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魅力  美食

南宁景都国际大酒店(南宁景都国际大酒店早茶)

南宁景都国际大酒店(南宁景都国际大酒店早茶)

 

1 钱穆饮茶事迹

钱穆与朋友去西湖边买龙井,问人家怎么卖。店家给了他们一张价目表,价钱多到多少钱一两,少到多少钱一两。他们看不懂,不都是龙井吗?为什么那么多等级?店家请他们坐下,边喝茶边讲。先喝普通茶,接着喝中级茶,又了中上级的茶,最后尝他们的上品茶。店主最好的还没有拿出来,钱穆就已经喝得感慨万千。这次喝茶,他才懂得茶品确实有所不同,这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亦非读参考书所能了解的。在龙井茶店,钱穆学到了一切人生都如此要你自己去躬行实践才知道,饮茶要你亲口尝,不尝怎么知道好不好?

钱穆一生爱茶,日常便是茶一碗书一卷。即便是颠簸流离中,在云南宜良依旧是浴后可坐石级上,裸身作日光浴。浓茶一壶,陶诗一册,反复朗诵,尽兴始去。钱穆喝着宝洪茶,写出了《国史大纲》。宝洪茶产自宝洪山,当地竹枝词写道:红薯青芋紫姜芽,决胜东陵五色瓜;更有清供诗料品,云苔松子宝洪茶。

钱穆喝茶有名师指导。他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任教时,经常与一位喜欢饮茶的同事到茶室饮茶。这位同事,经常自备一个小火炉,烧炭煮水,用盖碗泡太湖碧螺春,三次而止。钱穆从这位同事身上,学会了饮茶的讲究,懂得了喝茶的艺术。茶叶、水、煮水的火候、装茶的壶与杯,饮茶的人与地,时与景都马虎不得。此后,无锡闻名天下的惠山泉,经常可以看到钱穆携友饮茶的场景。

钱穆在北京大学教书时,住在汤用彤家,就在太庙附近。初到京城,钱穆为写教案发愁,便在饭后常去太庙附近的茶馆独饮。一佳处,一藤椅,一小茶几,泡茶一壶,一个下午。茶毕,钱穆在四周漫步,看看风景。经常中午出门,晚上才回。这种生活持续到开课前四五天,钱穆终于将课程大纲写定。西南联大迁到蒙自时候,钱穆也经常坐在南湖茶亭饮茶看风景,也看女生,直到太阳下山。在云南,他学会了喝浓茶。此后去四川、重庆,都是饮浓茶才觉得过瘾。

钱穆经常举端茶童子的故事,典出明代大儒罗近溪。有一天罗近溪正在讲堂讲学,说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圣人,此时有一端茶童子进来,听讲人就问,那这个童子是否也能做圣人?罗近溪说他早就是圣人。这是为什么呢?那童子的职务是端杯,他把茶小心谨慎地端来,没有泼,没有翻,端上讲台,目不斜视地走了,那已百分之百尽了职。纵使是孔子来端这茶,孔子也这么端,不会比这童子端得更好,这已是止于至善,不能不说他是一个圣人。钱穆感慨地说,这就是象山先生所言,不识一字,亦可堂堂地做人呐。

钱穆有一次感慨,现在的世界潮流不是中国人主导,而是西方人主导。以前教授讲课,讲桌上放着一碗茶。现在,放的是扩音器。他看到街道取名是艾森豪,而不是仁爱路。钱穆是伤感的。不过,有人捕捉到了这种情绪,在新亚书院的时候,有位留美回来的女教授,每次来听钱穆讲中国文化,就把将自己所煮的香浓红茶装在热水瓶中带来。钱穆坐在讲台上,有烟可抽,有茶可喝,非常享受。有不少学生记得,钱穆讲课开始时,开始声音颇为舒缓,啜—口盖碗茶,或划一根火柴,点燃烟斗后,声音就开始激越,中气十足。讲到吃紧处,有时用烟斗轻敲桌面,有时则干脆用手来拍。

