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宁网事

为什么俾斯麦说“德国用一条裤子换了一枚纽扣”

在今天的非洲西南部,濒临大西洋的地方,有一个名为纳米比亚共和国( Republic of Namibia )的国家,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它的国界线,将会在它的东北部,发现一个突兀的「楔子」形地带。

这根「楔子」,就是著名的卡普里维地带( Caprivi Strip )。

▲从地图上看,卡普里维地带位于纳米比亚东北部、「楔子」形状的卡普里维地带与整齐划一的国界相比,尤为醒目。

卡普里维地带是殖民时代人为划界的典型产物,它的形成要追溯到一百多年前,一场以德国和英国为主角的「合法」交易。正是在这场交易中,卡普里维地带作为人工的造物,出现在了世界的版图上。

01.

「非凡」的意义

卡普里维地带全长大约有450公里,宽度则在32到104公里之间。从地图上我们可以看出,正是因为有卡普里维地带的存在,纳米比亚才能够将国土深入至南部非洲的内陆地带。

▲纳米比亚在南部非洲的位置

不过,卡普里维地带对于纳米比亚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因为它还连接着流淌在非洲热土上的第四长河赞比西河。

赞比西河发源于南非高原,有着广阔的流域网,其河流水系甚至可以延伸至东非的坦桑尼亚。

▲在南非高原上蜿蜒盘旋的赞比西河,最终将注入印度洋。

赞比西河在拥有丰富水力资源的同时,其干流最终将汇入非洲东南部的莫桑比克海峡。

换言之,就理想状态而言( 注意,是理想状态 ),任何一艘行使在南部非洲的船只,都可以借由赞比西河直抵印度洋。而这对于赞比西河沿岸的国家来说,自然拥有着不可估量的航运价值。

也正因为如此,由于卡普里维地带「恰巧」处在赞比西河流域的事实,纳米比亚似乎也就在航运上掌握着极大的优势。

更进一步,对于这个濒临大西洋的非洲国家来说,赞比西河的存在,既让其有机会深入到非洲东、南部的土地,也在理论上为其搭建出一条直通印度洋的便捷航道,而这无疑避免了因绕行好望角( 又名「风暴角」 )所带来的危险与路程损耗。

由此看来,卡普里维地带对于纳米比亚来说真的是意义非凡。显然,一百多年前的德国也是这么想的。

▲纳米比亚卡普里维地带与赞比西河的位置,红色圆框处为交界。

02.

德国的窃喜

1885年的柏林,此时,柏林西非会议( Berlin Conference )即将迎来尾声。正是在这场由欧洲强国主导的会议中,各国最终就瓜分非洲的事宜达成共识。我们今天所熟知的非洲国界,大体就是在那时被划定完毕的。

那时,刚成立不久的德意志帝国在非洲划分的殖民地并不算多,即德属西非的多哥、喀麦隆,德属东南非的坦桑尼亚,以及德属西南非的纳米比亚。

▲1888年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

不同于英、法这些在非洲大陆上占地颇广,且殖民地之间勾连成片的「老滑头」,德国在非洲的殖民地互不关联,这显然不利于德国在非洲施加自己的影响力,为自己攫取更多的利益。

因此,在柏林西非会议顺利召开后,对此仍留有遗憾的德国政府,便将目光放到了当时仍属于英国管辖的伊泰艮( Itenge ),也即后来的卡普里维地带。

在当时的德国政府看来,只要将伊泰艮并入到纳米比亚,那么便可以借助赞比西河广阔的河流水系,沿水路一直到达坦桑尼亚,这就可以将德国在非洲拥有的最大的两块殖民地联系在一起。

客观上讲,德国会有这样的想法实属正常,如果一切顺利的话,事实也确实会向他们预想的方向发展。

因此,在柏林西非会议召开后的第五年,也就1890年,时任德国首相的列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
热网推荐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