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文化

以文化认同为纽带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以文化认同为纽带 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增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弘扬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不断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因此,深入认识文化认同的作用,以此为纽带,深刻领悟“五大认同”之间的辩证关系,把握中华民族精神家园的深刻内涵和构建路径,有利于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什么是认同?认同是一种赞许的态度表达,当人们在确认某种认同时,必然要经历一个认识的比较、选择和判断,最终作出理性的选择,形成自己对事物的心理确认。现实的认同既是对历史的结果认同,又是对未来前景认知的形成基础,现实认同的程度影响着未来目标认同的程度和持续时间。文化认同不仅涉及语言文化,还涉及民族文化、各种日常生活文化,以及深层的文化意义体系和文化模式。

  2015年,中央颁布《中国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条例》),在对“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基础上,增加了对中国党的认同,构成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五大认同”,具有重要意义。

  1.对伟大祖国的认同是前提。只有认同,才能热爱;只有热爱,才能去缔造和捍卫。“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八十多年前,南开大学校长张伯苓提出振聋发聩的“爱国三问”,在风雨飘摇的旧中国种下自强图存的新希望。2019年1月,习总来到南开大学考察时讲到:“这既是历史之问,也是时代之问、未来之问。”

  2.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是基础。五个认同”的基础在于对中华民族的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就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有共同认同的血缘融通、流动交汇的有机体,是一个历经五千年风雨锻造而成的“多元一体”的命运共同体。

  3.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是纽带。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是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伟大的中华文化是56个民族优秀文化的汇集。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文化的兴盛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证。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把对伟大国家、中华民族、中国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联系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

  4.对中国党的认同是保证。没有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它因人民而生,为人民而生,从成立的那一天开始就立志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对中国党的认同,是对伟大祖国认同、中华民族认同、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同的重要保证。

  5.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归宿。中国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我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选择。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是“五个认同”的最终归宿。

  习总提出,坚持文化认同是最深层的认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民族工作九条重要经验之一。深刻阐述了文化认同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关键,推进中华文化认同有利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只有实现文化认同,才能深化“四个”认同。坚持中国党领导,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保证。只有中国党才能引领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是中国党的灵魂和旗帜;当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创新成果。而前苏联20万名党员时赢得十月,带领200万党员取得卫国战争胜利,拥有2000万名党员时,却拱手让出执政权,把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果实葬送了,究其原因种种,放弃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文化认同是其中重要原因之一。苏联解体后,继承了苏联党衣钵的久加诺夫,作为俄罗斯联邦党主席,却在办公室悬挂诗人普希金画像,既是对布尔什维克创始人、著名马克思主义者的忽视,更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所代表的文化传承的一种抛弃。因此,中国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关键是马克思主义行。

  党的以来,中国党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文化建设,注重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广泛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完善思想工作体系。如,建立健全党和国家功勋荣誉表彰制度,设立烈士纪念日,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推动学习大国建设;推动学习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建成中国党历史展览馆;开展庆祝中国党成立一百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七十周年等活动。

  广西来宾有壮族、汉族、瑶族等39个民族成份,其中少数民族212.51万人,占总人口78.87%。虽然建市仅20年,但是优秀中华文化传承一直长盛不衰。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各民族之间和谐相处,像石榴子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来宾建设了覆盖城乡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了市县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屯农家书屋等,打造了“壮族三月三”等民族节庆文化;“和谐文化在基层”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品牌,尤其是“三求(求知、求技、求乐)”工程实施成果丰硕,村村有篮球场、文艺舞台、图书室。在来宾“夜夜篮球歌舞声,天天朗朗读书声”随处可见。全市6个县(市、区)因地制宜打造各具地方特色文化品牌,形成兴宾区鳌山壮族布伢节庙会、象州马坪“壮欢”歌圩、武宣县八仙女文化节、忻城县中秋土司衙署“小马仔”供月活动大典、金秀瑶族自治县大瑶山团结公约和瑶族盘王节、合山市龙王壮族民俗文艺节等;推出了一批弘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讴歌时代精神的精品力作——象州“壮欢”,在主要壮族聚居地的象州县马坪乡传承与发展“壮欢”非遗民族瑰宝,得到群众和社会的认可,逢年过节必唱“壮欢”,科普宣传“壮欢”搭台等等,于2018年赴俄罗斯文化交流演出并获铜牌奖,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壮欢”不但走出国门,面向世界,而且讲好中国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武宣县桐岭镇的翡翠鸟舞2011年被列入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数百年如一日传承发扬,载歌载舞讴歌美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整个中华民族共同依托、共同传承、共同发扬的文化精神、价值观念和情感态度的总和。中华民族儿女一家亲,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大家共同生活、共同成长、团结奋进,形成一种无形的民族精神合力,指引前进。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任务。习总指出“没有先进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民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民族精神力量的不断增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明确指出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弘扬中华文化。

