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资讯  新闻

11月12日南宁市举行“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11月12日南宁市举行“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

  南宁市政府新闻办于2020年11月12日(星期四)上午10时举行南宁市“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大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综合执法局局长梁勇,市“大行动”指挥部市容环境提升组组长、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蓝岚,市“大行动”指挥部文明提升组组长、市文明办主任劳世青,市“大行动”指挥部空气质量提升组副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曾鸣,市“大行动”指挥部交通畅通提升组副组长、市公安局支队副支队长罗义学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科科长李敏主持。

  为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南宁市“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的相关情况,今天我们非常高兴的邀请到市“大行动”指挥部办公室主任、市综合执法局局长梁勇先生,请他为大家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提问。

  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市“大行动”指挥部市容环境提升组组长、市市政园林局局长蓝岚女士,市“大行动”指挥部文明提升组组长、市文明办主任劳世青女士,市“大行动”指挥部空气质量提升组副组长、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曾鸣先生,市“大行动”指挥部交通畅通提升组副组长、市公安局支队副支队长罗义学先生。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举行“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情况通报新闻发布会。首先,我谨向莅临今天新闻发布会的各位媒体朋友表示热烈的欢迎,衷心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市城市治理工作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2020年,全市城市治理工作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为动力,按照“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的总目标和“解放思想、改革创新、扩大开放、担当实干”的工作方针,围绕“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这条主线,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契机,全面强化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扎实推动强首府强治理工作,市容环境治理、交通环境治理、城市文明程度、大气污染防治、城市治理长效机制实现了新发展,城市综合环境品质得到全面提升,各项城市治理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下面,由我来为大家作具体介绍。

  2020年1月-10月,我市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PM2.5、PM10平均浓度分别同比下降11.1%和14.6%;臭氧平均浓度同比下降7.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4,同比改善13.0%,空气质量稳步提升。这一成效取决于近年来南宁市对保障空气质量水平实施的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一是强化大气污染防治制度保障。修改完善《南宁市城市扬尘治理条例》、《南宁市城市建筑垃圾管理办法》等大气污染防治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大气污染治理“大联动”机制,各部门联合研究创新污染防治措施,发生突发污染应急事件时,做到第一时间受理、响应并处置。二是强化大气污染源头治理。重拳整治建设工地、消纳场、搅拌站、采石场、堆场、道路等方面的扬尘污染,共巡查堆场2621个次,检查工业企业3500余家次,巡查道路16.678万条次,检查消纳场2265处,检查工程车辆4.42万辆,拆除9个无资质搅拌站,完成市区内搅拌站所属国三及以下排量预拌混凝土搅拌车置换662台。三是强化扬尘治理“慧眼”系统应用。进一步扩大“慧眼”系统监控覆盖面,提高污染问题联动处置水平,提升案件处置效率。目前,“慧眼”系统已接入并可对全市662个有土方作业工地、72个消纳场、52个搅拌站、13个采石场、9个联合执法卡点实施实时扬尘源头监管;2020年系统案件处置率达98.1%。

  结合创城整改提升工作,围绕城市治理短板和薄弱环节,全面推进市政设施维护、园林绿化、环卫保洁等工作,进一步提升市容秩序、环境卫生管理水平。一是狠抓设施保障。加大市政设施养护力度,完成道路维修41.84万平米,人行道维修9.81万平米。提高照明设施应急处置能力,保障城市亮灯率,更换故障路灯7361盏次,维修线处。规范建筑工地围挡,达到封闭、坚固、安全、美观、整洁的要求,杜绝出现施工围挡残损破旧等现象。二是推进园林绿化精细化管养。加强道路绿化管护,重点抓好病虫害防治、黄土裸露补种、乔灌木缺株补种、绿地除杂、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积极提升公园广场综合管理水平,加强学雷锋志愿服务站点配置、车辆停放管理、无障碍设施设置、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整治提升力度。三是加大日常保洁力度。抓好道路日常保洁,科学制订冲洗作业方案,积极组织作业实施,道路保洁总面积约7900万㎡/月。强化生活垃圾清运,建立和完善生活垃圾分类设施、设备,加强垃圾处理体系行业指导,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保持100%。加强黑臭水体治理,建立事权清晰、权责一致、规范高效、监管到位的河道保洁工作机制。四是开展专项攻坚活动。开展户外广告大清理,加大对残留破损户外广告牌及城市“牛皮癣”整治力度,发现并整改各类广告破损或脱落、违章设置、小广告乱粘贴等问题约9.6万处。实行“门前三包”大落实,实现沿街商铺周边市容环境管理规范化、精细化、长效化,设置经营线万处、施划非机动车泊位13.1万处。

