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魅力  美食

南宁市附近的游玩景点(盖县附近有游玩的景点)

南宁市附近的游玩景点(盖县附近有游玩的景点)

 

南宁邕江景色

驿站,是古代供传递军事情报的官员、士兵途中食宿、换马的场所。最远可追溯至三千多年前的商代甲骨文,乘马传递曰驿。周朝就始设有烽火台及邮驿传递军事情报,从《春秋》、《左传》等书叙述可知当时 邮为步递,驿为马递,合称为邮驿。秦汉时期驿传制度逐渐完善,至汉朝每30里置驿,由太尉执掌。唐朝邮驿设遍全国,分为陆驿、水驿及水陆兼办三种,驿站设有驿舍,全国共有1,639个驿,人员两万多人。唐代杜牧有诗《过华清宫》:长安回望绣城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讲的就是驿兵穿州过府,八百里加急,传递运送荔枝进长安的故事。

古代驿站

驿,在古代一些地方又用驲字代替。驲[rì],也叫传(zhuàn)车,古代驿站用来送信的车。

驿站作为一个词汇的出现却是在十三世纪蒙古人建立元朝之后。驿站在元朝以前只称驿,而站字则是外来词,源于蒙古语站赤(jamuci)的音译,站赤者,驿传之译名也。 元朝时在全国广设站赤,简称站,此后站的这一意义便融入汉语中,并演变成为双音节词驿站。

古代驿站

驿站在我国古代运输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通讯手段十分原始的情况下,邮驿制度使得中国古代政令通达,军情传递快速有效,担负着各种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的信息传递任务及物流运输。 对加强中央集权维护统治,和各地人文交往都起到了积极地作用。

历史上较出名的驿站有乌江驿、马嵬[wéi] 驿、白马驿、陈桥驿、鸡鸣驿等。这些驿站虽小,却上演了决定中国历史走向的故事,在漫长的历史画卷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乌江驿:西楚霸王项羽败于垓下之战,逃至长江边,因无颜见江东父老而自刎于乌江驿,上演一出荡气回肠的霸王别姬的悲情故事。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曾写: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马嵬[wéi] 驿: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次年叛军攻破潼关逼近长安,唐玄宗一行逃至马嵬驿。随行将士处死宰相杨国忠,并强迫杨玉环自尽,史称马嵬驿兵变。太子李亨利用这次兵变除掉了与他素来不和并且威胁他太子地位的杨氏兄妹。此后李亨宣布即帝位,是为唐肃宗,改元至德。

白马驿:唐天祐二年(905年),唐末权臣朱温在滑州白马驿诛杀朝官大臣三十余人并抛尸黄河,史称白马驿之祸。 影响中国走向千余年的门阀制度也至此而终,风雨飘摇的大唐王朝彻底丧失了统治根基。两年后的唐天祐四年(907年),朱温迫唐哀帝禅位,自立为帝,开创后梁,立国二百九十年的唐朝至此彻底灭亡。

白马驿与南宁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南宁周边有许多讲平话的村落,据传祖上均为北宋时期跟随大将狄青南下征讨侬智高的平南大军,得胜后留下垦戊的军人及军属(数据记载广西讲平话人口约650万),分布在今南宁、柳州、桂林及左右江两岸等地。族谱上均记载祖上来源于山东白马。

狄青平南

古时崤[xiáo]山以东称为山东(如战国时期崤山以东的楚、赵、魏、韩、齐、燕六国称为山东六国);东汉至唐朝山东指的是太行山以东地区,包括今河南、河北及山东等省;北宋时期今山东省地区分为京东西路、京东东路。山东成为行政区划的名称,始于金朝,清朝才出现了山东省。因此,众多南宁周边平话人族谱上所说的来自山东白马,应为狄青所率平南大军的集结地,出发地。放入北宋当时的地理划分,山东白马 据考应为今河南省滑县、浚县一带。史书上记载,秦朝置白马县,县治在白马城(今滑县白马墙村)。郦道元曰:城之名为白马,盖以刑白马而筑之,故谓之白马城。白马一带古时为黄河故道,白马津渡口即在此地,三国时期著名的白马坡之战关羽斩杀颜良也发生在这里。白马自古就是交通要道,经过朝代更迭历史演变,先后有白马县、白马城、白马集、白马营、白马苑、白马津、白马渡、白马驿等等诸多称谓。而有些族谱上记载的山东青州府益都县的则应为明清时期的来自今山东省的移民后裔。

陈桥驿:公元960年正月初一,传闻契丹联合北汉南下攻周,宰相范质等急遣赵匡胤统率诸军北上御敌。大军行至陈桥驿,赵匡胤和赵普等密谋策划,发动兵变,众将以黄袍加在赵匡胤身上,拥立他为皇帝,史称陈桥兵变。随后,黄袍加身的赵匡胤率军回师开封,胁迫周恭帝禅位。赵匡胤即位后,改国号为宋,定都开封。 陈桥兵变给北宋带来一个不良影响。由于北宋靠兵变起家,所以统治者特别提防武将。北宋武将的地位低于文官的地位,率军打战都是文官做统帅,导致军事混乱,战力低下。宋朝抑武扬文的做法导致经济文化虽然非常繁荣,但是军事上却处处受到北方游牧民族的打压和周边小国的侵扰,最终败于南下的蒙古大军铁蹄之下。

鸡鸣驿:鸡鸣驿因背靠鸡鸣山而得名。《明·一统志》:唐太宗北伐至山闻鸡鸣,因名鸡鸣山。鸡鸣驿始建于元代,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入西城的大道上开辟驿路,设置站赤(即驿站)。明永乐十八年(公元1420年)鸡鸣驿扩建为宣化府进京师的第一大站。清康熙年间,设驿臣主管驿站事务《清史》记载:"……已未,德、奥、美、法、英、意、日、俄八国联军联兵陷京师。庚申,上奉皇太后如太原……乙丑,次鸡鸣驿"。1900年八国联军进京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仓皇出逃,曾到鸡鸣驿落脚。鸡鸣驿是中国古代邮驿功能最全的驿站,具有非常重要的军事、交通与邮驿地位。也是国内保存最好、规模最大、最富有特色的邮驿建筑群。

宋代词人万俟咏作有词《长相思·山驿》:

短长亭,古今情。楼外凉蟾一晕生,雨余秋更清。

暮云平,暮山横。几叶秋声和雁声,行人不要听。

《长相思》为万俟咏写行旅之作,上片点明时序和地点,下片含蓄表达行人的愁思。通篇萧疏冷落,情在言外。这首词全词围绕着词人于秋季雨后登驿亭的所见所闻,秋季雨后的凄凉孤寂的氛围,烘托出作者的思乡之情。

