石化、综合行业涨幅靠前,收益分别为8.43%、6.31%、4.10%,农林牧渔、汽车、消费者服务行业跌幅靠前,收益分别为-2.07%、-0.67%、-0.12%。

  金融工程周报:基金评价报告-深挖优质赛道,打造跨市场多元指数平台—鹏华基金指数产品线布局分析

  鹏华指数团队深耕细作,管理规模稳步抬升:鹏华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1998年,是“老十家”基金公司之一,历经20余年发展,鹏华基金建立了完整的投研体系、人才梯队,打磨出大量优质产品。鹏华基金指数投资团队深耕细作,快速应对市场变化,布局诸多细分行业指数基金,在产品创新方面不断发力,深挖长期投资价值,积极建立差异化投资工具。鹏华指数类基金管理规模近年稳步抬升,规模位居前列。截至2022年二季度,鹏华基金所管理的股票指数型基金有49只,规模达490.97亿元,其中包含了21只ETF基金、4只ETF联接基金、21只LOF基金以及3只指数增强基金。

  鹏华Ashares指数品牌下既有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等主流宽基指数和指数增强类基金,也不乏国防、酒、银行、证券保险等传统行业以及信息技术、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行业指数,广泛涉及新能源、科技、高端制造、周期、金融、消费等众多主题领域,包含酒ETF、国防ETF、龙头券商ETF等多只品牌特色ETF。此外,鹏华Ashares指数平台也涵盖了跨市场的指数产品,例如市场唯一跟踪中证香港银行投资指数的香港银行LOF。产品线丰富,能够较好的贴合市场投资需求。

  鹏华明星指数产品巡礼:在指数的选择上,鹏华基金并不一味的追求市场热点,随波逐流,而是深挖赛道的长期投资价值,选择长期成长性和盈利性都较好的行业赛道,从前瞻性的角度布局。当前产品主要聚焦高景气、稳增长、困境反转、特色品种四大方向。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产品包含:全市场唯一的中证酒ETF,聚焦高景气度板块的国防ETF、半导体ETF和低碳ETF,全市场规模最大的化工ETF,以及投资于港股通标的的香港银行LOF、香港医药ETF等。此外,鹏华沪深300指数增强和鹏华量化先锋等指数增强产品也在同类基金中表现突出,能够实现稳定增强。

  市场情绪:今日收盘时有64只股票涨停,有9只股票跌停。昨日涨停股票今日表现低迷,赚钱效应较弱,高开低走,收盘收益为-0.09%,昨日跌停股票今日收盘收益为0.17%。今日封板率64%,较前日下降6%,连板率19%,较前日下降5%。

  专注激光焊接,深耕动力电池领域。公司凭借出色的产品质量绑定宁德时代等下游优质客户,新签订单充足。投资建议:公司是国内激光焊接设备龙头,当前受益于下游动力电池行业扩产订单及业绩有望加速爆发,中长期看下游领域拓展打开持续成长空间,我们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3.00/5.13/6.91亿元,对应PE 33/19/14倍,维持“买入”评级。

  深耕高铁媒体十五载。公司核心优势显著。公司短中长期增长驱动力清晰。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润2.93/4.27/5.26亿(+22%/46%/23%),EPS为1.5/2.1/2.6元。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目标价39-44元,较当前有10%-24%溢价,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华统股份(002840.SZ) 深度报告:立足浙江辐射全国的楼房养猪龙头,三大优势塑造周期成长股

  公司简介:立足浙江并向全国扩张的生猪一体化企业,养殖产能21Q4起稳步兑现。生猪行业:价值成长型公司的本质是“有超额收益的快速量增”,养殖股有望以时间换空间。

  公司看点:三大核心优势铸就单位超额收益+出栏增速快的周期成长股。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2-24年归母净利4.69/18.70/36.34亿元(+344%/299%/94%),EPS分别为0.77/3.09/6.00元。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31.5-33.1元,相对目前股价有40%-50%溢价,维持买入。

  期货行业龙头,区位优势显著。行业成长未来可期,有望享受更多发展红利。“一体两翼,三轮驱动”,业务体系行业领先。业绩增长稳健,盈利能力突出。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022-2024年营业收入418.56/460.82/506.95亿元,同比+11%/+10%/10%;归母净利润为14.72/16.01/17.00亿元,同比+13%/+9%/+6%。我们采用相对估值法,考虑到永安期货为期货行业龙头,业务增长稳健,盈利能力突出,我们在同类公司市场一致预期估值的均值上给予50%-60%的溢价,2022年公司PE估值为19.31-20.60x,2022年公司对应目标价为19.51-20.81元/股,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

  公司概况:四十年从沙发到全品类,从区域走向全球。行业分析:我国软体家具生产消费出口规模领先,行业集中度低。竞争力成长性分析:综合实力强劲,竞争力持续巩固。投资建议:看好家居龙头稳健增长,及核心竞争力持续巩固提升,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顾家家居在家居领域深耕多年,具有市场领先地位,拥有完善多元的产品矩阵和渠道体系,同时享有高知名度和美誉度,生产技术和布局上也具备领先优势。预计公司 2022~2024 年净利润分别为20/24/28亿元,同增20.3%/19.0%/17.5%;2022年合理估值为 53.4~60.9元(对应 22~25x 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自主品牌销售收入快速增长,合资品牌贡献投资收益。新能源与高性价比车市共振,广汽集团全面受益。自主纯电定位清晰,终端销量快速增长。自主燃油推陈出新,混动平台开拓未来。盈利预测:纯电混动同步发力,维持“买入”评级。埃安发力纯电,传祺发力混动,自主品牌周期向上。广汽丰田和广汽本田经营稳健,持续贡献投资收益。考虑到2022年原材料价格上涨,我们小幅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3/2024的归母净利润为109/126/143亿元,EPS为1.05/1.22/1.38元(原为1.13/1.25/1.59),对应PE为14/12/11倍,总体低于可比公司平均水平,维持“买入”评级。

