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杂谈

生活方式进步致炎症反应减少 人类越来越“冷”

  生活方式进步,炎症反应减少 人类因此越来越“冷”

  陈 曦

  人体在37℃左右的时候,能够使用最小的动力来维持身体需求的平衡。也就是说,人类在37℃时通过获取少量的能量,就能达到最大的行动力。这可以理解为是自然进化的结果,如果地球持续升温或者降温,环境发生巨变,我们的体温也会随之变化。

  清早起床时,你可能偶尔会有这样的感觉:浑身酸疼、瑟瑟发抖,鼻涕也在试探着钻出鼻孔……这时候你的第一反应往往是“我可能发烧了”。拿起体温计一测,当看到数值显示为37℃时,我们往往会松一口气。

  这是因为,一个多世纪以来,37℃一直被当作人类健康的体温标准。

  然而日前,《eLIFE》期刊发表的一项研究却揭示,在过去的一个世纪,正常状态下人类的体温越来越低了。

  正常体温“生理点”从何而来

  很多人一直都有这样一个疑问:“既然我们的体温是37℃,为何在外部气温达到30℃以上时我们会觉得酷热难耐而非十分舒适呢?”北京世纪坛医院呼吸科医师庞莉说,“这正说明,很多人对体温和气温的理解并不正确。人体体温不是我们感受到的外温,而是我们自己的‘内温’。”

  人体体温指的是人体内部的温度,例如腹腔、胸腔、直肠、口腔、大脑等的温度,而非体表皮肤的温度。“包括人类在内的恒温动物体温都维持在三十几摄氏度,这可能与地球的温度有关,无论是动物还是人类,我们为了在地球上世代生存,适应地表温度是一个最起码的条件。正如爱斯基摩人能忍耐北极的寒冷,而刚果人对日复一日的暑热早已习惯。”庞莉说。

  而正常状态下的人类体温,此前公认的看法是不超过37℃。我们使用的体温计上,37℃处都有一个明显的标记(通常是红色),意在提醒用户,超过37℃意味着你的身体出现了某些问题。

  而这个37℃“标准体温”源自1851年德国内科医生卡尔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