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旅游

柳州 山水共融合 产城同兴旺 桂林 提升高颜值 打造新胜境_南宁旅游团查询

实业兴市,强柳。站在“十三五”的起点,柳州确定了今后5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全区水平,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大力开展实体经济发展年活动,提高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加快产业优化升级,补强原有产业,培育发展新产业。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和珠江—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扩大合作已成为柳州工业发展的重点。为建设广西构筑“一带一”有机衔接门户的重要节点,打造成为产业集聚、要素集聚、人口集聚的西江经济带龙头城市,柳州满怀,大干实干,一往无前。

“十二五”期间,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柳州地区生产总值保持年均增长9.8%,工业总产值年均增长11.7%,财政收入年均增长11.3%。工业发展继续领跑全区,经济总量大幅提升,在广西发展战略中占有重要地位。

柳州“工业发展与同步推进、宜居城市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城乡人民生活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步提高”的发展,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从2008年开始,深入实施“碧水蓝天”工程,重点工业行业和城镇污染治理工程、淘汰落后产能、强化执法监管等,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排污强度明显下降。

政策“保驾” 彰显国际范

寻找文化力量、挖掘历史价值成为桂林旅游的一大突破点。目前,市中心文化新地标组团正在形成:逍遥楼重建项目主体工程全部完工;桂林正阳东巷4月建成;靖江王府“拆围透墙”取得阶段性成效。

近年来,柳州通过“推企入园”,优化了产业布局;通过淘汰落后产能,调整了产业结构;通过严格准入,促进了经济发展方式转型。

采访手记

先行 工业与生态共荣

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后,政策红利不断,一大批项目开工建设,区域通枢纽基本形成,名城优势、区位优势、政策优势、优势多重效应叠加,为桂林新一轮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全新旅游画卷正徐徐展开。

山水入画 产业起舞

桂林获批行、51国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和东盟10国旅游团6天入境免签政策;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旅游趋势与展望国际论坛已经连续在桂林成功举办九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旅游展永久落户桂林,进一步为中国与东盟国家等“一带一”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文旅交流合作搭建务实平台;经典与创新相结合的桂林国际山水文化(600234,股吧)旅游节立足桂林,面向东盟展示迷人风采,彰显不断全球的“国际范”。

刷新“门面”。是生产力,更是竞争力,从率先启动城市综合整治专项行动到旅游市场秩序专项整治,从去年底完成193座旅游厕所建设提升到旅游厕所经验全国推广,桂林旅游大日益清爽;从2013年桂林至西首趟高铁列车开通起,桂林在全广西率先迈入高铁时代,形成了以桂林为中心,连接“三南”(中南、华南、西南)、两到三小时到达“四省会”(长沙、广州、贵阳、南宁)的新区域通枢纽中心,、上海、西安、南京等城市也可朝发夕至。

柳州,不再仅是“叫得响”的工业重镇,也成为了“拿得出手”的生态宜居新城。2015年,柳州市单位P能耗比2010年下降了60.56%,全市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5%,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1.42%,柳江饮用水河段保持国家地表水III类水质标准,部分河段达II类水质标准,市区空气质量优良率达65.8%。

“十三五”,确定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8%

走进央视《舌尖上的中国》拍摄过的名店“望江寨”,所品尝的小小一碗螺蛳粉,也承载起转型升级的。过去只飘香在街头小巷的特色小吃,如今用可速食包装通过电商日销量达6万多袋。制定盒装螺蛳粉生产标准,建设螺蛳粉产业园,柳州将把螺蛳粉打造成百亿元产业。

形成连接“三南”、快速到达“四省会”的交通枢纽中心

柳工(000528,股吧)外部抓市场,内部抓变革,实施“防风险、控费用、降成本、提效益”策略,积极开拓市场和加快技术创新升级,国际国内市场份额稳中有升。相继落成国家土方机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全球研发中心,核心竞争力和行业地位持续提升。在海外成立了面向国际区域的10家子公司,拥有海外经销商260多家,覆盖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海外销售收入占比超过了35%。

“旅游+文化”成为新优势,“旅游+航空”形成新亮点, 特色旅游名县创建带动乡村旅游蓬勃发展,整治全面优化软硬,旅游业态实现从单一观光型向集休闲度假、商务会展、康体养生于一体的综合性新业态转变。

