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教育

教育观察丨以诗词润养莞邑大地绽放文化之花

教育观察丨以诗词润养莞邑大地绽放文化之花

  “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朗朗诗韵,声声悠扬,正在进行中的2020年东莞市“中华诗词大会”,让东莞的青少年们共赴一场诗词盛宴。

  千百年前的古人,将哲思智慧、风物人情,凝练成一首首充满意蕴和美感的诗词。这是中国语言文字的精华,也是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不朽瑰宝。在千百年后的今天,这些带有深刻历史印记的诗词经“后浪”们的传诵和解读,再度绽放华彩。

  由东莞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东莞市教育局主办的“中华诗词大会”,自2018年起每年举办,参赛对象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在校生。选手们要“过五关斩六将”,从学校、镇街选拔到片区、全市比赛,考验诗词知识积累和临场发挥。

  这既是学生展示文化素养的舞台,为推进素质教育提供新途径;这也是弘扬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平台,让文化自信在更多人尤其是青少年心中不断生根、发芽,乃至壮大。

  去年11月,还在上六年级的孙金楷作为广东省唯一的小学生,经过层层选拔,成为了央视《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百人团”中的一员。在今年的东莞市“中华诗词大会”中,他所在的常平振兴中学代表队顺利从片区预赛中出线,晋级总决赛。

  从北京回来后,孙金楷仍保持平均每月50首的速度学习、诵读诗词。他说,“腹有诗书气自华。我喜欢读诗,它能让我快乐。”

  诗词,带给青少年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丰富,更是文化的熏陶,境界的提升。“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在今年赛场上,很多选手都会以诗句抒发感情,即兴且自然。

  把所学到的古典文学知识灵活运用到生活当中,正是诗词大会题库设置的原则。以语文教材内容为基础,赛事题库根据赛程呈阶梯化进级。其中,预赛阶段的题目内容70%出自课本教材,课外占30%;半决赛题目内容教材占60%,课外占40%;总决赛的难度最大,参考教材的内容仅占30%,课外知识占了70%。

  因此,想要在比赛中取得好成绩,不仅要熟读课内知识,还要熟悉课外的诗词。而熟悉诗词并不只是停留于字面意义,还要读懂诗词背后的地理、历史,以及文人成长的背景。

  当众多同龄人同台竞赛,对古典诗词信手拈来,对背景知识侃侃而谈,群体效应让更多青少年深受影响,主动走进书店,捧起书本,感受经典的智慧与力量。

  东莞市教育局语委办副主任司学松是国家语言文字督导委员会专家,也是“中华诗词大会”主考官。在她看来,各个学校组织学生到现场观看比赛,为选手加油,实际上是一种文化的传递。“来看比赛的同学经过熏陶,知道原来诗词的美是这样惊心动魄,才会更加主动地去接触这些诗词,学风就是通过这样的文化活动,慢慢积累出来。”

  今年的比赛到目前为止,涌现了许多精彩瞬间。比如在昨天上午的半决赛中,东莞市塘厦实验小学、石碣镇序伦小学选手正确填出“青枫飒飒雨凄凄,秋色遥看入楚迷”这一难句,博得场下观众热烈掌声。

  “这首诗既不是唐诗也不是宋词,而是出自明代李攀龙的《送明卿之江西》,应该来说难度还是比较高的。”评委赵松元点评,“同学们的表现可圈可点。”

  站上赛场的优秀选手,由各学校选拔组队,再经镇街初赛、片区赛、半决赛、总决赛,一路对决。这不仅是对学生诗词积累的检测,也是对古诗词教育教学工作的检阅。“中华诗词大会”通过比赛的形式,让经典诗词融入教学、渗透校园,也为学校实施传统文化教育和素质教育提供了新的途径。

  在松山湖片区赛中,茶山中学从7支初中代表队中脱颖而出,成功晋级总决赛。据了解,学校连续两年组织学生参加广东省“诗词大会精英”国庆营,与诗词大咖近距离接触,和其他热爱诗词的学生交流切磋。学校还成立了诗词鉴赏社团,各种诗词活动也是精彩纷呈,比如每年的科技艺术节,“玩转飞花令”活动吸引大批同学前来挑战,在游戏中感受诗词的博大精深;开展“传承华夏文明,诵读千古美文”主题朗诵比赛,通过诵读、吟唱等形式,体会古人情怀。

  “经典浸润文化,雅言传承文明”,秉承这一理念,常平振兴中学也开展了多项活动。在语文、艺术等科组的组织下,学校除了每学年开展全校性的“汉字规范书写活动”“读经典,讲故事”活动之外,还专门开设了《国学经典之汉字语言》和《国学经典之经典诵读》课堂,成立“汉字听写”和“诗词大赛”队。每年的“科技节”中,汉字听写和诗词飞花也是例牌活动。

  与此同时,学校也通过群文阅速推广各类名家名篇,培养学生诵读的兴趣,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词汇量。或组织观看《经典咏流传》,或分享名家名篇,或配乐诵读,让学生于乐中学,于学中乐,真正获益于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的熏养。

  千年往事凭诗见。有人说,古诗词以高度凝练的语言文字,展露了无穷的艺术魅力,一字“值千金”。而中国庞大的古诗词库,又为我们语言文字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从开办至今,“中华诗词大会”已成为东莞语言文字推广的品牌活动。通过诗词知识的比拼和赏析这一现代化的呈现形式,让比赛本身受到广泛关注的同时,也让诗词的趣味与美学走进校园、走进班级、走进家庭,让更多人品味中国语言文字之美,带动全民重温灿烂辉煌的中华文化。而这正是增强文化自信的有效切入点。

  事实上,除了“中华诗词大会”,多年来东莞还打造了多项品牌活动,如中华经典诵读比赛、规范汉字书写大赛、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我为古诗配图画”绘画创作比赛等,不断推进语言文字推广工作,大力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其中,中华经典诵读比赛在东莞已进行到第14个年头。去年活动吸引了全市近100个单位、3000人参加。从5月到8月,选拔了91个节目进入预赛,35支优秀队伍参加决赛。校长带头参与,师生同台竞技,将朗诵、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巧妙地融为一体。这样的活动呈现出了中华诗词的独有魅力,获省相关部门点赞:“东莞市的‘中华经典诵读’活动已成为我省的名片,在全省有着良好的声誉。”

  今天,2020年东莞市“中华诗词大会”总决赛即将开幕。期待选手们赛出水平,赛出风采,让诗词之美浸润人心,让文化之花绽放莞邑大地。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与教育有关的诗句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