《长相思》原为唐教坊曲,后用作词调名。调名取自南朝乐府上言长相思,下言久离别句。又名《相思令》、《双红豆》、《吴山青》、《山渐青》、《忆多娇》、《长思仙》、《青山相送迎》等。

南宁作为较早纳入中原版图的地区,同样也是中国古代邮驿网络的一部分,周边的驿站亦有悠久的历史和许许多多的故事。

明代南宁六驿

在南宁地方志中记载有南宁古代(明代)的六驿,分别为建武驿、施湴驿、长山驿、大滩驿、那龙驿、黄范驿。志云:建武驿,在县治西门外,明洪武三年(1370年)设,原额站船六只,桨夫六十名,上中下马六匹,夫十八名,下驴四头,上中下铺陈一十五副。建武驿始设时即为水陆路合驿,设在南宁城西门(即仓西门)外郁江(今邕江)岸边,是南宁城外最近的一个驿站,也是明代南宁最早设立的驿站,亦是南宁通向西部地区(今云贵川等省、越南等东南亚国家以及广西西部崇左、百色、河池、防城港上思等)的首驿。

明代南宁地图中建武驿的位置

施湴驿、长山驿、大滩驿、那龙驿得名均与所处的位置有关,而建武驿得名则比较特殊,与南宁这座城市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建武驿得名缘由必须要从南宁城的建城历史说起。

明代南宁府地图中的驿站

南宁位于广西南部,地处岭南地区(指五岭以南地区,五岭指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广西、广东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先秦时岭南为百越地,公元前214年,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派兵征服岭南,设南海、桂林、象三郡纳入中原版图进行管理,其范围包括今广西、广东及越南北部地区。

唐代安南都护府

南宁的建城的历史和缘由,和古代交趾(越南)这个地方是密不可分的。公元前111年,汉武帝灭南越国,并在今越南北部地方设立交趾、九真、日南三郡,实施直接的行政管理;交趾郡治交趾县即位于今越南河内。后来汉武帝在全国设立十三刺史部时,将包括交趾在内的7个郡分为交趾刺史部,后世称为"交州"。交趾,本是古代北方中原人在古籍中描述南蛮民族风俗的词,后来用于指代南蛮人所居的区域。直到汉代,象郡南部专门辟出一块设交趾郡,即今越南北部红河三角洲地区。( 交趾一名在南越国时代之前已有之。交趾名称来源于《礼·王制》曰:南方曰蛮,雕题交趾,雕题是纹脸,交趾注曰足相向。《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的解释为:《礼记》称"南方曰蛮,雕题交阯"。其俗男女同川而浴,故曰交阯。)唐代在此设安南都护府(唐代五大边疆都护府之一),简称安南,唐末设静海军节度使。五代十国后独立成为中原王朝进贡的番属国安南。经过三次白藤江之战及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战争,逐步独立成国。宋朝时,越南建立了李朝,开国皇帝李公蕴定国号为大越。大越这个国号几乎被越南人从宋朝沿用到清朝,而中原仍习惯称之为安南。清朝 《嘉庆重修一统志》记载,安南国王阮福映想以南越二字得到嘉庆皇帝的锡封。被上谕大学士们阻止:南越之名,所包甚广,考之前史,今广东、广西地亦在其内(秦汉时期的南越国)。阮福映即有安南,亦不过交趾故地,何得遽称南越?清庭遂褒赐国号,著用越南二字,以越字冠其上,仍其先世疆域,以南字列于下,表其新赐藩封;意在百越之南。后著于《时宪书》内,将安南改为越南。今日之越南经历了交趾郡—安南都护府—安南—越南的名称演变过程。由中原王朝的境内之地变成了独立的东南亚国家,历代中原王朝从此丧失了红河三角洲大片肥沃富饶的土地和南中国海绵长的海岸线。

唐代岭南道西部

东汉初年,光武帝建武十三年(37年),交趾征侧、征贰姊妹叛乱。伏波将军马援率军分海路、陆路两路进军交趾, 随山刊道千余里,大败征氏。这两条通往交趾的线路,后世称之为马援故道,又称交趾道。是见诸史载的第一次记载进入交趾的交通路线。 海路为北流江—南流江—合浦—北部湾海岸线—越南海防—越南河内(交趾城),陆路为沿鬱 [yù](郁)水西进—南宁—上思—宁明—越南谅山—越南河内(交趾城)。隋朝大将刘方征交趾,唐末名将高骈[pián]率军平叛等等,有文献记载的中原政权派大军南下交趾平叛的行动,很多都采取沿马援故道分为海路陆路两路并进进入交趾的方式。

马援故道

东汉时期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立铜柱作为帝国的极南边界,作为有记载来第一次大规模的南征行动,马援南征成为一种象征,象征着中原先进文明对南方蛮夷地区的征服和开化,对后世影响深广,得到后世许多朝代官员百姓、文人墨客的推崇。 伏波平南、马援铜柱、聚米为山、马革裹尸的典故在许多文章和诗歌中被引用。时至今日,马援故道线路沿线地区仍保留有祭祀马援的伏波庙(马援被称为伏波将军),和很多关于马援南征的故事传说。

东汉末年的三国时期,交州南部四郡(交趾、合浦、九真、日南)在东汉末年为士燮[xiè]割据,得到长足开发。226年,吕岱平定士徽(士燮之子)叛乱,将交州南部四郡纳入孙吴版图。随后魏(晋)、吴长达八年的交州争战,交州控制权几度易手,直到后来纳入了晋朝的版图中。

就是在这一时期,交趾地区和中原往来紧密,多年的征战也促进了地区融合,通往交趾的线路也空前的繁忙,带动了沿线地区的发展。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进入交趾陆路线路中的郁江水路转为陆路的地方(即今南宁),也成为了军队休整、商队歇脚的中转站,这里也逐渐聚集了不少民房村落,具备了城市建立的初步条件。

永嘉之乱后西晋灭亡,晋元帝司马睿(司马懿曾孙)率领士族缙绅和庶民百姓衣冠南渡,定都建康(今南京)建立东晋政权。为了安排南渡的士族缙绅,振兴晋朝,晋元帝开始大力开发岭南地区,广置郡县。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在今南宁这个地方(郁江岸边,进入交趾线路水路转为陆路的节点)建立新城,以国号晋、年号大兴为名,始称为晋兴郡,郡治晋兴县,晋兴一名意喻晋朝兴旺。