  专注BLDC电机驱动控制芯片设计,车规芯片已获认证。BLDC电机应用从家电扩展至汽车,全球控制芯片市场规模达40亿美元。熟谙电机驱动架构技术,核心算法成为差异化竞争优势。芯片+算法+电机技术为护城河,打造电机驱动控制芯片核心竞争力。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公司22-24年归母净利润为1.9/2.5/3.3亿元,EPS为2.0/2.7/3.6元,考虑到公司产品基于“芯片+算法+电机”核心技术具备更高竞争力和毛利率,参考可比公司平均PE估值水平,给予目标价81.30-88.07元,对应22年41-44倍PE,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佛山照明:通用照明稳健中不乏亮点,并购南宁燎旺扩大车灯业务,并不断完善产业链横纵一体布局。增长展望:传统照明稳健,新兴照明领域与车灯业务空间大,有望贡献增量弹性。投资建议: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不考虑国星光电收购、资产处置收益及追溯调整,预计2022-24年归母净利润增长31%、18%、21%,若包含国星光电则净利润增速为51%、23%、20%至3.8、4.6、5.6亿元(追溯口径2022增速30%),扣非对应PE=19、16、13倍。考虑可比公司估值,给予目标市值92-107亿元,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海南展望:多管齐下下半年复苏可期,新项目新成长。国内外竞争看成长:自强为核,政策可期,赴港融资新看点。投资建议:考虑近期海南表现,上调公司22-24年EPS4.49/7.12/9.14元(此前为4.17/7.02/9.04元),综合绝对和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股票合理估值在257-285元之间,较现价有26%-39%溢价空间。如果考虑赴港融资摊薄5-8%,较现价预计有16%-33%溢价空间。综合公司国际免税龙头地位,下半年有望低基数下持续复苏,新项目有望打开中线成长空间,主观积极进取下未来供应链渠道流量持续纵深成长可期,中线政策利好可期,维持“买入”。BOSS直聘(BZ.O) 海外公司深度报告:创新致胜,以直聊模式撬动在线招聘红海

  公司主营网络招聘服务业务,毛利率稳定在84%以上,现金流高于收入。商业模式创新打开行业天花板。高效匹配是核心竞争力,蓝领市场是潜在成长空间。盈利预测与估值:预计2022-2025年收入61.3/99.8/143.5/199.7亿元,CAGR为48%,经调整净利润12.0/25.4/38.9/55.8亿元,CAGR为67%。我们给予2023年PE 41-43x,对应PS 10.3-10.9x,对应股价每ADR 35.5-37.5美元,对应涨幅35%-43%,继续维持“买入”评级。

  铝压铸龙头,全产业链布局、聚焦主业、加速转型。铝压铸行业:应用范围扩大、产品形态变化,工艺壁垒加大、竞争格局改善、价值量提升。前瞻布局、龙头卡位,一体化压铸从0-1突破。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预计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4.50/5.19/6.38亿元,利润年增速为50%/15%/23%。首次覆盖,我们给予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26-29元,当前股价距目标估值有16%-29%的提升空间,考虑到公司大型一体化业务前瞻布局,给予“买入”评级。

  深耕研发打造产品力,渠道营销循序渐进。盈利预测与估值:行业成长性高,公司技术优势显著,渠道营销持续发力,维持盈利预测,预计2022-2024年净利润为17.3/22.2/26.8亿,对应PE 24/18/15x。通过多角度估值,预计公司合理估值763-808元/股,相对目前股价有25%-33%溢价,对应2022年动态市盈率29-31倍,维持“买入”评级。联系人:

  邹会阳;铝合金压铸供应商,新能源、结构件和国际化打开成长空间。铝压铸行业:应用范围扩大、产品形态变化,工艺壁垒加大、价值量提升。大型一体化车身结构件先行企业,超大一体压铸后地板产品试制成功。盈利预测与估值:我们预计2022-2024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24/5.31/7.77亿元,利润年增速分别为233.5%/64.0%/46.3%。我们给予一年期(2023年)目标估值67-73元,当前股价距目标估值有11%-21%的提升空间,考虑到公司大型一体化业务布局早,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聚焦新兴市场的智能终端产品和移动互联服务提供商。新兴市场人口基数大、智能手机渗透率低支撑终端需求持续扩增。扎根新兴市场,“全球化视野、本地化执行”构筑公司护城河。布局家电、配件业务及移动互联业务,打造未来第二增长曲线元,维持买入评级。我们预计22-24年公司归母净利润为47.52/58.76/71.25亿元(YoY 21.6%/23.6%/21.3%),综合相对估值与绝对估值,给予目标价130.41-131.65元,维持买入评级。

  耕居住服务领域,依托平台延伸业务。房产中介赛道迎来黄金机遇。经纪实力卓越,新兴业务萌芽。业绩与行业景气度共振,复苏弹性佳。估值与投资建议:

  结合绝对估值与相对估值,我们认为公司合理股价区间为51.6-60.0港。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南宁瞭望车灯厂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