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教育

《一生只为一事来》 育人一事值得一世

《一生只为一事来》 育人一事值得一世

  吃了很多苦,但给孩子们的都是甜。坚守才有希望,这是你的信念。三十六年,绚烂了两代人的童年,花白了你的麻花辫。

  寥寥几语,道不完三十多个春秋冬夏的风雨坚守;短短几行,写不尽一位乡村教师与两代学生间的动人过往。

  这段献给“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2016年全国教书育人楷模”支月英的颁奖词于今年教师节之际被搬上了大荧幕。我们也有幸能够在电影《一生只为一事来》中,看到支月英在乡村教育生涯中的平凡与不凡,看到她用三十八年的教学岁月传达着自己的信念——育人一事,值得一世。

  《一生只为一事来》由教育部教师工作司指导,讲述了支月英的真实生活,影片在支月英第一班学生董大山的回忆中徐徐展开:1980年,19岁的支月英只身一人走进深山,站上了泥洋小学的讲台。彼时的泥洋小学教学环境恶劣,校舍破旧,资源短缺,甚至连教师都留不住,以董大山为首的顽劣孩子暗暗打赌,这位城里来的支老师肯定撑不过一个月。

  但支月英的根反而越扎越深——校舍破旧,那就自己修补;资源短缺,那就自己购买;留不住教师,那就自己留下。就这样,支月英用细水流长的爱滋养着、改变着、引领着深山里的孩子,岁月见证下,她从孩子们口中的“支姐姐”变成了“支妈妈”。

  “支妈妈”用三十八年的时间诠释了“育人”二字。《一生只为一事来》中,支老师不仅为孩子们教导着学识,更帮助孩子们树立着受用一生的心智,当学生罗如意不得不放弃升学资格时,支月英数年如一日地给如意写信,支撑着曾经的学生度过人生艰难。支月英与罗如意的师生情感正是无数乡村教师教学生涯的缩影,每送走一个学生,支月英都会在山上种下一棵树,曾经的教育荒漠,如今已绿树成荫。

  电影最终停在支月英与孩子们的毕业照上,但真正能留住孩子们笑容的,不是荧幕内的定格,而是荧幕外乡村教师与乡村教育的相互嵌入。

  要做到“嵌入”,就需要注重乡土的文化基因,搭建乡土文化和现代文化之间的桥梁,在乡村教育中凸显理解、包容、因地制宜等要素。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支月英针对乡村孩子的成长特点,创新了“动静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孩子们在感受与体验中得到了最大化的收获。

  《一生只为一事来》为乡村教师群体塑造了典范。对于一手牵着孩子、一手牵着希望的乡村教师来说,应当在理解乡村生活的基础上拓展教育内容,既让更多的现代气息包裹乡村学校,也要尊重孩子们的生活方式,打破城乡对立的双轨制教育,实现山里的孩子也能“走出去”的美好希望。

  现实中的支月英在接受采访时曾说:有许多人说我是傻子,但大山需要我这样的傻子。知著君认为,支月英满怀的不是一股傻劲儿,而是一腔热爱,也正因为这份对“热爱”的坚守,过去乡村教育的短板在社会各界的关注下得到了补足。

  关注乡村教育,关键是要关注它的特殊性。乡村教育所覆盖的群体大量是有着贫困、单亲、留守等特殊家庭背景的孩子,加之老一辈农村人口的教育水平相对偏低,普遍缺乏教育意识,所以农村学龄儿童的受教育链条并不完善。对此,国家的相关政策也加强了针对性,将政策对准了问题的特殊性,赋予了“乡村教育”前所未有的重要性。

  乡村教育不仅需要承担学校教育,还要弥补家庭教育,所以乡村教育既是农村居民与外部社会之间互动的重要节点,也是乡村振兴不可或缺的环节,它一方面承载着乡土文化延续的内在功能,另一方面也寄托着乡民发展、乡村发展的代际诉求。在支月英的个案之外,国家一系列及时有力的战略部署,给乡村教育赋予了新时代的新意义、新途径、新希望。

  城乡教育的落差在于,乡村的孩子们面临着受教育权利和受教育机会的矛盾,这一矛盾主要来源于农村家庭薄弱的教育观念以及农村社会短缺的教育资源——孩子上不了学、上不好学成为了乡村教育的最大阻碍。乡村教师是乡村教育的传承者,教育政策是乡村教育的助推剂,这两者在帮助孩子们跨越阻碍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作为乡村教师的支月英在得知村里仍有许多孩子没有入学时,挨家挨户地和村民交流学习的必要性,恳切劝导家长让孩子上学。即便十七户人家中只有两户模棱两可地应允,即便她在一开始受到了村民的误解,支月英也仍然坚守在深山的讲台,为孩子们讲述着外面的世界,播撒着梦想的种子。因为在支月英和许许多多同为乡村教师的人眼里,不是有希望才坚持,而是坚持了才有希望。

  诸多向乡村倾斜的教育政策在不断出台,政策的变化也大幅提升了乡村教育面貌。此时的乡村教育正处于全面发展的上升期,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教育在政策支持和社会关怀下已经走上了正轨。2008年秋,免费的九年义务教育开始在全国范围实施,农村的孩子获得了平等入学的渠道,更获得了为自己开拓未来的权利。

  与教育机会一同增长的,是投入到乡村的教育资源。致力于促进城乡资源流通的“振兴计划”、“三支一扶”等政策和软硬件投入,将微小的爱积聚成了无垠的光,让越来越多的有志之士走上支教之路,弥合着教育公平的缺口,保障了四千多万乡村学生的基本权利。“机会”意味着教育公平的起点,只有从这一起点出发,我们才有可能看到来自乡村的孩子们向上前行,改变命运。

  正如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任友群在首映发言中指出的,不论是电影作品的指向还是现实工作的导向,我们的目标都是守教育报国“初心”,担立德树人“使命”,写好“教育奋进之笔”。在“初心”与“使命”的引领下,公平的起点将惠及更多的孩子,教育的未来也将涌现更多的生机。

  [1]姚荣.从“嵌入”到“悬浮”:国家与社会视角下我国乡村教育变迁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4):27-39.

  [3]蔡志良,孔令新.撤点并校运动背景下乡村教育的困境与出路[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4,35(02):114-119.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