  坚持以秩序整治作为降压交通事故的突破口,全力开展各项道路交通管理工作。一是开展“泥头车”整治行动。持续开展“子夜行动”“拂晓行动”“258行动”等专项行动,共查处“泥头车”交通违法9.4万起,有力防范和大幅减少了涉及泥头车的交通事故。二是加强共享单车管理。制定《南宁市共享电动自行车协同管理方案(暂行)》,颁布实施《南宁市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在全区率先填补了电动自行车地方立法空白。三是全面强化“治超”工作。开展“百吨王”等货车超限超载行为集中整治行动,检测到“百吨王”车辆205台,同比下降99.24%。集中约谈违法情况严重的道路运输企业30余家,对6家超限超载严重的运输企业作出了责令停业整顿的行政处罚,同时纳入安全生产“黑名单”。四是优化占道施工与交通出行管理。完成南宁智能交通设施运维中心建设,改革智能交通运维保障机制,全市智能交通设施在线%,故障处理响应率实现100%,无重复故障率达95.3%,设备信息标注率达92%,有效地提高了运维处理的效率。五是加大违法曝光力度。共曝光重点违法车辆1.7万辆次、典型事故案例210起、事故多发路段27处、高危风险企业100余家、酒驾醉驾人员1500多人次。

  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实施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工程,不断提升市民文明素养和社会文明程度。一是积极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共开展5场“弘扬时代新风,倡导绿色生活”文明素质提升行动进社区活动,收到意见建议215条;开展3次文明行为问卷调查,收到意见建议217条,网上征集意见建议211条。组织市直相关部门加大对乱扔烟头垃圾等不文明行为的执法处罚力度。二是积极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全市发布关于宣传普及、走访排查、维护秩序、无偿献血、关爱困难家庭、清理卫生死角等疫情防控项目共2553个,参与志愿者达21万余人次,累计服务时长200多万小时。目前,南宁市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130万人,实名注册志愿者总数占全市常住人口比例为17.8% ,有志愿服务时间记录的志愿者人数占注册志愿者总人数的比例为57.16%。三是深入开展“五个礼让”示范创建活动。共开展了4场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五个礼让”文明实践活动,尤其是9月16日举办的“礼让我参与 文明一路行”文明交通引导网络直播活动,吸引了近4万名网友观看,活动取得较大实效。

  通过健全完善城市治理网格管理机制、监督考评机制、联合执法机制,推进城市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一是健全完善网格管理机制。充分发挥综治、“大行动”网格员作用,梳理综治网格员在参与“大行动”责任网格管理中的具体任务清单,建立市级综治系统与数字系统转办机制,增强综治、“大行动”网格对大气污染的联防联控合力。同时,推进武鸣区“大行动”责任网格划分,加快武鸣区管理标准向城市管理标准转变。二是健全完善监督考评机制。将“大行动”考评工作由单项考评向双向服务进行转变,在原有“美丽南宁大行动暨扬尘考评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发具备智能分析、数据查询及筛选功能的模块功能。同时,通过关联考评成绩、构建以信用为基础的新型监管机制等方式,将城市治理“人海战术”向有的放矢的精细化方向转变,推动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提升。三是健全完善联合执法机制。整合、市政园林、生态环境、执法、交通等部门力量,组建联合执法队伍,开展常态化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我市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来,已组织开展了19次联合执法专项整治行动。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各位记者朋友们,今年我市城市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也面临了不少困难和压力,但是我们坚信,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在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我市城市治理工作将迈上更高的台阶,为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营造更好的城市环境。

