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文化

《百问百答说范蠡》85:范蠡孙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天皇即位庆典菜单

近日有关于天皇即位庆典菜单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天皇即位庆典菜单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天皇即位庆典菜单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天皇即位庆典菜单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天皇即位庆典菜单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弘扬范蠡文化,“文化影响力”微信公众平台决定开设“蠡学研究”专栏,把最好的范蠡文化传递给更多的人。

范蠡(约前520年-前446年),字少伯,春秋楚国宛(今河南南阳)人,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外交家、教育家、经济学家、实业家。他事越二十余年,助勾践兴越灭吴。功成之后,辞官经商,成为亿万富翁,民间尊其为财神、商圣。他三散千金,资助穷人,又是中华慈善鼻祖。他“忠以为国,智以保身,商以致富,成名天下”,几近完人。

南阳籍在京文化学者夏廷献先生,自1992年开始研究范蠡,先后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报刊发表系列文章。1994年7月在《新剧本》发表六幕历史剧本《商圣范蠡》,是把范蠡冠以“商圣“头衔的第一人。

《百问百答说范蠡》是夏先生1992至2018年研究成果的汇集。该书分条析理,旁征博引,古为今用,对我们全面了解范蠡文化大有裨益。征得先生同意,本号“蠡学研究”专栏近期将连载该书,以飨读者。

《百问百答说范蠡》从读者阅读兴趣出发,采用“问题式”文体——百问百答,介绍了春秋末期越国上大夫、上将军范蠡智勇双全的完满人生,阐述了范蠡的政治、军事、经济、哲学、外交、教育、商业、经营等光辉思想,探讨了姜子牙、百里奚、管仲、老子、孔子等圣人思想和业绩对范蠡的影响,在与文种、伍子胥、孙武、子贡、白圭、吕不韦、张良、刘基、诸葛亮等风云人物的比较中,展现了范蠡兴国富家的卓越才能和实践,揭示了范蠡特立独行的人格,论述了范蠡的历史功绩和研究范蠡的现实意义。是用“准学术”方法研究历史人物、普及历史文化知识的尝试性作品。

百问百答题说范蠡,总有一个问题你会感兴趣。

夏廷献《百问百答说范蠡》85 ——

范蠡孙武的相同和不同之处是什么

范蠡和孙武的生卒年月均无确切记录,推算起来范蠡比孙武小20岁左右,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人。传说他俩曾经在吴国见过面,但没有这方面确凿史料支撑。两个人都是影响历史发展进程的伟大人物,都是春秋那个动乱时代的英雄人物。探讨一下他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也许不是毫无意义。

先说相同之处。

第一,都是到外国后才得到重用。

范蠡是楚国宛邑(今河南南阳)人,在楚国没有施展抱负的舞台,跟着宛邑令文种,跋山涉水,千里迢迢到了越国,受到重视,得以重用。

孙武,字长卿,后人尊称为孙子、孙武子,出生于齐国乐安(今山东惠民)。他虽然有满腹经纶,但当时齐国有权势的“四大家族”(田、鲍、栾、高)忙于争权夺利斗争,无暇顾及国家发展事业。孙武感到宏图大志难以施展,又担心田氏家族一旦失势,孙家作为田家分支会受到牵连,殃及自身,便毅然离开乐安,告别齐国,长途跋涉,投奔到吴国。值得一提的是,两人都是十八九岁主动背井离乡到外国求职的。实践证明,两个人在人生道路选择上,都很有战略眼光。

第二,都在军事领域展示了才能。

范蠡就职的越国比较弱小,一直受到北邻强吴的欺负。范蠡根据越国国情军力,采取积极防御战略,积蓄力量,后发制人,最终打败了强吴。二十多年间,范蠡建言勾践指挥和亲自指挥的几次战役,都取得了重大胜利。唯一一次勾践不听范蠡劝阻一意孤行挑战强吴,遭到了惨败,不得不屈膝求和。

孙武就职的吴国,自寿梦称王以来,联晋伐楚,国势强盛。孙武到时,阖闾为王,重用贤臣,体恤民情,发展生产,积蓄粮食,建筑城垣,训练军队,大得民心。阖闾意在长江中游发展,灭楚称雄。孙武通过子胥先后七次引荐,向阖闾进献了兵法《十三篇》,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斩杀阖闾两名违纪美姬将宫女们训练得进退有序的举动,展示了军事才能。阖闾拜孙武为将军,和子胥共同治军。后来攻楚时,孙武因势利导,以3万精兵击败楚国20万大军,五战克郢,使楚国遭到了立国以来最沉重打击。孙武没有想到的是,以他的兵法教训出来的如狼似虎般吴军,后来竟溃败在范蠡教训的越军手下。

第三,都看出了君王本性。

范蠡在与勾践的长期接触中,认识到“长颈鸟喙(嘴)、鹰眼狼步”的勾践,“只可共患难,不可共安乐”,在完成兴越灭吴的历史重任后,马上义无返顾地离开了越国。

孙武在帮助吴王阖闾破楚之后,看出阖闾“恃其强盛,骄乐必生”,决定退隐,并以“暑往寒来,春还秋至,功成不退,将有后患”之天道,劝引路人伍子胥一起出走。伍子胥不听,孙武独自离开了吴国。

