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文化

“田亩卧龙耕”:元好问在南阳期间,对诸葛亮的追念

贵金属回收

近日有关于贵金属回收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贵金属回收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贵金属回收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贵金属回收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贵金属回收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生死相许。”这是诗人元好问留给后世的千古绝唱。

作为金末元初最有成就的作家和历史学家的元好问,一生从政时间仅为九年左右,而其中六年是在南阳度过,有关南阳诗作就多达百余首,元好问的一生与南阳有着难以割舍的不解之缘。

元好问像。

元好问当过中央和地方官,都尽心竭诚,兢兢业业,关心国家兴亡,关心民生疾苦,政治声誉颇高。金正大三年(1226 年),三十七岁的元好问应好友完颜彝之邀,至方城完颜彝堂兄完颜斜烈幕府。后经完颜斜烈向金朝中央政府举荐,元好问被任命为河南镇平县令,次年改官河南内乡县令,金正大八年(1231年)调任河南南阳县令。

元好问三为县令期间,正逢金政权崩溃前夕,社会矛盾日益激化,连年兵祸,国库空虚,赋敛繁重,民不聊生。元好问作为一位地方长官,面对如此破败悲凉的景象,看着故国日渐凋零,其精神上的痛苦,更是深长而难以抚慰,无奈托物言志,寄情于山水,常与金末名将完颜彝、金代文学家王渥等,随完颜斜烈游猎于南阳县、丰山一带,为南阳的人文和山水留下诸多不朽诗作。

元好问曾在《三奠子•同国器帅良佐仲泽置酒南阳故城》中写到:

上高城置酒,遥望舂陵。兴与废,两虚名。江山埋玉气,草木动威灵。中原鹿,千年後,尽人争。风云寤寝,鞍马生平。钟鼎上,几书生。军门高密策,田亩卧龙耕。南阳道,西山色,古今情。

《三奠子》是古词牌名,金元时期作品较多,倾向于用在表达伤感、哀婉的情绪。“国器帅”指完颜斜烈,据《金史·完颜斜烈传》载:“名鼎,字国器,年二十以善战知名,自寿泗元帅转安平都尉、镇商州”,故称“商帅”;该词描写的是元好问与好友完颜斜烈、完颜彝(字良佐)、王渥(字仲泽)一起站在南阳城头,远望光武帝刘秀故乡,感叹千年之后的今天,又是天下大乱、逐鹿中原的乱世。

元好问几人举杯饮酒之间,再远望南阳城西之卧龙岗,想起昔日“卧龙”曾在此躬耕田亩,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从而感怀古今,追忆从南阳走出的一代贤相诸葛亮。在这首词中“南阳故城”即指今南阳府衙一带,从“南阳故城”“密策”“田亩卧龙”“南阳道”及“西山”等信息来看,元好问以一位历史学家的严谨和认知,将当年诸葛亮躬耕陇亩和“草庐对策”的具体地点,毫无任何争议的指向了今日的南阳卧龙岗。

丰山为南阳九架孤山之一,虽然海拔不高,但名气很大,古代文人墨客对丰山多有题咏。李白游览南阳时,曾作《游南阳清冷泉》:“惜彼落日暮,爱此寒泉清。西辉逐流水,荡漾游子情。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元好问三任县令期间,曾与好友纵马挥鞭沿白河北上来到丰山,把酒临风,吟诗听泉,踏青赏花,登巅远望,心潮起伏,感慨万千,写下咏吟诸葛亮的名篇《丰山怀古》:

丰山一何高,

古木苍烟重。

开门望吴楚,

鸟去天无穷。

连山横巨鳌,

白水亘长虹。

川原郁佳气,

自古南都雄。

炎精昔季兴,

卧龙起隆中

……

该诗末尾有作者原注:“孔明自谓汉室季兴,清泠渊黄猿出,见庙碑述开元事。”在这首诗中,元好问首先描写了南阳的地貌和形胜,继而开始追思和怀念诸葛亮,借古论今,纵横捭阖,表达了对诸葛亮建功立业的赞赏和自己报国无门的孤愤之情。“隆中”之意为“隆起之地”,与南阳卧龙岗“中岗隆起”的地形吻合。南阳卧龙岗古代亦有隆中之称,据卧龙岗现存明叶桂章《助修武侯祠宇记》记载:“岗在(南阳)郡城西南可十里许,丛竹萧萧,古树森映……地势四面稍下,惟中岗隆起,故曰‘隆中’,盖南阳伟观也。”

元好问诗“卧龙起隆中”,不仅说明诸葛亮躬耕南阳,而且明确指出诗中“隆中”指的就是南阳卧龙岗隆起的一部分。诗中最后刻画映衬出自己面对分裂的祖国和身为金国官员的矛盾心理,以及对丰山胜迹的描写和追述。

今日丰山图,作者:冯心德

历史上的丰山胜景图,作者:冯心德

宋金时期是一个充满民族危机和灾难深重的时代。北方少数民族进入中原后,所建立的政权之下,民族歧视和民族压迫现象显得较为突出,金朝亦不例外。据南宋赵子砥《燕云录》载:“有兵权、钱谷,先用女真,次渤海,次契丹,次汉儿。”金朝汉族地位可见一斑。

南阳武侯祠作为纪念蜀汉丞相诸葛亮躬耕南阳的祠堂,屡遭兵燹,已是必然。北宋末、南宋初年的杰出诗人陈与义,其诗作多为爱国怀乡之作,寓忧国忧民于写景咏物之中,在其《次南阳》中如此描述:“卧龙今何之,有冢已半催。空余乔木地,薄暮鸦徘徊。”真实反映出处于战乱时期的卧龙岗到处满目荒凉之景象。

南阳卧龙 岗诸葛草庐。

“堪叹草庐谁复顾,凄然香火却依僧。”南宋著名政治家、诗人、爱国名臣王十朋曾在诗作《草庐》中,徒生无限伤感。然而,诸葛亮“兴复汉室,还于旧都”的旗帜口号,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高尚情操,符合了当时人民需要的时代精神,对于正在前线坚持抗金战争的广大军民具有极大的感召力。

但在当时宋金对立的政治背景下,元好问虽为官于诸葛亮当年躬耕结庐的南阳,要想在卧龙岗祭祀诸葛亮是不可思议的。只能在游览丰山之余,触景生情,借物言志,表达了对诸葛亮无限崇敬和怀念之情,以及自己极为复杂苦闷而充满忧郁的内心世界。

南阳卧龙岗三顾堂塑像

如今,当后世重温元好问追忆诸葛亮的珍贵诗作,不难体会这位南阳地方官,虽留诗词近二千余首,却鲜见咏吟当地名人诸葛亮的无助内心。可以读懂作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的元好问,借咏龙岗而追思,称颂诸葛而言志,忧国忧民心系苍生的家国情怀。

【注】该文选自李远文化散文集新书《访古寻踪卧龙岗》。李远,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南阳市卧龙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南阳诸葛亮研究会副秘书长,已发表文学作品千余篇,散见于《小说选刊》《特别关注》《文艺报》《杂文选刊》等数百媒体。出版有文化散文集《访古寻踪卧龙岗》,曾参编外宣书籍《魅力南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