晋兴郡

突出的区域位置优势和良好的水陆交通条件,加上当时历史背景下的地缘政治冲突,促进了晋兴郡晋兴县的建立。这也是南宁有历史记载的建制伊始,距今已有一千七百多年历史。

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地名的变化亦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历史演变进程。南宁这个城市地名的变化也是如此,体现了南宁城建历史的演变。南宁自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建制后的名称变化繁多,有晋兴郡、邕州、南宁、宣化、邕宁等名称。众多的名字演变则要从秦朝的郡县制开始说起。

西周的分封制导致国家割裂为几百个诸侯国,春秋战国群雄并起,一直纷争不断。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在全国实行郡县制(即郡、县二级政权的地方行政制度),全国分为三十六郡(后增至46个),其中岭南地区为南海、桂林、象郡三郡。郡县制推广之初,郡一般指较大的区域,县则是指具体的城池。郡治在所管辖的区域中的首县中(亦称为附郭县, 指县政府治所与州、府、等上级政府机构治所设置于同一城池内的特殊形态。)。郡县制是秦朝推广的地方行政制度,后历朝代亦依秦制。郡县制有效地加强了中央集权,防止地方割据分裂,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东晋大兴元年(318年),南宁建制伊始,称为晋兴郡晋兴县,一个是郡名一个是县名。南宁的郡名经历了晋兴郡、南晋州、邕州、南宁路、南宁府、南宁市等名称的演变;而南宁的县名则是经历了晋兴县、宣化县、南宁县、邕宁县的变革。

南宁历史上郡县名称

秦朝实行郡县制;汉朝疆域扩大,郡太多,在上面加了一个州,变成了州、郡、县三级制,这便是汉十三州;汉亡之后,天下大乱,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州设的越来越多,甚至跟郡的大小都差不多了。隋朝统一后,便把郡撤了,又形成了州、县两级制;不过,州毕竟太多,中央直接管不方便,于是,唐朝建立后,在州上面又加了一个道,形成道、州、县三级制,这便是唐十五道;唐亡之后,宋朝把道改成了路,又把路划得数量越来越多,每个路随之越来越小;元朝开始在路上面加了一个省(行中书省),沿用至今。而此前的道、路、州,都变成了省和县之间的行政单位。其中隋唐时期郡、州曾不断变换:隋文帝统一全国以后,废天下郡,全国变成州领县的二级制。隋炀帝时又把州改为相应的郡,变为秦时期的制度。唐朝建立后又改郡为州,唐玄宗又改州为郡,唐肃宗又改郡为州。

唐代邕州管辖范围

《旧唐书》记载:天宝元年(742年)置邕州朗宁郡,下都督府。乾元元年(758年)邕州朗宁郡复为邕州。朗宁郡实际存在16年。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有一枚刻有朗宁郡都督府, 纪年为天宝二年(743年)的银铤,是唐代朗宁郡都督府(邕州)进贡的银铤,也是目前所见唐代最早带有纪年的笏形银铤。

唐代朗宁郡都督府(邕州)进贡的银铤

《旧唐书》记载:唐武德四年(621年),平南梁萧铣政权后,以宣化县地设南晋州,单领宣化一县,隶属岭南道。南宁第一次成为唐代州治。(宣化县是当时南宁附郭县的名称)

宣化县,邕州(南宁)附郭县,自隋朝改晋兴县为宣化县已有上千年历史。民国初年电报业兴起,为避免同名造成的电报发报难区分问题,当时北洋政府要求全国同名市县必须改名。因北方已有宣化一名,民国二年(1913年)宣化县改为南宁县。后又因与云南的南宁县(今云南省曲靖市)同名而于民国三年(1914年)再次更名,取南宁的古称邕州的邕字和南宁的宁字组成邕宁县(后来云南省的南宁县因与广西的南宁市同名又改名为曲靖市)。邕宁县县治原在南宁市中心民生路五金大楼处,解放后搬迁至江南亭子旁(今江南万达附近),后又搬迁至蒲庙镇,期间曾短暂搬迁至兴宁区五塘镇。2004年邕宁县撤县设区,成为南宁市的一个城区。

贞观六年(632年),唐太宗李世民下令全国州城以当地山川为名,南晋州遂改为邕州。《元和郡县志》:邕州,因州西南邕溪水为名。这是南宁简称邕的起源。从此南晋州名成为历史,只存在11年。

民生广场下的邕字石

邕字形象地说明了邕州的地理环境,四面皆为溪水江水环绕。东汉《说文解字》对于邕字是这样解释的:邕,四方有水,自邕(壅)城池者,从川从邑。就是说,城邑四方有水环绕,壅土为城,谓之邕。《读史方舆纪要》也说:邕州,四方俱水而中高曰邕,有邕溪水流经其下。

邕字即为溪水环绕城邑。溪水绕城而被称为邕溪,而后城邑又因邕溪得名邕州。 南宁有溪,溪曰邕溪。邕州因之而来。

民生广场下的邕字石

南宁是一个典型的盆地地形,北面是大明山山脉延伸下来的高峰山脉,邕溪水源出北面高峰岭,经四方岭、天狮岭,在大、小鸡村附近形成沙江河,至茅桥一带与源自老虎岭的支流(旧乌石)合流,到白石咀(今茅桥医院西北面)形成茅桥江,然后一分为三:西段转向西南,经葛麻岭、民族大道从旧南门菜市水口流入邕江(此段早已堵塞填平);中段经埌边融入南湖(当时的南湖是邕溪的一部分,由津头注入邕江);东段于茅桥江与竹排冲合流后从文钱渡(今江滨医院附近)注入邕江(郁江)。如今的南湖公园过去就是邕溪的一段,由茅桥下来,南下后在津头注入邕江。

吕仁治水

《旧唐书·地理志》记载:唐景云年间(710年~711年)吕仁被贬官至岭南,于邕州任司马。吕仁听闻民众疾苦,得知邕州旁郁水(邕江)洪涝期倒流进邕溪,使得周边房屋田地被淹,民众苦不堪言。于是吕仁组织当地民众在邕溪上游挖渠分流,把邕溪水导入竹溪(竹排冲);邕溪下游则筑堤防洪,形成围湖。汛期时常泛滥的邕溪变成了长长的一泓碧水,也就是现在的南湖。这也是珠江流域有记载的最早的分洪水利工程。