第四,都有著作传世。

范蠡的兵法著作有《范蠡•两篇》或曰《范子•计然》,指导发家的著作有《致富奇术》、《养鱼经》等。遗憾的是原本都已失传,一些基本精神流传了下来。有学者研究了散见于其它典籍中的范蠡军事言论,认为范蠡奠定了战略防御军事思想基石。

孙武留下了兵法《十三篇》,后人称《孙子兵法》,历代相传,成为兵学圣典,滋润了一代代军事将领,播传海外。有学者认为孙武奠定了战略进攻军事思想基石。也就是说,中国军事思想基石,是由范蠡和孙武两位天才军事家分别奠定的。

再说不同之处。

第一,出身不同。

史料上没有记录范蠡父母名字,只说到他有兄嫂,也无名字,更不用说上面三代人的名字了。范蠡是典型的农村农民——布衣出身。

孙武则是典型的贵族。史料对孙武之前的“家史”记载了100多年。孙武祖先曾被周天子册封为陈国国君(今河南淮阳)。后陈国内部发生政变,孙武直系远祖携家带口,投奔齐国,官至“手工业部长”(管理百工之事的工正)并由“妫”姓改姓田。一百多年后,田氏家族成为齐国望族,领地越扩越大。孙武远祖五世孙田书,做了齐国大夫,很有军事才干,因为领兵伐莒(今莒县)有功,齐景公在乐安封给他一块采地(诸侯王封给卿、大夫作为世禄田邑,又称“采邑”“食邑”),并赐姓孙氏。困此,田书又被称为孙书。孙书的儿子孙凭,做了齐国的卿,成为齐君主以下最高一级官员,他的儿子就是孙武。由此可见,孙武是豪门贵胄,家庭地位十分显赫。

第二,业绩不同。

范蠡辅佐勾践复兴了越国,灭掉了吴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外交等方面均有建树。辞官经商后,成为巨万富翁、商界圣星、民间财神,华夏兴国富家第一人。

孙武由于贵族家庭给他提供了优越学习环境,他得以阅读军事典籍《军政》,了解黄帝战胜其他四帝的作战经验以及伊尹、姜子牙、管仲的用兵史实,加之当时战乱频仍,其祖父、父亲都是带兵打仗的将领,他有机会耳闻目睹了一些战争进程和战场情景,所以能够写出鸿篇《孙子兵法》。他的主要业绩是配合伍子胥打进了楚国首都,也就是说在军事方面有所建树,一生主要事业或曰职责就是指挥打仗。最有名的事迹,是为了证明军纪对于训练的必要性,斩去了阖闾宠爱的两名美女——后人都很津津乐道这件事。孙武在政治、经济、外交、商业等领域基本没有涉足。

第三,官位不同。

范蠡既是“文官总长”相国,又是“武官总长”上将军(也称大将军),集军政大权于一身。

孙武官位只是一位“将军”——当时伍子胥是相国和军队主帅,孙武不可能逾越领路人伍子胥。

第四,结局不同。

范蠡离开越国时,带了一些资金,并把资金投入了治产经营中,“十九年三致千金”,三散千金,惠及周边民众,在离越国较远的陶地寿终正寝,圆满地结束了辉煌的一生。

孙武的结局,《史记》中以“不知所终”概括之,给后人留下了想象空间。野史说孙武离开吴国时,阖闾赏赐给了他不少金帛,他在去隐居地路上送给了穷人,没有想到“用钱生钱”。孙武隐居的地方是与吴国毗邻的小国,先是蔡,后在陈。阖闾儿子夫差即位后,担心孙武辅佐别国君王,派兵把他抓到国都姑苏(今苏州)软禁了起来。之后,有说他自残——失明失聪,不久病殁。也有说他失明失聪后,被夫差放出,因看不清道路,失足落水而死,葬在当地。《吴越春秋•阖闾内传》把孙武称为“吴人”。今日学者普遍认为孙武死在苏州葬在苏州,一代兵圣结局凄凉,令人哀叹。

提出著名格言“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孙武,已经看出君王不是东西,且已隐退,却没有像范蠡那样远走高飞“保存自己”,也没有采取防备之术,令人遗憾和感慨。思考起来,他的贵族出身和贵族观念决定了他不可能像范蠡那样把人生辩证法悟透。

全面比较之后,笔者认为范蠡比孙武高明,起码在保全自己实现人生最大价值这一点上比孙武高明。但由于兵学圣典《孙子兵法》的广为流传,孙武知名度要高出范蠡许多。由此可见,古人为何强调人要“立功、立德、立言”。从干实事——功、德来说,老子、孔子、孙子都不如范子做得多做得好,但都因为有“言”留了下来,名望都比范蠡高。

夏廷献先生所著部分图书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天皇即位庆典菜单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