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文化

马山白沙祠 彰显白沙文化

  明代岭南大儒陈献章先生,在江门新会无人不知。但是今天一提到陈献章(陈白沙)先生的“白沙祠”,一般人都只会想到江门白沙村了。因为“白沙”既是人名,更是地名,而且位于新会的马山白沙祠已不存在了,该处只保留下多块碑记,以及一个白沙亭。

  在近日召开的江门市十五届一次会议上,张瑞亨等10名代表提出,希望重新修建新会白沙祠,恢复这一著名的历史文化建筑,使之与新会学宫相互辉映,彰显白沙文化氛围。

  据张瑞亨介绍,陈献章先生出生于新会县归德都的都会村,童年时迁到归德都的白沙村,人们景仰他,以他的居地名来敬称他——“白沙先生”,崇祀他的祠堂便称“白沙祠”。

  据介绍,白沙村的白沙祠是“家祠”,始建于明代万历十二年(1584年),也是江门现存唯一的一座白沙祠。而新会县修建的纪念白沙先生祠堂——“官祠”,初在新会县城会城的北门街,不久就迁建到会城马山。

  原新会文广新局副局长、新会文史专家林福杰向记者介绍,马山白沙祠又叫陈文恭祠,“文恭”是陈献章的谥号,历朝都进行修缮。马山白沙祠原在会城北门街,即今天的公园。

  之后,御史熊兰、提学副使欧阳铎将白沙祠“改建于学宫左马山”。据介绍,熊兰、欧阳铎把白沙祠改建选址在马山,是因为该处地近新会学宫,为当时的新会文教中心地带。

  据林福杰介绍,新会马山白沙祠几经风雨,在抗日战争期间,白沙祠遭受到了。到了1948年秋,又遭歹徒拆毁。新中国成立后,新会有关部门将马山、学宫一带废墟建设为公园区,即现在的新会马山公园。1956年,在马山白沙祠遗址上又建了一座“白沙亭”,暂代白沙祠,供游人休憩和景仰白沙先生,成为马山的景点之一。

  昨天,记者跟张瑞亨来到了新会马山看到,白沙祠原址只剩下一座建于马山山腰的白沙亭。记者看到,在白沙祠正面,还竖立着一块明代《石斋陈先生祠堂记》碑刻。据张瑞亨介绍,该碑是马山白沙祠废毁后仅存的实物,具有重要文物价值。

  据张瑞亨介绍,目前江门市提出要打造“学宫文心”,而“新会学宫文化园区”的核心是学宫,新会学宫之所以盛名,是因为出了陈白沙等名贤。因此,在原址上重建马山白沙祠,使之与学宫相互辉映,彰显白沙文化氛围。

  如何看待影响科学评价的话语权问题,就此陈列平教授近日在接受“知识”时首次公开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在新的一年,为自己增添一份自信,五分智慧,七分把握,和十二分的成功与喜悦。

  既然作者署名排序不能说明一切,那么,该如何正确估计一位作者在合著论文中的真正功劳呢?

  有些领导倒是真爱读书,有些领导则有些叶公好龙,而且爱读书的领导和不爱读书的领导确实不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