邕州古城与邕溪水

较之有上千年历史的水利工程南湖,西面的这一段邕溪则容易被人遗忘。西面的邕溪同样由茅桥白石咀分流而下,从葛麻岭下来到广西图书馆再转到民族大道上,沿着广西博物馆、民族广场、广西科技馆、新民立交、南宁二中球场一带,至经文街电信大楼处转至市一医院、外滩新城,流经中山路原南门菜市临胜街处(原中山码头)流人邕江。邕溪西段断流之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这一段干枯的河道早已被楼房、道路覆盖,曾经的溪流涓涓也能留存在历史的记忆中了。现在上述一些地段仍可以看到地势较低,逢大雨天仍易积水内涝,这些低洼地区都是原来邕溪西段的河道。

邕州古城与邕溪水

正因为有这几段邕溪水环绕形成的台地,古人才看中了这处地形,在溪水中间的台地上建立城池。邕溪水加上郁江(邕江)环绕形成了天然屏障,稍微疏浚就形成了护城河,城池的兴建充分考虑了地形地貌的因素。

南宁(邕州)古城示意图

邕州古城先后有两个城池,一个叫唐城,一个叫宋城。唐城就是建在溪水环绕的台地上,因其为晋朝建立,唐代开始兴建城墙,又于唐代始称邕州,因此旧城又称为唐城;而北宋皇佑年间迁建的新城后被称为宋城。

《永乐大典·建武志》:据旧志,罗城元周一千丈、高一丈五尺、上广一丈三尺、下广二丈;环绕二壕,并广一丈五尺、深一丈。唐开元二年(714年),司马吕仁筑(这也是最早见诸记载的邕州始建城墙时间)。

吕仁筑城

盖州古城,在今之城南二里。其故址仅存,社稷在焉。明朝嘉靖方瑜《南宁府志》记述,邕州城在城南二里,基地尚存。《南宁市志》记载:唐武德元年(618年)开始筑城。城墙建好之后,南宁自此成为有城墙的城市。当时所筑城墙为土墙,外围用簕[lè]竹围砌,中间夯土,或以土坯垒砌的方式建墙(这是一种源自中原地区板筑城墙的方式,簕竹为本地盛产的一种带刺的坚竹,古时一直是农家围院常用的材料。唐广州司马刘恂撰《岭表录异》卷中·簕竹笋记载:其竹枝上刺,南人呼为‘刺勒’。自根横生,枝条展转如织,虽野火焚烧,只燎细枝嫩条,其笋丛生,转复牢密。邕州旧以为城,蛮蜒来侵,竟不能入。)。以土垒筑而成的城垣周围一千丈、古城面积两平方公里,共有三座城门,分别称为来远门大安门朝天门。大安门和朝天门均面临邕江,以适应水运的发展,来远门为北门。唐代古城的位置,大致北从今纬武路东头起,经七星路、天桃路、市体育场(旧跑马场)、植物路,南到邕江边凌铁村。城区东北—西南走向,长方形,面积约2平方公里。过去纬武路的古城口和原凌铁村沙场斜坡处(今凌铁江滨公园),就是当年唐代古城门遗址。一直到清代末年,唐代邕州古城城基都仍在。清末民初修建的南国街(原名南郭街,即南边的城郭的意思)、经文街、纬武路、天桃路等就是在城墙墙基形成的土坡上扩宽为路。至今纬武路东头还被称为古城口。

南宁(邕州)古城示意图

北宋皇佑年间(1049年-1054年),狄青平定侬智高叛乱(史称邕州军乱)后,陶弼出任邕州太守,作有诗《登邕州城》:

夜半孤城百尺台,乱虫声里一樽开;

忧边日绕南云下,恋阙心随北斗回。

前两句诗句描述了邕州旧城的荒芜,无人的孤城残桓只剩百尺的城台(陶弼另有诗句《秋日登南城台》),杂草丛中虫叫声此起彼伏,黑夜中更显荒芜。暗示了诗人对邕州军乱事件造成邕州旧城景象的感慨。彼时刚战熄戈止,百废待兴,很多事情亟待处理。尤其是南疆少数民族地区,管理棘手,稍有不慎将导致民族冲突,因此维稳任务繁重。后两句诗句表达了诗人对未来南边边疆局势的担心,以及久任南方边疆后思念北方家乡的思乡情感,浓浓的家国情怀。未来的不确定性使诗人心中忧虑又更添一层,诗人沉重的心绪体现在诗中。

陶弼诗《秋日登南城台》:

江国家书少,秋台寒草生;无人来远渡,尽日上高城;

落照悬渔市,孤烟起戍营;东园故篱菊,又向酒中倾。

南城台即古邕州城(台城)剩下的一段城墙,大致位置在今凌铁渡口一带。按《明一统志》:南城台在府城(南宁府)南二里。明清时期,从南宁城南门往钦廉、横县永淳的驿路,出南门后第一站就是唐台铺(在唐代邕州古城城台下设置的递铺,因而得名)。史书记载在清朝末年凌铁一带仍保存有部分城墙和一个石拱门,因此又称为古城口(另一个古城口是纬武路菜市一带,即唐代邕州古城的北门),后毁于战乱。

北宋统治者忙于北方防务,却对西南边疆极其不重视。邕州治下有"五十溪州"的广袤土地,但只有只有六万男丁,可供征用的兵源严重不足。这些都揭示了西南边防的薄弱空虚,陶弼深感对西南边防的忧虑。彼时交趾李朝正蠢蠢欲动,在边界厉兵秣马。果不然在陶弼离任邕州后的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李朝发动了对宋境的侵略战争,李常杰率兵十余万人,分水陆两路悍然入侵,邕州城陷,邕州知州苏缄阖门殉难,全城五万八千余口民众被屠光,城桓被毁。

交趾围攻邕州

宋嘉祐元年(1056年),由于叛乱的侬智高放火烧城,原来的邕州古城(唐城)城内建筑已经损毁颇多;加上城池地势低洼,频受洪涝困扰。时任邕州太守刘初决定在旧城(唐城)的西北五花岭一带建新城(宋城)。(《南宁府志》载:五花岭,发自望仙坡,分脉微茫,突起五堆,昂伏于城之内,外一府治地,一府县儒学地,一城隍庙地,一宣化县治,俱城内。一天宁寺,地在城西,仅百步,较之街市,或高一丈,或高二丈,或高七八尺者,气脉融结,有如五花,故名。)为了征地拆迁、新城修筑的顺利,刘初神仙托梦造了一网罩九龟( 因此当时邕州古城(宋城)也称为龟城)、乌蟒筑城两个故事,并建了乌龙寺来感激大蛇筑城之功;在旁边建白夫人祠感谢白家让出五花岭之地。