钱穆到美国后,当地人请他吃饭,进门就问茶或咖啡?钱穆脱口就说:咖啡。老美很惊奇了,情报不对啊,这老兄不是传闻只喝茶吗?钱穆机智地告诉对方,自己在国内喝了一辈子的茶,到了美国,想喝喝咖啡,再说了,美国人泡茶的茶,好喝才怪呢。确实,接连喝了几次咖啡下来,钱穆就开始抱怨,美国咖啡怎么都是一个味?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我的心,是一座城,一座最小的城。没有杂乱的市场,没有众多的居民。冷冷清清,冷冷清清,只有一片落叶,只有一簇花丛,还偷偷掩藏着,儿时的深情。

钱穆喜欢英国,因为英国人也好茶。锡兰红茶,加糖加牛奶,钱穆喝着很喜欢。钱穆考证,这种饮茶法,始于中国唐代,但唐代喝茶要比英式复杂,拿一大块茶砖煮,加上牛奶,再加糖,又放盐巴以及其他配料,大部分人只能喝一杯就够,但有个人,叫卢仝,居然连喝七杯,简直不得了,他的名气也就传遍了全国。钱穆发现英国社会的闲逸之情远胜于美国,因此更喜欢英国,坐在剑桥的咖啡馆中,就像坐在苏州的茶室。

钱穆离开罗马的时候,教廷大势来送他。那天飞机晚点,大使便邀约钱穆去喝咖啡,钱穆知晓罗马有一家很有名的咖啡店,数百年来,欧洲各国的艺术家多次造访,他还在店里签过自己的大名。大使于是换了另一家咖啡馆,这家店很酷,只有柜台,没有桌位,他们喝咖啡只能站在柜台前。店家的秘方是,用几种咖啡合起来煮。钱穆觉得滋味真是不错,就买了一袋随身。在飞机上,钱穆泡起了咖啡,香味勾出了大家的口水。从罗马飞香港十多个小时,钱穆借助咖啡之力,不眠不渴,觉得真心好。但他一下了飞机,又觉得还是中国茶的滋味好。

钱穆在东吴大学的故居,有一株茶树。

2 钱穆饮茶语录

钱穆说,中国人生之艺术化,饮茶正是一例。

钱穆对陆羽《茶经》有评价:唐陆羽著茶经,茶亦有品。品茶亦人之雅致。

钱穆动过写《中国饮茶史》的念头:烹饪为中国极高一艺术,举世莫匹。但烹饪中亦自有科学,即论茶之一项,自唐以来千数百年,其种植、其剪采、其制造、其烹煮,又如茶炉、茶壶、茶杯种种之配备,以及各地泉水之审别,茶品之演进,与夫饮茶方法之改变,饮茶场所之日扩日新,苟写一部中国饮茶史,亦即中国社会史人文史中重要一项目。

钱穆有饮茶妙论:饮茶习惯在中国已历千数百年的历史。唐人饮茶,本富刺激性,略如近人喝咖啡,故茶中必加以杂味,或甜或咸,又如牛羊乳之类,喝了一杯,即不想再喝。卢彤七杯茶,遂以驰名全国,至今犹为人知。但此后茶品变,煮茶方法变,茶味不再富刺激性,使人能晨晚随时饮,随时欣赏,为中国人生休闲中一大乐趣。主要一点在使茶味淡,乃觉味长,并有余味,留在口舌,而又不伤肠胃。饮茶成为中国人生普遍流传一艺术,其中大有深义。中国人言君子之交淡若水,淡则能久,情味深厚。酒食相征逐,则成为市道交,其味浓,若够刺激,惜不能久,情味浅薄。其间主要差别更在时间上。

