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宁网事

苏军人海冲锋有多可怕?德军还没开枪就已活活吓疯

在1942年6月爆发的斯大林格勒战役中,攻势如潮的德军遭遇顽强的苏军,双方立刻陷入一场惨烈的拉锯战。为了拱卫这座重镇,斯大林下令要将全国可以抽调的部队全部送到斯大林格勒。在1942年初大反扑的一场战斗中,苏军无论如何都无法攻克德军的一处火力点,正当苏联人一筹莫展时,对方居然主动投降了。该火力点防备完好,弹药充足,德军士兵为何放弃抵抗了呢?原来,当德军机枪手看着苏军士兵成排地在自己面前倒下,尸体堆积成山时,他的心理防线居然崩溃了!

这样的案例数不胜数,这些都被视为苏军打仗只能靠人多的“铁证”。实际上,不少人对苏军的“人海冲锋”有着非常大的误解。

提起冲锋战术,二战中比较有名的除了苏军就是日军。两者看上去没啥差别,本质却是不同的。日军的“自杀式冲锋”从1904年的日俄战争中获得灵感,认为士兵只要拼得够凶,完全有机会在武器装备处于劣势的情况下扭转败局。虽然后期制定了不少阵型和战术加以完善,但日军冲锋战术的思想核心仍然是在“自杀式”上。

苏军则恰好相反。我们总说苏军无论是战略战术理念还是武器装备都较为落后,实际上这种看法是错误的。早在20世纪30年代初期,苏军就开始研发各种各样的新式武器,并尝试对部分部队机动化。在以图哈切夫斯基为代表的一批卓越将领的影响下,苏军理念非常超前,甚至能够接受在当时被认为是“没啥用”的冲锋枪这种新式武器,要求每个作战单位都装配。

苏军的“大纵深”作战理论更是一套完善而强悍的作战体系,然而,由于肃反运动的发生,军官团体素质的急速下滑,苏军蓬勃的发展期就此中断,“大纵深”日渐僵化,初期建立起来的大兵团作战理念却是深入人心。不过,被仓促提拔的军官水平有限,大多并不适合指挥大兵团作战,不少军官思想甚至还停留在一战时期,只会让步兵一股脑地向敌军阵地冲锋,因此给人留下了作战不计伤亡的印象。

不过,这样的无脑冲锋,并不是苏军冲锋战术的初衷;正儿八经的步兵冲锋战术,实际上是经过了漫长的发展与完善的。早在沙俄时代,俄军就规定当步兵发起进攻时,单兵之间保持一步左右的距离,以密集队形向对方展开冲击;作战单位与单位之间则保持300-400步。苏联时期,该战术得以强化,规定单兵之间距离规定在5步左右,并根据不同情况制定了种类繁多的作战队形,旨在分散敌军火力,灵活快速而凶猛地冲击对方防线。

由此可见,正宗的苏军步兵冲锋战术与“无脑冲锋”根本就是两码事儿,而当苏军扛过了战争初期的溃败后,他们不但适应了战争强度和德军战法,还想出了破解德军进攻的办法。冷静下来的苏军无疑是非常可怕,他们将步兵冲锋战术的威力发挥到了极致。

在解放乌克兰的战役中,原本严阵以待的德军,不少部队出现了一触即溃的情况。作战素质极高的德军士兵为何变得如此脆弱了呢?有战俘曾说,他们在工事中观察苏军进攻时,最初只看到一排士兵朝着自己冲锋;片刻后,这条人影构成的细线迅速加粗,很快,视野尽头全都是苏军士兵。这些苏联人喊着口号如潮水般疯狂扑来,叫喊声与脚步声震耳欲聋,“就像是有100万苏联人同时冲来”。德军士兵目睹这种场景早就无心恋战了,大批士兵索性放弃抵抗,甚至有不少人当场崩溃,德军兵败如山倒。

据苏联档案记载,战争最困难时,数以十万计的囚犯被释放出狱,他们组建起特殊的作战部队,保卫国家,这些部队被称为“惩戒军”。他们被安排在阵前率先冲锋,以极大的勇气和极高的伤亡率攻破敌军防线和火力点,处境非常危险。然而,这其中不少死囚却因此获得了救赎的机会,有些人不但被赦免,成为军官,甚至有人获得勋章,成为国家英雄。

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苏军步兵冲锋战术是他们传统“暴力美学”的一个体现。不过随着局势的逆转,加上苏军部队机动化程度不断提高,这种简单粗暴的战法越来越少,苏军拥有了更加可怕的“钢铁洪流”,“人海冲锋”便渐渐被遗忘。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