  为统筹疫情防控、城市治理与经济社会发展,切实保障民生,今年6月,我市出台了《关于做好占道经营、马路市场、流动商贩等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集中打造便民马路市场,在不影响消防、不影响居民、不影响市容市貌的基础上,着力开拓思路,通过采取允许设置临时摊点摊区、允许临街店铺跨门槛经营、允许大型商场开展户外促销、允许流动商贩贩卖经营等“四许”,以及轻微违法行为不进行处罚、不得收取摊位或摊租费用、暂不列入“大行动”考评等“三不”措施,分批次合理设定流动摊贩经营场所,释放草根经济发展新活力。目前,南宁市区内的7个城区(开发区),14条街道,已经先期设置了约1441个临时摆卖摊点(区)。同时,我们还对淡村市场的油烟、污水硬件设施加以升级改造,增加市场夜市功能,提供了300多个摊位,解决900多人的就业问题。此外,设置有500余个摊位的西关夜市街改造计划也同步启动,在打造“网红”综合夜市名片的同时,也解决了1000到2000人的就业问题。

  为切实解决地摊经济所带来的占道经营、噪音扰民等问题,我们制定了“八个保障机制”,确保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障市容环境秩序。一是制定设置引导机制,明确允许设置临时经营摊区的街道、路段、时段,在临时摊点摊区设置明显标志,公示经营项目、经营时间、安全提示,实行一街一策、一点一策;二是制定保洁责任机制,严格执行环境卫生责任区制度,确保经营活动结束后,地面无餐厨垃圾和其他垃圾遗留;三是制定投诉处置机制,建立、公安、市政园林、市场监管、商务等多部门协同监管和现场快速处置机制,积极化解经营者和市民间可能发生的,因经营产生的扰民问题等矛盾纠纷;四是制定容错纠错机制,鼓励经营者及时自我纠错,经营者出现违规或投诉问题,实行“小过错、及时改、不处罚”机制;五是制定安全防护机制,在允许设置的临时摊区、摊点,设置隔离栏等安全设施,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坚持每日消毒,做好人员管控;六是制定巡查服务机制,实行市、区、街道办巡查管理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出现的问题;七是制定督查问责机制,由市委督查室、市政府督查室、市“两重两问”办联合市“大行动”办开展专项督查督办,促工作落实、落地;八是制定考评激励机制,根据中央文明委对今年文明城测评指标的调整,结合我市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和修改“大行动”考评办法,对部门此项工作开展情况进行考评激励。

  南宁市如何通过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广西文明行为促进条例》(“两纲要一条例”),提升市民文明素质?

  南宁市把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广西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的贯彻落实作为贯彻落实《中国党宣传工作条例》和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情况的督查内容,相继印发《南宁市贯彻落实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工作方案》(南办发〔2020〕12号)和《南宁市贯彻落实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工作方案》(南办发〔2020〕18号),纳入精神文明专项绩效考核,推动“两纲要一条例”的贯彻落实。

  第一,强化思想引领。建立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巡听旁听机制,开展“我喜爱的学习金句”学习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会征文活动,收到文章2562篇。开展理论宣讲活动4016场,惠及群众19.3万人次。

  第二,加强宣传阐释。市属媒体开设专栏专题深入宣传阐释两个《纲要》,刊发相关报道122篇。广泛发布设置公益广告,印发市民读本、宣传海报等易读易懂易传播的宣传资料,举办开展“德行天下·微影故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微电影征集展示活动,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第三,丰富实践活动。组织各类志愿服务活动,开展“民族团结进步月”“绿城闪耀‘志愿红’,齐心共创文明城”“弘扬时代新风 倡导绿色生活”等活动,深入实施“五个礼让”进机关、进社区、进校园、进行业等文明实践行动。开展“奋进新时代 争做追梦人”爱国主义教育读书活动、“我邀明月颂中华”爱国诗词朗诵大赛。

  第四,拓展阵地载体。建好用好全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资源,打造4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示范点。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1916个,累计开展活动3万场(次),惠及300多万人。