我只想要间小房子,让你做我的小妻子,饭后我帮你洗盘子,要个胖胖的小孩子,等我长出了白胡子,坐在家中的老椅子,来一起记得这日子,和你的美丽白裙子。

饮茶成为中国人生普遍流传一艺术,其中大有深义。

要用好茶具。要倒一杯茶来喝,所用茶杯的质地,一定有好坏之分。如果那茶杯是稀世之宝的古瓷,拿那杯的人内心就会肃然起敬,十分地谨慎。做人也如此,人是有品格的。在社会上做了一个不够规矩没有品格的人,社会就要把他丢在一旁,轻视冷落他。倘是一个品格高尚的人,别人对待他也就会肃然起敬的。如今社会上不幸是好品格的少,坏品格得多。大家不互相看重,像那破茶杯不值钱,老被人家随意丢。

饮茶知味。再言味,如茶,镇江金山第一泉,无锡惠山第二泉,西湖有虎跑泉,烹为茶,味特佳。又有火候,非精于此道者不知。茶壶,宜兴产最佳。盖碗茶亦多味。倘盛于热水瓶玻璃杯中,则味变。猛咽浅尝,皆失味,又须一特殊之情调与环境,乃得饮茶知味。

茶杯则有杯托,人与物之相互间,必求配合协调,没入一大意境中 , 而不感有冲突。

长途跋涉,偶得片刻停车道旁,喝一杯咖啡,即匆匆再赶路,亦觉有味。果在此匆忙中,饮一杯中国茶,便嫌味淡,不够刺激,不尽兴。

中国人饮茶,另有一番情味,在安闲无事中,心气和平,或一人独品,或宾朋聚赏,或幽思,或畅谈,不能限以时刻,或羼以他事。否则茶既淡而无味,饮之亦仅解渴,无可欣赏。今日国人乃亦求于饮茶中找刺激,诚不知味之尤矣。

饮茶亦有两乐,一则闲居独饮,亦可忘去一切。一则对客同饮,亦备感情味。只求此心放在一事上,忘去其他一切事,茶亦可,酒亦可 , 独饮亦可,对饮聚饮无不可。雅俗共赏,此乃中国人一种大众化之人文修养。

中国作家之写一作品,则亦如其饮茶,乃其本身生活之一种自欣赏而已。今再以哲学术语言,中国之欣赏文学,乃即体以见用。西方之刺激文学,乃集用以为体。此其大不同所在。

中国人饮酒外,又有饮茶。饮茶亦有两乐,一则闲居独饮,亦可忘去一切。一则对客同饮,亦备感情味。只求此心放在一事上,忘去其他一切事,茶亦可,酒亦可,独饮亦可,对饮聚饮无不可。雅俗共赏,此乃中国人一种大众化之人文修养。

中国人又称品味。如品茶品酒,茶酒皆有味,故可品。不入味,则不登品。凡物皆然,故称物品。斯知物亦各有其味矣。人之一身,及其面部,以及其所居之室,皆可加以装饰品。则凡所装饰,皆可玩味。就其人日常亲接之物,亦可见其人之品味矣。

中国的人生,与西方的比较,则中国的人生味比较淡一点,西方的则浓一点。借用中国古人说话,中国人生像如一杯茶水,西方人生像如一杯酒。或许他们的有味些我们的比较像淡而无味。然而我们却认为淡一点的好,或许更淡则更真,更可久而无病。所以我们要说: 平淡、雅淡、高淡、恬淡、淡泊名利、淡泊明志那些话。今天的中国人则多数西化爱浓爱淡。至于怎样叫做淡,怎样叫做浓,则须诸位自己去体会,我无法为诸位道出。

《钱穆与茶》由周重林整理编辑,名人与茶故事还在继续。

名人与茶|喝一杯不烫不凉的清茶,读一读汪曾祺

名人与茶|鲁迅:离开茶,一个字都写不出来

失恋时,只有种可能性,要么是你爱她她不爱你,或者相反。那么,当你爱的人不再爱你,或者从来没爱过你时。你没有遗憾,因为你失去的只是一个不爱你的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