2020年,桂林将开发7到10条旅游线,将景点“珠联成串”

对旅游业来说,再好的颜值,如果没有特色也会黯然失色,再多的资源,如果不会经营也是枉然流失。同为旅游大省的滇桂,山水相连,人缘相亲,旅游资源优势互补,合作交流大有可为。只身在云南创业27年的桂林人、云南省广西商会会长谭忠文与30多万在滇的桂籍人士一样,说起家乡依然饱含深情,他于9年前把在滇成功打造的“云南人家”品牌带到桂林,已在桃花江畔创意建设文旅融合项目“西南文化博览园”,一带一将滇桂更紧密地连在一起,对在云南和家乡同时发展充满信心和期待,会以更多精力为两地发展牵线搭桥、尽心出力。”

点击进入专题

王永刚

如今,从、规划再到决策、执行,生态已渗透到城市发展的各个领域。

绿色发展先行,推动经济与同步飞跃,注重决策生态化、生态化、经济生态化、社会生态化,绿色、生态浸染着柳州的各个角落。以绿色发展引领,柳州以发展方式之变促进城市生态的提升,不仅重振了工业总产值占广西四分之一强,拥有柳工、东风柳汽、上汽通用五菱等知名品牌的西南工业重镇的雄风,而且赢得了中国人居范例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节能减排20佳城市等荣誉。

近年来,桂林的城市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更高,市容市貌更整洁、乡村更美丽,交通秩序明显好转、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增加、市民和游客出行更方便、文明素质不断提高。

未来桂林还有哪些新玩法?“到2020年,桂林将建设国家旅游胜地,开发7到10条旅游线,将景点珠联成串,共同形成大桂林旅游格局。”桂林市市长周家斌给出答案。

把握新常态 升级城市基因

过去5年,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各项扶持政策密集落地,国家和自治区给予桂林财税和投融资政策、产业政策、土地政策等9大类31项政策支持。

放眼未来,随着旅游国际化战略实施,以实施规划、落实政策、推进项目建设为重点,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桂林正昂首向世界一流旅游目的地、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全国旅游创新发展先行区、区域性文化旅游中心和国际交流的重要平台目标迈进。

柳州是中国西南的工业重镇,工业是这座城市的基因,柳州人懂工业、爱工业、拼工业、以工业为荣。汽车、机械、冶金是柳州的3大产业,柳州汽车产量位居中国城市第三位,中国四大汽车集团在柳州都设有汽车企业。

升级“换装” 打造旅游新业态

过去,作为工业重镇,半个世纪的工业发展让柳州市民苦楚,与工业同样知名的是“酸雨之都”的帽子。如今,柳州正在一条“工业强、山水美、好”的绿色发展之,实现由工业重镇向生态宜居工业新城的华丽转身。

云南日报记者王永刚 段晓瑞 黎鸿凯 邢扬 周灿 广西日报记者 姜木兰 杨秋 张冠年楠

与此同时,上汽通用五菱正式成为全球首家年产销突破200万辆的单一车企,连续10年蝉联中国单一汽车企业销量冠军;柳钢通过产品结构调整和升级换代,实现量、质齐升,钢材产量超过1300万吨,比2010年增长26.5%,中高档钢材占比已达66%;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400亿元,亿元以上工业企业达429家;柳东新区成为广西首个产值超千亿元开发区,河西工业园区成为广西第8个自治区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全市园区工业集中度达61%。

2015年的成绩单格外亮眼:工业总产值4573亿元,增加值达到6.6%,地区生产总值增长了7.2%,财政收入增长8.6%,高于广西的增长水平;汽车年产量突破230万辆,总产量位居全国第三位;市区常住人口170万,人均年产车约为1.35辆,是全国人均年产车最多的城市;连续成功举办五届中国—东盟(柳州)汽车、工程机械及零部件博览会;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出口增幅全国排名第一。

若问:是什么让工业与山水一同在柳州熠熠生辉,实现了由工业重镇向生态宜居工业新城的华丽转身?答曰:绿色发展渗透各领域,共享发展目的贯穿始终。

同时,融合“旅游+”,旅游外延不断扩展:高铁旅游、低空旅游、体育旅游、体验旅游、智慧旅游等新业态亮点频现,进一步完善了旅游产业链,“空中游漓江、看桂林”填补广西高端航空旅游项目空白;用手机扫二维码,就能查询旅游景点、旅游方式、旅游服务等,旅游融合互联网迈出新步伐;以休闲度假酒店、休闲街区、民居旅馆、星级农家乐等为主体的休闲旅游产品集群正在形成;以打造特色旅游名县名镇名村为契机,加快各县区特色旅游资源整合,引导乡村旅游向高品位、特色化、集群式发展。