  今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起步之年。为全面贯彻落实自治区强首府战略部署,扎实推动首府“强治理”工作,我市顺应城市治理新形势、改革发展新要求、人民群众新期待,开展“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着力解决城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针对部分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商铺门前市容环境“脏、乱、差”等市容乱象问题,其关键在于紧紧抓住源头治理这一关键环节。解决问题必须坚持“下先手棋”,做到关口前移、对症下药。我们认为,作为一项群众性工作,“门前三包”制度落实在市容环境管理中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对此,以文明城创建工作为契机,我们在各城区、开发区全面推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度落实,构建“政府引导、群众参与、商家自治”的管理常态长效机制,做到任务到人、措施到位、责任到人,为市民营造整洁优美有序的城市环境。具体的工作措施和做法,可以三个“全覆盖”来概括:

  一是责任落实全覆盖。与沿街商铺逐一签订“门前三包”责任书,督促商铺悬挂“门前三包”责任公示牌,明确要求商家落实好店面周边的市容秩序、环卫保洁、绿化管理等责任。

  二是规范标线全覆盖。按照“应划尽划”原则,规范做好商铺经营划线、非机动车泊位划线设置工作。要求商铺跨门槛经营必须在线内进行,车辆必须在线内有序停放,做到“停车线内不经营,经营线内不停车”,切实提升市容环境整体景观效果。

  三是宣传教育全覆盖。按照“广泛发动、全民参与”的工作思路,加强沿街商铺经营者的宣传教育,做到沿街商铺 “人人知晓、人人支持、人人参与”,让“门前三包”责任制度落实深入人心。

  截止目前,各城区、开发区完成“门前三包”责任书签订13.16万份,设置“门前三包”责任公示牌12.61万块,发放宣传手册25万份;施划非机动车泊位划线万处,施划沿街商铺经营划线万处;整治非机动车违章停放12.75万辆,清理杂物乱堆放1.11万处,整治占道经营问题5.85万处,整治流动摊贩1.29万处,市容环境取得显著提升。

  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开展“回头看”工作,进一步巩固前一阶段文明城创建成果,防止问题反复回弹。同时,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研究完善“门前三包”责任落实管理机制和科学有效的考评制度,形成系统、全面、合力的工作体系。

  今年以来,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生态文明思想,以开展“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为抓手,举全市之力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主要采取的措施有:一是注重科学谋划。年初制定《南宁市2020年决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系统谋划今年蓝天保卫战目标和任务。7月制定《南宁市2020年夏季大气污染防治百日攻坚行动方案》,全力遏制臭氧污染。10月制定《南宁市2020年冬季—2021年春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部署打赢“十三五”蓝天保卫战最后的冲刺工作。二是实施精准防控。牢牢牵住主要污染源的“牛鼻子”,实施精准防控工作。扬尘污染治理方面,完善长效机制,《南宁市城市扬尘治理条例(草案)》正提交会审议;春秋季每月开展市区主要道路积尘负荷走航监测,今年累计走航1600多公里,通报监测结果,督促“十差”道路所在城区、开发区限期整改;利用39个空气质量网格化自动监测站点,实时监测市区各街道(乡镇)的扬尘污染情况,推送监测数据信息到各单位,督促开展污染源排查及治理。移动源污染治理方面,划定了我市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禁用区和国三及以下柴油货车禁止通行区域;建设完善机动车尾气遥感监测系统,截至目前已经建成3个监测点,实时监测过往车辆尾气达标情况;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备案登记,截至10月底已备案近9000台。秸秆露天禁烧方面,市级和各县区全部完成秸秆禁烧区划定工作,完善市、县、乡镇、村屯四级禁烧监管机制,推进智能化监控系统建设,目前已建成123个监控点。工业污染治理方面,灵活采用无人机巡查、在线监控、视频监控、区域巡查、现场执法等多种方式开展环境监管,督促企业把好环境污染防治关口;推进国电南宁发电有限公司完成了超低排放改造;建立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清单,对涉挥发性有机物重点企业开展分批治理。三是落实联防联控。今年,南宁市修订出台《南宁市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一步完善大气污染预警响应工作机制,在应对污染天气过程中充分发挥市“大行动”办统筹扬尘治理以及市生态环保委办公室组织预警应对的作用,形成了“高位推进、上级指导、联防联控、提前研判、高效响应”的预警响应经验。今年以来,我市共启动8次污染天气预警响应,发布实时数据提醒及管控要求共45条。四是强化督查考评。狠抓重点领域、重点时段大气污染防控落实情况督查,督促各相关单位落实责任。如针对秸秆露天焚烧,今年以来市生态环境部门共出动34个督查组、88人次,发现问题立即现场督办。如针对8月底至9月初污染天气应对,市污染天气应急指挥部办公室组织5个巡查小组,共出动人员135人次、车辆45辆次,每天对全市应急响应措施落实情况进行巡查督查,现场发现问题立即通报相关城区、开发区和市直单位,督促立行立改。此外,南宁市还将空气质量重点指标纳入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红黑榜”、“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专项考评、生态环境保护“一岗双责”目标责任考评等考核体系,形成多层次、度考评,压实大气污染防控责任。