宋邕州城

南宁自古溪多塘多,土地松软筑城不易是事实。刘初的神仙托梦,为前几任官员撇清了筑城不牢的事实(尤其是维护了平叛大将狄青的声誉),也为自己找好台阶,在当时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手段,足见其政治智慧。一网罩九龟和乌蟒筑城作为南宁城的城建文化,今天来说依然是那样美丽动人。

宋代邕州古城

据史书记载:宋元丰三年,石筑城墙,开城门,直城三里七,横城七里三,人称宋城。邕州城垣从南门(中山路)开始,沿南环路,过电信大楼,向北至文化宫,折回百货大楼、沿新华街至水塔脚,转当阳街,接临江路,再回南门,形成完整的城郭体系。

徐霞客游记

宋城建好之后,元明清三代则大体沿用之。明朝徐霞客在《徐霞客游记·粤西游记》记载:南宁城北狭,西阔,此乃望仙坡来龙,西乃濒江处也。北、东、南各一门,皆偏于角上。(明)万历三十年新辟南门。南门即现在的中山路与南环路交界处。至今,老人仍称中山路为南门口,原来的菜市称为南门菜市。

宋代邕州古城

新城(宋城)建好后,沿城墙下挖护城河,又将当时的邕溪西段一分为二,分南北走向绕城墙而行,最后注入郁江(邕江)。说起来这一段已经消失的邕溪西段先后成为了两个城池的护城河。宋城城壕水源来自城东北的茅桥江,即邕溪的西段。此河流到今民族广场(其中包括今广西博物馆和科技馆)这一带后,春夏大雨就成一片江泽大水面,这一片大水面,就横断今之经文街直流人宋城壕,而继分向南北流,南流即由今之中山路临胜街处(原中山码头)流人邕江,北流经北门城壕流人西城壕(朝阳广场、新百货大楼、高峰路一带),由民生广场一带(原民生码头)流入邕江。邕溪西段断流之后,护城河分成了几段城壕。现在民主路上还有一个小区叫泗壕塘宿舍,即当年的东城壕的其中一段位置。

民国四年(1915年) ,南宁城区动工填平部分北壕、东壕、西壕、南壕的地段修路。民国五年(1916年),经议论今日火器日精,城墙失去防御作用,作出决议拆城墙,将北门月城拆卸,修建马路, 通望仙坡(今人民公园镇宁炮台) ,以通武鸣和宾阳。民国六年(1917年)将今兴宁路西头与今新华路交接处辟开城墙,建新西门,以连通西关路;继之将东门外的月城拆卸,填部分东壕塘,修马路,通往维新街等以东地区。民国十六年(1927年),南门拆除,修筑马路通商埠和津头村一带城墙外地区。民国十九年(1930年), 城市南面由南门至观音阁(今南宁电信枢纽大楼西侧)长约2000米城墙已拆除,建南环路。民国二十年(1931年)以后,拆除城墙、城门工程有较大进展,但拆拆停停,让其自然崩塌,拖延时间较长, 直到1950年解放初期才将残墙、断壁清除完毕。

如今仅存的一段城墙墙基在邕江大桥桥头堤岸处被发现,2005年南宁市政府按清代城墙形式修复了此段古城墙。

复建的古城墙

2021年又根据《永乐大典·建武志》的记载于原址复建了仓西门。

复建的仓西门

《资治通鉴》记载: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侬智高军兵临邕州城下。邕州知州陈珙见事不妙,急忙布置防军,命通判王乾佑守来远门,代理都监李肃守大安门,指使武吉守朝天门,令司户参军孔宗旦出城快马求援。广西兵马都监张立率兵从宾州来增援。 援军一到,陈珙即在城墙上犒劳张立等人,正值他们兴高采烈饮酒之时,侬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城而入,陈珙、张立等皆被擒获后斩首。由此可知当时邕州知州陈珙麻痹大意,不将侬军放入眼里,防备松懈是邕州城被快速攻破的原因之一;另一原因就是当时的邕州城(唐城)城墙薄弱,由于地势原因多处被水涝浸泡倒塌,未经修缮,一经侬军进攻即告破。

侬智高邕州军乱之后,邕州营造新城(宋城),吸取教训高筑城墙、深挖城壕。23年后的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李常杰率兵十余万人围攻邕州42日,知州苏缄率民众死死守城抵抗。最后在叛徒教授下,交趾军才用堆土囊的方式登上城墙,邕州城陷。知州苏缄阖门殉难,全城五万八千余口民众被屠光,城桓被毁。宋邕州城(宋城)相比唐代邕州城(唐城)城更坚,苏缄率领下邕州军民上下一心守城,无奈久困无援军加上叛徒出卖,最终城池被攻破。后世为了纪念苏缄抗击侵略者宁死不屈的精神, 在其殉难地邕州府署地上立祠纪念。今为南宁市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内的南宁城隍庙内供奉。

南宁城隍庙内供奉的城隍苏缄像

苏缄曾于广南东路英州(今广东英德市)任知州,率众积极抵抗侬智高军,是少数参加过两场战争的人之一,。有左诗书,右孙吴之誉的陶弼曾三次到邕州任职(一任崇义使两任邕州知州),并先后在岭南多地任职,被称为岭南通。狄青率平南大军南下到洪州(今江西南昌)时,狄青曾亲自前往拜访陶弼,询问对侬智高军的对策;交趾李朝攻陷邕州后陶弼曾随郭逵大军征讨,暮年出任顺州(广源州,今越南高平)知州,后死于任上。陶弼亦算唯二参与过两场战争的人。

随着晋兴郡的建立,中原地区通过晋兴郡进入交趾的驿道也建立了起来。唐代以前,史书对于中越交通线路的走向记载较粗略,唐宋及以后则逐步清晰。司马光《资治通鉴》记载:隋仁寿二年(602年),交州俚帅李佛子作乱,朝廷令钦州刺史宁长真以步骑万余出越裳,辅佐交州道行军总管刘方前往讨伐,刘方于是重开此路,置镇守 。史书将此次征讨交州的行军路线称为刘方道。《旧唐书》记载:唐贞观十二年(638年),桂州总管、清平公李弘节派遣钦州首领宁师京(宁长真后人)沿隋朝刘方开至交趾的故道,开拓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在瀼 [ráng]水(明江)河畔置瀼州(今崇左市宁明县海渊镇)。从邕州至交州,因道主要通行于明江(瀼水)河谷,后世称为明江道。东汉的马援故道与隋朝刘方道、唐代明江道虽名为三道,实际上是同一路线不同时期的名称。此路开辟后,由邕州经瀼州,直达交州,成为中原王朝通往交趾的交通要道之一。