在新常态下,柳州这个老牌工业城市没有坐等,而是主动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柳州企业在越是困难的时候越是自信,每次面对宏观经济下行压力,柳州都能够顶住困难,化挑战为机遇。”市委郑俊康表示。

春彩花潮,醉在柳州;秀甲天下,山水桂林。

刷新“门面” 提升城市好气质

“十二五”期间,桂林旅游(000978,股吧)接待总人数从2011年的2246万人次增长到2015年的4470万人次,翻了一番,平均每年递增13%;旅游总收入保持年均增长25%左右,从2011年的168亿元到2015年的517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6.6%,旅游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春江花月,漫步柳江,30公里长的环江滨水大道令旷神怡。白天满目碧水蓝天,晚上一片夜景如画。置身其间,“工业城市里山水最美,山水城市中工业最强”的感叹油然而生。城市与人,工业与生态,历史与现实,当下与未来,在这里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柳工在海外拥有10家子公司、经销商260多家

新常态下,桂林旅游产业逆势增长,除了得益于好山好水的“高颜值”,更归功于整治、交通优化所提升的城市气质。

柳州与桂林,都是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同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山水相宜,发展强劲,一个工业雄踞,一个旅游勃兴,桂北“双雄”,备受瞩目。

秀美的山水风光、千年的沧桑历史、多彩的民族文化、百年的厚重工业,拼搏的城市,工业强、山水美、优的“画卷柳州”,应和着“一带一”、西江经济带、高铁经济带建设等重大战略的时代主题,展现出更加壮丽迷人的音诗新景。

9大类31项政策支持,到2020年,成为国际旅游目的地

桂林不仅属于广西,更属于世界。未来5年,桂林正朝着“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目标努力:力争到2020年,基本建成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北部湾国际旅游度假区、巴马长寿养生国际旅游区,成为全国一流、世界知名的区域性国际旅游目的地和集散地。

“桂林山水甲天下,玉碧罗青意可参。”桂林独秀峰摩崖石刻的千古名句早已道尽桂林之美。

细节决定成败,精致造就品格。从像五星级酒店般高大上的近两百座旅游厕所到鲁家村乡村旅游精品的诞生,徜徉桂林,我们处处感受到旅游名城升级产业、丰富历史文化内涵、提升旅游品质的久久为功。打造国际旅游胜地的一次次不懈作为,镌刻在青山秀水间。

依托一湾柳江水,深厚的工业底蕴,干事创业的豪情,这里正在上演工业与山水同辉的大戏。

漫步柳州城,草长莺飞,四季常青,这不是人们眼中看惯了的工业城;工业为P贡献了近60%,工业经济总量占广西的四分之一,这又是一座实实在在的工业城。

“东西巷历史文化街区与靖江王府仅一墙之隔,远可眺与岳阳楼齐名的逍遥楼,近可观夜王城大型体验秀,计划把桂林散珠碎玉式的历史文化传承、开发利用,让游客体验桂林的不一样的内在。”秀峰区秀峰街道党工委殷允章告诉记者。

30多年前,柳州把汽车、钢铁、机械培育为支柱产业,这一干便是几十年,构建起如今柳州工业发展的格局,挺起了广西工业发展的“脊梁”。

与“一带一”战略深度对接,桂林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三年多来,国际旅游胜地建设“一本蓝图绘到底”,按照“加快建设新城,着力提升老城,产业融合发展,城乡协调推进,生态文化相融,富裕和谐桂林”的总体要求, 以“世界水准、国际一流、国内领先”为标杆,城乡互动、融合发展,着力招大引强、提档升级,大力实施重大项目带动战略,举全市之力加快实现从旅游目的地向国际旅游胜地转变,着力打造桂林旅游升级版,桂林国际旅游胜地建设全面推进。

行走在柳州工业博物馆内的“时光隧道”,柳州工业发展百年历程仿佛重现眼前。

象鼻子下,桃花江畔,漓江水边,生机勃勃,花开正艳。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