  习总指出:“优秀传统文化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永远不能离别的精神家园。”在构筑共有精神家园的过程中,要正确把握中华文化和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把握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精髓,充分认识我们灿烂的中华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来宾市打造民族文化进城汇演、民族传统体育等文体平台,《逛新村》荣获全国首届农民艺术节精粹奖,《蔗乡女》《瑶都神韵》分别荣获广西桂花奖银奖和铜奖;2017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来宾市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参加广西第十四届少数民族运动会综合成绩居全区前列,参加全国第十一届少数民族传统运动会,荣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党中央决定全党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让广大党员始终牢记初心,学党史、感党恩、跟党走。因此,在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过程中,要做好“四史”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华民族一家亲”越来越深入人心,融入各民族血脉。10月17日上午,习总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来宾把各民族人民紧紧团结在一起,喜迎天下八方来客,政协委员使出“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本领,谱写了许多华丽篇章。如,2019年全市群众安全感达到97.65%,排名广西第一,得分和排名均创历史新高;获评2017-2018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先进市、2019年度全区平安市、综治考评年度一等等次,2020-2021年度建设平安广西活动各项指标均位列全区第一方阵;如期实现贫困县、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三清零”,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2017年合山市“精神扶贫”做法得到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同志的肯定性批示。

  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一项长期工程,必须要完整准确全面把握习总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识到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特殊重要性,绵绵用力、久久为功,以文化认同的强大精神纽带把各族儿女紧紧团结起来,汇聚起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奋斗力量。来宾市政协深入探索开展“书香政协 香飘来宾”“让信仰之光永远绽放”等委员读书学习交流活动。设立线上线个,定期组织阅读分享会、讨论会,开展灵活多样的读书交流活动,实现委员学习场地共享、书籍共享、收获分享,并注重推动学习活动向基层延伸。在市政协机关设立“委员书屋”,在市直委员活动小组增设“委员小书屋”,引导委员注册“学习强国”APP,拓展政协委员读书学习阵地,推动读书活动成为加强文化认同、广泛凝聚共识的过程,引导各民族组成的委员为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建诤言、谋良策、出实招,推动政协工作提质增效。如,委员张雪玲撰写的《关于充分发挥“两代表一委员”作用,同频共振同向发力推进乡村振兴》提案,委员邓亚保撰写的《关于搭建政银企合作平台,畅通制造业融资渠道》提案被列为2022年自治区领导督办重点提案,分别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部长王维平和自治区秦如培督办。来宾市委、市政府开展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活动(2022-2024年)(简称“创市三年行动”),“发挥五个示范”作用,其中之一就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中起示范作用。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夯实五大基础”之一。如今的来宾,各族学生心手相连、互学共进成为常态,“书同文、语同音、人同心”遍及桂中大地。各民族人民群众和谐相处,友好交流,婚姻自由成为常态,多民族的交流融合不断深入,民族团结示范成为来宾的金字招牌。

  今日的来宾,近270万各族人民在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文化认同为纽带,心往一处想,劲住一处使,画出最大同心圆,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凝聚起建设伟大祖国的磅礴力量,同心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

  (作者系来宾市政协提案委副主任(正处长级)、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专家库特聘专家、市党史专家库特聘专家)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民族与文化有何关系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