马援故道

王勃为初唐四杰之一,作有千古名篇《滕王阁序》和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唐高宗曾称赞其 大唐奇才。唐上元三年(676年),王勃前往交趾郡看望任交趾县令的父亲王福畴,返回途中船翻不幸溺水,被捞起后惊悸而亡,时刚26岁。高宗得知王勃溺亡后长叹:可惜,可惜,可惜!。今越南仍有王勃墓。

当时中原前往交趾的出海线路,受限于当时的造船工艺和航海条件,加上北部湾海域风高、浪急、礁多,翻船事故频发,航行风险巨大。远赴交趾是一种贬官惩罚的象征,官员们本就对此心有余悸;王勃的溺水而亡,让更多官员闻之色变。因此后世更多选择相对安全的陆路通道,也就是经邕州往西南行进入交趾的线路。

邕州往交趾的交趾路

北宋曾公亮《武经总要》记载:交趾路。自州 (邕州) 西南陆行, 取马援路至瀼州,二百七十里。又二百四里至禄州,又二百里至交州。天宝以陆行凡二十驿。一说南渡郁江西南行,经羁縻五州至交州,约六百里。可见这一陆路通道在唐代即已经成为官方驿道,沿途共设置二十驿。符合三十里设一驿站的设置。而且这条道也是邕州至交州的最近的陆路通道,同时部分路段可水陆并行,便于大规模行军。

唐宋时期邕州区域位置图

除了西南向通往交趾的要道。南宁建制后还成为了中原地区进入岭南后通往云南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溯右江而上)的节点,以及管控左、右两江少数民族地区的桥头堡。

从唐朝武德年间起至开元年间120多年历史, 是唐朝的兴盛时期,岭南地区社会安定, 官方和民间交往较多,促进交通运输发展。邕州州城有舟楫之利,利用邕江发展水路运输作用,在唐贞观年间还开辟通交趾、渝州(今重庆)等地的陆道。

由邕州西出南诏的道路被称为牂牁[zāng kē]道(又称邕州道)。《资治通鉴》记载:贞观十三年(639 年)六月,渝州人(今重庆市)侯弘仁自牂牁(汉代的牂牁郡,今贵州省黔东南一带)开道,经西赵(贵州遵义至都匀一带),出邕州,以通交(交趾)、桂(桂州)。牂牁道沟通广西与云、贵及至安南的交通要道。此外,一些重要的道路上均设有驿站,有利于官商往来,贩运货物。据《唐会要》记载,邕州至善阐府(今云南昆明)水路陆路共 47 日程,再经 11 日程可到羊苴咩城(今云南大理),但是对具体的路线、驿站等却缺乏记载 。

"瀼州道"沟通了岭南道邕州至安南都护府交州的陆路交通;牂牁道则打通了蜀黔至岭南道邕州的线路。这两条道路的开通使得唐代邕州城的边疆区位优势凸显,邕州成为了唐代中原地区联通西南边疆的桥头堡。邕州城,自上元年间(674—676年)到咸通三年(862年)先后为 邕管和岭南西道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因地位提高,衙门增大,人口逐年增多,促使城区扩展。

北宋开宝四年(971年),知邕州范旻[mín]言本州至严州(今来宾)约三百五十里,是平稳径直道路,已令起置铺驿,其严州至桂州请修置铺驿,诏令严州、桂州据管界道路,接续修持,各置铺驿 。桂(桂林)邕(邕州)十八驿在前朝时即已形成,至宋朝时则逐渐完善,成为岭南西道(广西)内最重要的陆路交通驿道,亦是中原王朝管控岭南西部地区的重要交通道。

唐宋时期邕州驿路图

在宋朝,特别在南宋绍兴年间以后,邕州城设置买马司,收购军马。为此,宋王朝每年运来大量的黄金、白银、钱币、食盐和其他商品到邕城,促进邕城商业发展。邕城北门设立有马房圩,并于横山寨(今百色市田东县)建置有采购站,向大理等国采购马匹。每年采购马以后,买马司把马集中邕城,分组编纲以10匹为一营,50匹为一纲,派专人向驻防在长江中下游安徽、江苏一带的军队供给战马。《永乐大典》八千五百七卷转载《建武志·蛮马》记载:买马司,岁市国马一千 五百匹,尽出于诸蕃,漫称广马,不是广,安得战马。邕城和邕州横山寨为全国重要马市场之一,输出战马,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

透过地理看历史,正是南宁所处的岭南西部的盆地地形。界临交趾(越南)和西南夷(云南和广西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左右江汇合位置,决定了南宁的历史发展和走向。

故宫博物院陈列有一个特殊的屏风,这就是清代乾隆时期的紫檀木边架漆地嵌象牙广西府州图围屏,其中一屏描述南宁府的内容为:南宁府,唐开五管(即唐代岭南五管经略府),旧为邕州,至泰定(即元朝泰定年间)初改南宁,内制广源(指左右江少数民族聚居区),外控交趾(今越南),万山环峙,积翠参天,亘数百里,势若星拱。宋代名臣崔与之:邕为五管雄,地控西南域, 《宋史全文》:备边之郡九,而邕管为最重。 南宁古籍记载:宣化县(即南宁),外控广源,内接溪峒,前樽铜柱,想文渊(马援)昔日雄风,北锁昆仑,见武襄(狄青)当年伟伐,背枕泰青,溪流分派,江水朝宗,商贾辐辏,舳舻相望。南瞻五象,北顾昆仑,西溯合江,东回邕水。其形势,其险阨,今犹昔也。区位优势造就了南宁的历史,同时造就了今日之南宁。

与多疑者共事则事必不成,与好利者共事则己必受累;无实学却徒有虚名当知有祸变;凡专注一事终身则必有成就。

南宁

南宁简称邕,唐宋时期称邕州,是唐代邕管区域府治。邕管是唐朝政区名。乾封二年(667年)置大都督府,开元二十一年(733年)置岭南五府经略使,上元(760~761年)后置邕管经略使;后又罢,长庆二年(822年)六月,复置经略史,以刺史领之。

