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教育

从物种保育看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从物种保育看自然教育的重要性

  回顾中国野生动物保育史,自然保育概念在50年代方逐渐萌芽,社会大众开始重视生态问题,中国的野生动物保育工作才宣告线年代末期,来自国际的激进生态团体质疑中国对濒临绝种动物保育不力,造成社会很大的冲击,更加速了中国社会的生态意识全面觉醒,正式迈进全民自然保育的年代。

  「生物多样性」——涵盖了所有从基因、个体、族群、物种、群集、生态系到地景各型生命的层次。各层次可以独自或合并的方式,来呈现生命的整体现象;各层次的空间范围则可以从地方性、区域性或全球性尺度来看待。这说明了生物多样性的内涵广博而复杂。基本上可分为基因、物种、与生态系等三种层次的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保育——是以所有的物种为保育对象,并特别重视栖地的维护、复育与物种可持续利用。生物多样性保育是保育所有物种及其相关的生存环境;而维护生存环境的基本条件是必须维持自然界多样化的生态系物种与基因。这个理念促使全球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与保育快速地兴起并蓬勃发展。因此,联合国环境保护署于1988年开始着手推动成立[国际公约]来维持全球生物多样性。经过国际间的协调沟通后,通过《生物多样性公约》于1992年在巴西里约召开「地球高峰会议」接受各国签署。至2008年5月已有191个缔约方正式加入,为目前世界上缔约方最多的公约之一。其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加缔约方数目,可见全球对维持自然界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的重视。

  美国生物多样性学者雷文:全球物种现在每年大约有1000种物种灭绝(现存于地球上的物种不包括细菌,估计约有1200万种),速度是过去的百倍乃至千倍以上。栖息地破坏、外来种入侵及人为不当捕猎、采集、是对生物多样性威胁最大的三项因素;加上全球气候变迁,若再不适当予以保护,估计到本世纪末地球上将失去1/3甚至一半的物种。因此生物多样性的破坏问题和保育工作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已是刻不容缓的重要全球议题。

  近年来,由于人类经济活动与工业科技高度发展,资源过度利用产生耗竭,超出环境负荷导致气候变迁、环境栖地的损失和破坏、物种大量消失等许多环境问题。其中,生物多样性消失已对人类产生重大负面影响;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直接导致许多物种的灭亡,以及间接破坏各物种间的繁密关联性所导致。更严重及影响更深远的是生物栖境的破坏,甚至完全灭亡它们生活的栖息地。不仅是物种灭绝的问题,在层面已经涉及到物种所栖息的生态环境。

  1990年代,虽未使用「生物多样性保育」一词,但也进行了许多自然保育工作,相关重要措施包含:划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制定相关法规;设立研究中心;学术参与;学术研讨;民间参与等主要工作.但在推动过程中亦面临相关困难。其中,提升大众的野生动植物保育观念和自然教育倡导成为最重要的课题。在1970年代中国政府从立法上来保护野生动植物,从研究和教育着手使人们知道什么动植物应该保护以及为何要保护,在当时的研究指出:现阶段中国野生动植物保育上最重要的工作,便是加强教育倡导。社会对于野生动植物相关事件的关心是中国生态保育成功不可缺少的要素,建立正确的自然生态保育观念是推行自然生态保育重要的工作。

  生物多样性保育对世界各国保育政策、学术研究与教育产生极大影响与思想转型。中国的野生动植物保育虽已有初步的成果,但生态保育教育的倡导和建立一直是备受关注且必须持续投入的工作和课题。下一阶段,将再响应国际生态保育趋势,并从中探索自然教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3条系:「公众教育和意识」有关条文,指出:「缔约国应促进和鼓励对保育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及所需要的措施的理解,并通过大众传播工具进行宣传,将这些课题列入教育大纲。」此条文在于通过传播媒体和教育方案,使人们了解生物多样性及其重要性;保育生物多样性所需要的配套措施。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促使人们了解生物多样性以及它的重要性以及保育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措施。

  1992年6月11日签署该公约,1992年11月7准。1993年1月5日交存加入书。做为我国响应国际生物多样性保育趋势与未来生态保育工作我国生物多样性工作目标:

  生物多样性公约》第13条方案:即为大众维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及知识的提升。在《生物多样性推动方案》实施策略上则强调加强生物多样性教育、训练与落实全民参与。其内涵为生物多样性工作要落实推动必须培养并善用专业人才从事相关工作,同时也必需要更多人的参与。生物多样性人才培训、教育与广宣及促进社区参与相关工作等,亦是重要课题。

  生物多样性公约》特别强调教育的功能之外,国际保育中《二十一世纪议程》亦提及自然教育内涵:认为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和提高人们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能力的关键。基础教育是环境与发展教育的支柱,作为保育生态环境和改变人类伤害环境的错误行为的重要途径。改变人类的态度、思想和行为。从法律和制度上着手,管理集体和个人的行为;通过教育改变个人的态度和行为,从根本上改造人类让每个人都拥有适切的环境素养和正确的环境行为。

  自然教育的目标强调人类需改进对自然资源的管理以及减少对环境的伤害,自然教育要完成其保育目标;由于自然资源构类环境的主要部分,因此自然教育是构成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在许多文献与资料中,自然教育与环境教育几乎是同义词,所蕴含的意义相同。自然教育亦提出以下定义,自然教育:是为保护与保育自然环境资源及生态所实施的教育,自然教育是自然生态保育工作的基础;在教育发展上,自然教育是环境教育的延伸与更替。

  Tbilisi)国际环境教育会议提出自然教育概念:自然教育是一种教育过程。在这过程中,个人和社会认识它们的自然生态环境以及组成环境的生物、物理和社会文化成分间的交互作用;得到知识、技能和价值观并能个别地或集体地解决现在和将来的生态环境问题。

  人类利用其知识发展和科技主宰地球,但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也受到严重创伤甚至不可恢复。全球生态保育和保育意识应运而生,在这股潮水洪流冲击下,中国因此激荡出生态保育观念。亦出现许多生态保育的行动和政策并获致了初步的成果,在生态保育历程中自然教育的功能愈显重要;自然教育是延续对自然环境友善的保育行动和正确思维的关键角色。

  生态保育需要自然教育的推动。自然教育可以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两个通道来实施;自然教育在范畴上具全民、终身与继续等社会自然教育的特质。因此自然教育的推动与落实,可以通过自然保育工作体系和社会自然教育通道来配合实施。所谓社会自然教育指:通过社会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结合在正规学校体制外的教学环境中,熏陶和教导社会大众,使潜移默化产生对自然环境的关爱并保护其周边所处的自然和生活环境教育。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