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宁网事

抗战中性能接近日军的武器,超半数鬼子死于其手

抗战中,步枪虽是最普遍的装备,但它却不是杀敌最多的武器。据统计,二战中约有50%的是迫击炮造成的,而在中国战场,这个比例还要更高一些。

说来也巧,迫击炮就是为杀鬼子而生的。日俄战争中,日军凭借肉弹战术不断蚕食俄军要塞。战斗民族人高马大,战壕挖得非常深。平均身高不足一米五的日军在战壕中根本露不出头。

这样俄军重机枪对他们无可奈何,可大炮又打不到如此近距离的目标。在俄军一筹莫展时,有人搬来了海军的47mm臼炮。这种炮射程并不远,但因发射角度高,根据抛物线原理完全可以从上面打击战壕内的日军。

俄军最终虽含恨败北,但臼炮在阵地战中的作用却越来越被世界认可。一战前,英国军工专家斯托克斯爵士在臼炮的基础上,研制出了可拆卸的小型曲射炮,并大量投入战场使用。

1927年,法国人勃朗特将火炮的重量进一步减少到20公斤,现代意义上的迫击炮由此诞生。

感谢北洋军阀大混战,迫击炮才能在诞生之初即进入中国。军阀们不仅大量引进迫击炮,而且很早时就开始模仿制。

这种炮简直就是为中国量身定做的。相比于榴弹炮、野炮,炮击跑操作简单,保养方便。最最重要的还是制作简单,造价低廉,大气粗的奉军很快便造出了中国第一门迫击炮,并建立辽宁迫击炮厂

军阀混战结束后,国民政府开始整军备武,委托金陵兵工厂在法国布朗德1930年式81毫米迫击炮的基础上,仿制了民国20年式82毫米迫击炮。

抗战中,中国军队的轻武器在性能上丝毫不亚于日军,比如中正式步枪就比三八大盖先进了一代。唯独吃了数量上的亏,毕竟一个农业国很难满足如此大规模的武器生产。

迫击炮却是抗战时中国军队在数量和性能上唯一能全面碾压日军的高性价比武器。因为生产大炮的钢材进口受阻,中国绝大部分生产线都转产迫击炮,仅金陵兵工厂的产量就足以比肩日军整个二战期间的产量。

在说性能上,82mm迫击炮的最主要对手并不是日军迫击炮,而是大名鼎鼎的九二式步兵炮。九二步兵炮厉害之处在于可以当直瞄炮使用,但做迫击炮只能说是凑合,而且仰射对于炮管磨损很大。

在射速上,迫击炮更是九二步兵炮的两倍多,虽然命中率不及九二式,但胜在打得快。据统计,日军往往要用三门步兵炮才能压制住一门迫击炮。

在便携性上,二者根本没法比。九二步兵炮已经被日军设计得很轻了,但还是有两百多斤,需要十个战士或是三匹马来背,而八二迫击炮只有二三十公斤,三个战士就能带着它满场飞。

九二步兵炮既然敌不过迫击炮,那日军为何不研发一款性能先进的迫击炮呢?其实日军在1942年就搞出了97式迫击炮,只因日军四处开战,分到中国战场的少之又少。

迫击炮被誉为抗倭第一神器,不单单数量多、性能好,更重要的是它还是击毙日军将领最多的武器。当年可没什么狙击手,步枪射程短基本打不着后方日军将领,所以只能靠迫击炮。

日军“名将之花”阿部规秀在黄土岭就死于八路军的迫击炮之下,此炮后来被收藏于北京军事博物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