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社会热点

听见喧嚣守住静美?社会热点问题小论文

先讲个小故事。十多年前,给我派了个任务,去剑桥大学采访霍金教授,问问大统一理论到底进展怎么样了。几经波折,我好不容易在圣诞前夕见到了霍金,在他前跟他合了个影。回国之后,我洋洋洒洒写了一大篇文章,登在了上。过了没多久,我收到一封很厚的读者来信,连信封的背面都写满了公式。信的主要内容是一篇论文,试图证明爱因斯坦的广义和霍金的黑洞理论都是错误的。大家都看出来了,这是一个关于民间科学家的故事。

制造话题并,是一种很高明的营销手段。话题制造者往往谙熟大众心理,知道怎么挠到时代的痒处,怎么把受众变成牵线木偶。但有时候,一个话题变得炙手可热,纯粹是误打误撞,比如近期最热门的“上海女逃饭江西”就是如此。很早就有注意到,“逃饭”故事可能出自虚构,但这并没有浇灭人们围观和议论的热情。这让我想起安东尼奥尼的电影《放大》中的一个场景,主人公看见一群人正在热火朝天地打网球,但网球本身是并不存在的。当那个虚拟的网球落到主人公脚边时,他做出了一个令人惊讶的举动,捡起了那个并不存在的网球,把它扔回到了场地里。这个场景看似荒诞,但恰恰是现实的本来模样。核心客体的缺席,并不妨碍游戏的进行。事实本身还没有得到求证,站位和就已经拉开架势。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那个缺席的客体是“先在”的,它埋藏在很多人的心里。一个虚拟的故事,只要它能满足人们对于文明冲突的想象,只要符合“凤凰男”和“孔雀女”的叙事结构,人们就乐于谈论它,并且从谈论中获得成就与收益。很多话语泡沫,就是这么产生的。

很多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里都遇到过这样的“科学奇才”。他们没有受过最基本的科学训练,却敢于用天才般的想象力的科学结论。这些人往往过得很不好,他们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追求“科学”,带着自己的论文到处找专家、跑,但最终怀才不遇、郁郁终生。对这些深度者,要想叫醒他们是没有用的,因为他们内心有一种的“自洽”,就是觉得所有反对他们的人都是站在真理的。所以,比较的做法就是置之不理。

最后再讲一个小故事。前几天,浦江县有三个小孩,消息了整个浙江。当地组织了大量的人力去搜寻,多个民间救援和红十字救援机构都介入其中,甚至出动了两架直升飞机。三天之后,三个孩子终于在大山深处的一个村庄里被找到了。看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的眼睛几乎都要湿润了。这种温暖的小故事就像一匹白马,把我们从鸡毛蒜皮中解放出来,让我们看到美。

有时候,普通的社会新闻之所以发酵成为热门话题,不是因为缺席,而是“网球”被人为地收藏了起来。比如“天价鱼”事件,稍有常识的人只要看看标题,就大概猜得出是怎么回事,但有关部门查来查去,反倒把一目了然的消费争议变成了东北大秧歌。一再反转的剧情,最终制造了一桩公案。如果一开始就实意地找到那个“网球”,哪至于弄得如此沸沸扬扬呢?

信息时代,话题消费是一种“刚需”。如果没有奶油龙虾汤,人们就会喝劣质鸡汤。如果没有抒情诗人,人们就向段子手致敬。如果不能谈论真问题,人们就会在伪问题上争执不休。盲目地热点而不是追寻,结果只会导致更严重的喧嚣。在这样的话语回响里,普通人如果不想徒增烦恼,最好的办法是守住内心的。在众说纷纭时,试着运用常识去寻找答案。

引力波被发现之后,不知道什么人翻出了几年前的一段视频,内容是民间科学家郭英森在《非你莫属》节目中遭到嘲弄。有人因此喊出,“《非你莫属》欠他一个道歉”。栏目组明知郭英森的“发明”并不科学,却还是把他请到节目中去,任由专家们“”,这个做法本身就是很不的。他们之所以这么做,无非就是要制造话题、吸引眼球。所以,如果说《非你莫属》应该道歉,那也跟的引力波没有半毛钱关系,而只是因为他们在“议题设置”方面不厚道、不。

责任编辑:宋德林(EN011)

(文/蔡方华)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