  通过全市共同努力,南宁市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提升。今年1-10月,市区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98%,同比上升2.6个百分点;PM2.5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1.1%;PM10平均浓度为4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14.6%;臭氧平均浓度1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1%;空气质量综合指数2.94,同比改善13.0%。在生态环境部每月公布的环境空气质量“红黑榜”中,南宁市1-9月每月累计均上榜前20位的“红榜”,其中1-9月居全国168个重点城市第14名,居省会城市第5名,始终稳居全国前列。

  今年以来,支队在市委、市政府、市大行动办的主导下,紧密结合强首府战略,围绕“强枢纽”、“强治理”等主旨,做好以下三个方面主要工作:

  一是在统筹重大占道项目施工建设、施工路段交通监管的基础上,做好交通总体宏观调控,全面加强道路交通疏导,提升道路通行效率,切实落实“强枢纽”具体措施,全面助力经济复苏;

  二是贴合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以“强治理”为导向,狠抓交通乱象治理,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乱象和机动车、非机动车违法停放等严重影响道路通行效率的重点违法,今年以来共查获交通违法157.7万起,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29.7万起,机动车违法停放31.5万起,日均拖移车辆320辆次,规范道路交通秩序,打造良好交通环境。今年以来,在充分完善施划道路停车泊位的基础上,针对良庆区、高新区等部分路段机动车违法乱停和青秀万达周边非机动车占道乱停严重的现象,支队共组织8次集中拖车“暴风行动”,对相关违法乱停车辆进行集中突击式清理拖移,形成强有力震慑效应;

  三是充分发挥科技优势和“铁骑”勤务的机动优势,提升交通出行引导、路面突发情况及时发现、快速反应处置及对违法乱象的管控覆盖等,尽最大力量做好群众出行的保障。

  同时,为了解决商圈、中小学校园周边各类车辆乱停、容易拥堵等市民反映强烈的交通顽疾,支队以切实解决民生问题为导向,与相关主管部门、企业深入联合,首先规范划定专项停车区域、企业与执法部门联合引导等方式,对青秀万达、印象城、航洋国际等重点商圈乱停及拥堵的顽疾进行治理,开辟机动车临时停靠点、出租车候客区、外卖电动自行车临时停车区、非机动车停车区等,实施有序引导,加强治理,规范秩序,目前均取得较为显著成效,前述重点商圈乱象已显著改善,交通环境显著提升;其次探索护学定制公交,定点专线接送学生上放学,缓解公交覆盖不足、家长接送学生困难、学校门前交通混乱不堪等与群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民生问题。目前已在市内青秀、江南、西乡塘、良庆等6个城区(管委会)开辟了定制护学公交线条,极大缓解了玉洞片区、沙井片区、五象片区等公交网格覆盖欠发达区域学生接送问题。上述这两项工作也是今年支队突破旧思维,切实解决群众需求的工作亮点之一。

  由于时间关系,答记者问到此结束。感谢各位发布人的介绍,感谢各位记者朋友,欢迎大家继续关注南宁市“城市治理提升年”活动的后续进展情况。如果记者朋友还有其他问题需要了解,请会后与市“大行动”指挥部办公室联系沟通采访。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广西南宁市新闻网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