唐代岭南西道

《旧唐书》记载:唐懿宗咸通三年(862年),朝廷对于岭南道军政格局进行再次调整分割,颁布《分岭南为东西道敕》:岭南分为五管,诚已多年。居常之时,同资御捍,有事之际,要别改张。邕州西接南蛮,深据黄洞,控两江之犷俗,居数道之游民。比以委人太轻,军威不振,境连内地,不并海南。宜分岭南为东西道节度观察处置等使,以广州为岭南东道,邕州为岭南西道,别择良吏,付以节旄。其所管八州,俗无耕桑,地极边远,近罹盗扰,尤甚凋残。将盛藩垣,宜添州县,宜割桂州管内龚州、象州,容州管内藤州、岩州,并隶岭南西道收管。

岭南分东西道而治,是历史上两广分为东西的开始。邕州成为了岭南西道治所,也是第一次成为相当于现在省级的区域管理所在。

对中原地区来说,岭南自古为南蛮之地。秦汉之后岭南并入中原王朝版图,成为了历代王朝的南疆地区。而南宁城建立之后,由于位置的特殊性,成为了南疆边陲重镇,一度成为了中原王朝极边之地。对于被贬至岭南或者是出使安南(交趾)等地的官员来说,来到了邕州城之后,西出则皆为蛮荒未开化之地,所以才有了建武驿中饮我酒,一笑万里蛮烟清。的诗句。

《新唐书》记载:至德元年(756年),邕管地区黄峒蛮(又称西原蛮)首领黄乾曜[yào]反叛,绵地数千里,拥众20万,攻占十八州。乾元初(758)黄乾曜等被官军所杀。贞元十年(794年),黄峒蛮首领黄少卿又攻邕州。元和二年(807年)。黄少卿曾一度归顺唐王朝,被授为归顺州(靖西)刺史,但不久又再次反叛。历史上称为黄峒蛮变。

长庆元年(821年),时任兵部侍郎的韩愈向唐穆宗呈上了《黄家贼事宜状》(黄家贼是唐朝统治阶层对当时邕州西部地区西原蛮黄姓叛军的蔑称),认为黄家僚民起事的原因,不在于僚民本身,而在于朝廷用人不当。自肃宗至德以后至文宗太和八年,西原蛮叛乱不止。韩愈分析岭南西原(邕州西部左右两江地区)蛮荒地广人稀、洞垒荒僻的情形,在向唐朝的建言中指出,假如尽杀其人,得其地,在国计不为有益,不如实行羁摩[jī mí](笼络控制、自治)政策,来则捍御,去则不迫,未有亏损朝廷。《资治通鉴》记载:南诏(唐代时西南边境今云南一带的少数民族国家)与邕州毗邻,唐廷发岭南、桂管、容管三道兵三千人戍守邕州,防遏南诏。大中(847——859年)末,邕管经略使段文楚奏请以三道兵衣粮由本道召募土军代之,朝廷准许,然所募仅得五百人。大中十二年(858年),李蒙代文楚为经略使,贪缺额士卒衣粮,遂罢遣三道戍卒,仅以所募五百兵守左、右江,故南诏乘虚入侵。咸通二年(861年)七月,南诏攻邕州。时李蒙已卒,新任经略使李弘源至镇才十日,无兵以拒,邕州城遂陷。弘源与监军逃奔峦州(横县峦城镇)。过二十余日,南诏退兵,方还邕州。弘源被贬官。朝廷又使段文楚为邕管经略使。文楚至邕州,城邑、百姓十不存一。次年朝廷以文楚前在邕管经略使时,募土军以代岭南等三道戍兵,变更旧制,致南诏入犯,遂贬官文楚。不久后,唐廷诏发邕管及邻道兵救安南,安南都护李鄠[hù]收复安南。

《资治通鉴》记载:咸通四年(863年),南诏攻破交趾城,唐军退守岭南。咸通五年(864年)三月,南诏兵6万攻邕州城。天平军小校率兵300人缒城而出, 烧杀南诏兵营,杀死500多人。咸通六年(865年)五月,唐末大将高骈[pián]领兵至邕州,率五千士兵渡江(邕江),打败林邑兵(南诏组织的林邑部队),进攻南诏龙州屯,蛮酋逃走。咸通七年(866年)六月,髙骈率大军到达交州,大破南诏军,斩酋迁、脆些、诺眉,献上首级三万,平定安南。

大唐咸通年间夔州都督府长史樊绰,曾为安南经略使蔡袭的幕僚,为与南诏作战,多次访问南诏。樊绰在其所撰的《蛮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朝廷差使到云南,南诏迎接远送。自数年来,缘邕(邕州)、交(交趾)两地长吏苛暴,恣杀非事,致令众蛮告冤,因兹频来攻掠,伏蒙圣心,征发大军,指挥期于克复。其邕州经管三十四羁縻州,……莫非长吏非人所致。邕、交两地官员暴政才导致当地土著频繁暴动,南诏入侵时则帮助南诏。

《唐会要》卷九十九·南诏蛮记载:乾符三年(877年)十一月,邕州节度使辛谠[dǎng]奏:南诏遣使段磋宝等四人通和。诏令答使,许之。段磋宝回报在岭南西道受到的种种礼遇,南诏首领世隆亦喜之,承诺不再劫掠岭南西道、安南都护府。《资治通鉴》记载:乾符四年(878年),岭南西道节度使辛谠奏:‘诸道兵戍邕州岁久,馈饷之费,疲弊中国,请许其和,使赢瘵息肩。’诏许之。谠遣大将杜弘等赍书币,送宝还南诏,但留荆南、宣歙数军戍邕州,自余诸道兵十减其七。眼见南诏息战,辛谠这才腾出手来安抚邕州附近的少数民族首领。

《新唐书》·南蛮下·西原蛮记载:员州又有首领侬金澄、侬仲武,与金勒袭黄洞首领黄伯善,伯善伏兵瀼水,鸡鸣,候其半济,击杀金澄、仲武,唯金勒遁免。后欲兴兵报仇,辛谠遣人持牛酒音乐解和,并遗其母衣服。母,贤者也……金勒感寤,为罢兵。此事在岭南西道各个羁縻州、山寨引起很大震动,邕管之地各部族为之休战多年,百姓皆感辛谠之德,书以志之,传名后世。《南宁府志》记载:(谠)乾符中为岭南西道节度使……谠既和南诏,以管内侬、黄素结南诏,复招抚其酋侬金勒等,与之通欢,持牛、酒,音乐赉之,并遗其母衣服。母贤者诮让其子,金勒感悟,始罢兵,邕遂成乐土。辛谠是唐代邕州管内难得的清官、良官,即缓和了与南诏的关系,又平息了邕管地区内少数民族部族的冲突,在其任上造福了一方。

