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宁生活  网事

奥斯卡的变革,需要一部《寄生虫》

第92届奥斯卡颁奖典礼已落下帷幕,24项大奖分落各家。韩国导演奉俊昊的《寄生虫》以黑马姿态拿下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国际影片、最佳原创剧本四项大奖,成为最大赢家。

这会是载入史册的一届奥斯卡。《寄生虫》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一部获得最佳影片的亚洲电影,第一部获得最佳电影奖项的非英语电影,第一部同时获得奥斯卡最佳国际影片和最佳影片的电影。它的获奖,对于韩国电影的意义毋庸赘言对;对于奥斯卡来说,也可谓一次“自我变革”。

电影《寄生虫》海报

“保守”的奥斯卡

如果说好莱坞是世界电影的引领者,那么奥斯卡就是好莱坞的一次“年会”,奥斯卡之于电影业是回顾、是总结,也是趋势的体现。作为顶尖电影人的最大盛会,奥斯卡享有至高无上的荣耀和光环。但这些年来,奥斯卡也饱受批评,首当其冲的是,奥斯卡的保守。

这种保守,体现在奥斯卡评委们对宏大叙事的偏爱、对重大历史题材的迷恋、对政治正确题材的推崇,以及对美国主流价值观的迎合。这样的审美取向,导致奥斯卡获奖名单日渐中庸乏味,同时它也深刻影响业界创作,每年颁奖季都催生出大量按照“奥斯卡模板”制作的电影。

回顾近10年来奥斯卡最佳电影名单,2010年的《拆弹部队》、2011年的《国王的演讲》、2012的《艺术家》、2013年的《逃离德黑兰》、2014年的《为奴十二载》、2015年的《鸟人》、2016年的《聚焦》、2017年的《月光男孩》、2018年的《水形物语》、2019年的《绿皮书》,这其中经得起时间检验的并不多,也没有《乱世佳人》《泰坦尼克号》《阿甘正传》《辛德勒的名单》等这样有分量的奥斯卡最佳影片。这固然有好莱坞原创力衰退的因素,可它也与奥斯卡的保守不无关联。

比如2010年《阿凡达》败给了《拆弹部队》,2013年《悲惨世界》败给了《逃离德黑兰》,2014年《地心引力》败给了《为奴十二载》,2018年《三块广告牌》败给了《水形物语》,2019年《罗马》败给了《绿皮书》……这几届奥斯卡最佳都难说实至名归,但它们都符合“奥斯卡模板”:重大题材(美国与伊朗恩怨、美国白人与黑人的冲突与和解、冷战对抗)+政治正确(为有色族裔、社会底层鼓与呼)+美式价值观(常以爱、自由、平等为标识)。

必须强调的是,这绝不是说“政治正确”不重要,而是说,太多为奥斯卡量身定做的电影主题先行,政治正确大于电影本身,对于许多重大议题只是浮光掠影呈现,最后再以一个和稀泥的大团圆结局强行正能量。

另一方面,则如戴锦华所批评的,“今天,黑人、同性恋者的故事开始走上前台,用以屏显进步,那么这张屏又遮蔽了怎样的故事?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