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文化

观点 | 学术研讨会还在学术研讨吗?

一之濑铃

近日有关于一之濑铃的话题受到了许多网友们的关注,大多数网友都想要知道一之濑铃问题的具体情况,那么关于一之濑铃的相关信息,小编也是在网上收集并整理的一些相关的信息,接下来就由小编来给大家分享下小编所收集到的与一之濑铃问题相关的信息吧。

点击(前往)进行了解>>

以上就是关于一之濑铃这个话题的相关信息了,希望小编分享给大家的这些新闻大家能够感兴趣哦。

文章导读

学术研讨会无非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讨的活动,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学术交流形式。但是曾几何时,学术研讨会肩负其越来越多的功能,远不限于学术研讨的范围。其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探究一下学术研讨会各参与方的动机。

作者简介

陈洪捷,1959年生于西安,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博士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教育评论》主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蔡元培研究会秘书长等职。

在目前的人文社科学界,学术研讨会是一个使用频率很高的词汇。学者们好像不是在学术会议上,就是在去学术会议的路上。学术会议数量之多,令人应接不暇。特别是到了“会议季”,常常是会连会,会叠会,甚至会中套会,学者们常常苦于分身乏术,疲于奔会。

那么,为什么会有这么多学术研讨会?谁这么喜欢举办学术会议?谁这么喜欢参加学术会议?以下根据个人的有限观察,对此问题略作讨论。

究其本意,学术研讨会无非是学者们进行学术研讨的活动,是一种重要而常见的学术交流形式。但是曾几何时,学术研讨会肩负其越来越多的功能,远不限于学术研讨的范围。其原因何在?我们不妨探究一下学术研讨会各参与方的动机。

我们先来追究一下学术会议主办者的办会动机。办会者为什么喜欢办会?

第一,对于一个学院、或一所大学来说,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意味着一个政绩点。在现有的评价体系中,是否举办过学术会议,举办过多少次,都将被换算成一个单位的“工分”,所以举办学术会议就是学科建设或科研业绩计算的“内需”。而且学术会议还要具体细分为国际性会议或全国性会议,会议的层次越高,其“积分”就越多。

其次,有的会议举办者是出于学术的动机举办学术会议,比如想通过一次会议推出一个研究的议题,以引起广泛的关注,或是试图在某一个领域中打造举办者的“霸主”地位,引领研究的趋势,或是想“秀肌肉”,把自己的研究成果通过会议推而广之,昭告天下。

第三,不少研讨会基本上是一种花钱的手段。由于财务管理方面的种种规定,不少到账经费难以支出,而到了年底,剩余经费又必须上缴,所以必须突击开会,以便把账上的钱花光。反正举办一次学术会议,就算没有什么收获,也没有什么坏处,至少也算得上一份业绩吧。基于以上的几种动机,各个单位或早或迟都会成为办会积极分子。

有人愿意办会,当然也有人愿意参会,参加者的动机也值得深究。

不少学者参加会议当然是为了发表其新的学术成果和观点,这属于学术的表达需求;

而有的学者其实没有新的观点和成果,但也愿意参加专业学术会议,觉得自己必须到场,必须在场,这是一种“刷存在感”的需求。

还有的学者则是出于“义务感”或“责任感”而参加会议。这些学者通常会有一定的地位和声誉,或在本专业学会中担任职位,或者看在邀请方中朋友或师兄师弟的面子上,为“从命”而参会。

还有不少学者乐于参会,是因为开会可以与朋友们见面叙旧,或许还能顺便光顾一下当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

在这四种参会者中,只有第一种学者完全是为了学术而参会。

对于年轻学者和研究生来讲,参加学术研讨会则另有一种含义。

不少青年学者往往是带着“开眼界”、或“朝圣”的心态来参会的,想在会上一睹著名学者的风采,听听他们的高见;

也有一些青年学者是抱着“混个脸熟”的心态而来,他们愿意在会议上发言,以便引起大家的关注,并借此机会在圈内建立一些人脉关系。

还有不少青年学者和研究生主要是想来感受一下会议所在城市和大学的风貌,对会议的内容本身并不上心,其中不少人本身就是随导师一起来听会的,其实更像参加了一次师门集体活动。

以上的观察如果基本靠谱,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目前学术研讨会已经承载了很多其他功能,学术研讨已不再是学术研讨会的核心事项。

从举办者的动机来看,学术研讨只是三种动机之一。从参会的学者来看,在四种参会者中,只有第一种主要是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来。从参会的青年学者和研究生来看,三种参会者中其实也只有一种是为了学术交流而来。

总体看来,无论从学术会议的举办者、还是从参会者来看,学术会议的学术交流功能似乎仅占三分之一。学术研讨会以学术研讨为名,却“偷梁换柱”,做了许多学术研讨之外的事情。

在目前的学术研讨会中,发言日程通常都排的满满的,报告一个接一个,报告之后一般都没有留出讨论和对话的时间。所以研讨会干脆变成了宣读、展示、表演、听讲、围观会。

不少学者、特别是重量级的学者往往都是卡着时间点到达会场,匆匆发言20分钟,然后就离开会场,既不听他人的报告,也不回答别人的问题。这些现象也清楚地表明,学术研讨会不是用来研讨的,而是用来宣读、展示和表演的。

所谓“表演”,就是performance,意味着绩效、活动和演示。随着学术研讨会学术研讨功能的减退,学术研讨会的“表演”功能在不断增强。所以衡量一次学术会议的标准,也渐渐采用了衡量一场表演的标准。

学术研讨会之后,很少有人关心学术研讨的具体情况,比如取得了哪些共识,厘清了多少问题,有哪些争而未决的问题,而是更关心一些可以显示的效果,要看有哪些重量级的人物出席了会议,甚至还要看有什么级别的领导在会上致辞,要看会议场地是否够档次,要看台上显示屏是否够大,要看有多少家媒体的记者到了会场,要看会议的“收视率”如何,要看会议报道在微信圈里转发的数量等。

总之,学术研讨会与学术研讨渐行渐远,已经成为一种学术演出活动。

文章来源:博士生培养公众号,转自中华好学者

刘道玉:真正的人才,都是自学成材的

名家谈 | 冯友兰:我在北京大学当学生的时候

名家谈 | 胡适:天下绝没有白费的努力

陈寅恪:没有学位的教授,300年来中国最博学的人

荐读 | 鲁迅:纵然此后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大师 | 蔡元培《我的读书经验》,简单实效

十大“五四”人物的经典言论,永恒的精神!

名家故事 | 傅斯年:五四游行总指挥的历史进退

名家谈 | 把“学术批评”等同于“攻击”,要么别有用心,要么缺乏分辨力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