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宁网事

忆苦思甜票证时代:不顶饿的双蒸饭 买块豆腐都要起早排队

民以食为天。在中国历朝历代都将老百姓能够吃饱肚子当成头等大事。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各项物资供应都极度紧张,加之后来中苏关系恶化和自然灾害,进入六十年代,粮食和蔬菜供应也开始紧张起来了。

当时为了保证全国百姓都能吃上粮食,采取了统购统销的计划经济模式。粮食、鸡蛋、肉类、蔬菜等按人口定量供应,凭票证进行购买,价格由国家统一定价。但那时候对于一家人来说,大部分时间粮票总是显得十分紧张,尤其是在50年代末到60年代初那几年,几乎都处在半饥半饱的状态。

那时候每人每月能够购买的粮食和物资都是固定的,每人每月20斤粮食,半斤油,三两肉,过年过节才能凭证去买点木耳、黄花菜、虾皮、带鱼等回家过年。那时候这些可都是宝贝,不但一般舍不得吃,就是吃也得省着吃。偶尔吃点增加菜品的鲜味。一条两三斤多的干咸鱼能吃上好多顿,每次都只割下一块,用筷子尖夹一点点就着咸味赶紧大口的吃饭。

豆腐对于我们现在的人来说,是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食物了,甚至很多时候不是为了吃斋礼佛,减肥控脂好久都不会想着吃。但在过去要想吃上豆腐,可和吃肉一样的不容易。需要早早的四处寻觅打听,看哪家副食店或菜市场进了豆腐,第二天必须一大早前往排队,稍稍晚去一会店里的豆腐便已经被抢购一空。而且豆腐也不是你有钱就能买到,必须凭借粮油副食本交上一斤粮票也不过买回来两三斤的豆腐。

吃豆腐尚且需要经过一番斗智斗勇,四处出击,想美美的吃上一顿肉,更不容易。每人一个月不过三两肉,有时候为了招待亲朋好友,需要存上好几个月的肉票。那时候的人整天吃的是馒头,白饭,清水煮白菜,那看到肉真的可以说眼睛放光,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很难理解“馋肉”一词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是个什么状态。真的闻着肉味都能干上一大碗米饭。

那时候相对于限量供应的净肉类来说,排骨倒不限量。正因为它不限量,对于那时候馋肉的人们来说更是成为了抢手货。需要提前四处打听,看哪家肉铺进了排骨,真需要天不亮便去排队。那时候一斤排骨价格在0.4元左右,买上10来斤也不过四五块钱,所以一般排在前面的人通常都是一扇一扇的买,肉铺的人也乐得早早卖了了事。那时候如果能买上一扇排骨回到家里,砍碎后放进砂锅炖上萝卜,那不仅满屋飘香更是一家人可以大快朵颐吃个够,终于可以让馋肉的想法暂时忘却。所以对于排骨的美味记忆,成为了很多人那个时代唯一的美好。

那时候最难的还是粮食不够吃,为了能够尽可能的想方设法填饱肚子,除了用各种杂粮掺杂以外,人们还发明了“双蒸饭”。就是将大米放在容器里,放入适量的水先蒸一遍,在蒸熟以后,再加入水,继续蒸一遍。这样蒸出来的饭,稀饭不像稀饭,干饭不像干饭,但因为吸收了更多的水分,显得饭的分量更多了。但这样的饭吃到肚子里并不顶事,要不了多久肚子,放上几个屁后肚子便又开始咕咕叫了。到后来更加困难的时候,就连双蒸饭也吃不上了,吃糠咽菜真就成了现实。

因为粮食和副食品供应紧张,那时候粮店店长和副食品商店的经理可是当时真正的实权岗位。尤其是逢年过节,更是成为了亲戚朋友心中最为巴结的人物。他们通过职务便利可以卖给别人超过规定数量的肉、蛋等当时极为紧俏的副食品。

一直到进入80年代后,国家逐步放开票证管制和统购统销的政策,生产和销售环节被积极调动起来。随着市场的逐步放开,全国实行“菜篮子市场负责制”,老百姓菜篮子里的品种越来越多,中国老百姓从曾经有啥吃啥逐步到今天吃啥有啥,再也不需要为没有吃而发愁,而是开始担心吃得太好,患上三高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