唐末黄氏、侬氏瀼水(明江)伏兵之战后,黄氏逐渐没落,侬氏兴起。至宋朝,侬氏已成为邕州西部左右两江地区第一大氏族,其族人多任当地氏族首领,因此左右江地区又被称为侬峒地。但宋朝地方官员暴政腐败,苛捐重税,招至当地人不满。最终导致了侬智高起兵造反的邕州军乱事件。皇祐年间,迫于交趾欺压,侬智高先后遣使到邕州请求内附,授给官职,保宋边疆。但昏庸的地方官员,竞将其说成是叛交趾而来,恐疆场生事,却而不受。 皇祐四年(1052年),侬智高在安德州(今靖西市安德镇)起兵,攻占横山寨之后沿右江顺流而下,最终攻占邕州建立大南国。后被北宋大将狄青率平南大军南下剿灭。

狄青平南大军和侬智高大军归仁铺之战

宋代太平兴国五年(980年),交趾郡大将黎桓发动兵变,太宗乃发兰州团练使孙全兴、八作使张璿、左监门卫将军崔亮为陆路兵马部署,自邕州路入交州。水陆并进,破敌斩首。次年,在白藤江大败敌军(第二次白藤江之战),斩首千余级,获战舰二百艘,甲胄以万计。转运使侯仁宝率前军长驱直入。黎桓诈降,侯仁宝受骗以身殉国,太宗遂班师。交趾自此逐步独立。

宋真宗景德三年(1006年),交趾黎氏内讧。朝廷命邵晔为交趾安抚信使,至岭表,致书黎氏兄弟,晓以朝廷威德,谕即停战否则将兴师问罪。黎氏称臣纳贡。邵晔回朝献上《邕州至交州水陆路》。(说明在北宋时即已测绘了今天的广西南宁市到越南中部一带的水路和陆路交通图、地形图等多幅地图。)可惜宋真宗认为:交州瘴疠,若兴兵攻取,死伤必多。且祖宗开疆广大若此,当慎守而已,何必劳民动众,贪无用之地。(交趾自宋代完全独立,而后明朝短暂控制,后又放弃。)邕州知州萧注一针见血地指出:交趾虽奉朝贡,实包祸心,常以蚕食王土为事。果不其然,多年后就发生了交趾入侵,宋朝反击的宋越熙宁之战。

交趾军围攻邕州城

北宋熙宁八年(1075年),交趾大将李常杰率10万大军兵分两路入侵宋境。一路由李常杰率领走海路攻占钦州、廉州之后北上;一路沿邕州—交趾陆路线路进攻。最终合兵围困邕州城,其中不乏有大象兵。邕州知府苏缄率众坚守42天后城破殉国,邕州城惨遭屠城。

交趾军围攻邕州城

熙宁九年(1076年),交趾占邕州并屠城后,大宋朝野震动。宋神宗发《讨交趾敕谕》,成立了安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本道经略招讨司,以郭逵为正使,赵卨[xiè]为副。宋军集军30万沿邕交道进入交趾。富良江之战中大败交趾军,击杀数千。李朝洪真太子和昭文王子战死,左郎将阮根被俘。交趾君主李乾德奉表求和。

1288年,元世祖忽必烈发起蒙越战争,元朝与安南(越南)陈朝爆发了第三次白藤江之战。元朝水军在撤退时遭到安南陈军的伏击,全军覆没。强大的蒙古军队曾征服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却对东南亚的安南无可奈何。三次白藤江之战,中原王朝彻底失去对越南的控制(明朝虽然短暂回归中原王朝管辖,但最终又因文化习性差异,控制力太弱又独立出去了)。

元末战乱,安南乘机发兵攻入思明路永平寨(今越南谅山市奇穷河北岸),占领永平寨的邱温县、如嶅县、庆远县、文渊县(文渊为伏波将军马援的字号,为纪念马援而名)、脱朗县边境五县,后又占领元朝思明路(明朝为思明府)的禄州(今越南高禄县)、西平州(今越南谅山)等地,将边境线又往北推进了一大截。

明朝建立后,由于永平寨、禄州和西平州等地被安南侵占,邕交陆路通道被阻断,而经凭祥州进入广西的左江明清贡道(明、清时期安南进入中国向朝廷进贡的线路)崛起。镇南关(今友谊关)就建于这一时期。

镇南关

镇南关,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置,一称大南关,又名界首关,永乐六年(1408年)曾称镇夷关。镇南关成为中原王朝西南边陲第一雄关,镇南即永镇南蛮之意。

镇南关

明清贡道即为镇南关—凭祥—龙州--丽水—崇左—南宁的左江水路线路,取代了原来的通行于明江河谷的陆路线路。曾经繁华的陆路线路上的永平寨(边关第一贸易点)、禄州和西平州成为了越南的土地, 思明州(含思明、思陵和明江)因为有思念明朝之意在清朝时改为宁明(今崇左市宁明县)。存在了数百年的马援故道(交趾陆路通道)逐渐沉寂。

建武驿之名源自建武节度使一名。节度使为唐代始设的地方军事长官名。

《旧唐书》卷四十八·志第二十四·职官三·节度使记载:天宝中,缘边御戎之地,置八节度使。受命之日,赐之旌节,谓之节度使,得以专制军事。行则建节符,树六纛。外任之重,无比焉。至德已后,天下用兵,中原刺史亦循其例,受节度使之号。节度使初置时,只是作为军事统帅,主要掌管地方的军事大权、防御外敌,并没有管理州县民政的职责,后来渐渐成为总揽一区军、民、财、政大权的王者,辖区内各州刺史均受其节制;有的还胆敢世袭,皇上也调动不了他,实际上形成了藩镇割据,这也是唐亡的原因之一。岭南西道节度使为广西一带最大的军镇编制,与广东一带最大的军镇编制岭南东道节度使平起平坐。不过,广西一带从未有过世袭节度使,也没有产生割据局面,令朝廷大感欣慰。

唐代岭南五管

邕管经略使,742年正月,初现。755年,设立邕州管内经略使,治邕州,下辖邕州(今广西南宁市)、贵州(今广西贵港市)、横州(今广西横县)、钦州(今广西钦州市)、澄州(今广西上林县)、宾州(今广西宾阳县)、严州(今广西来宾市)、罗州(今广西廉江市)、淳州(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瀼州(今广西崇左市宁明县海渊镇)、山州(今广西北海市东)、田州(今广西田阳县东南)、笼州(今广西扶绥县)。758年,增防御使。759年,增节度使。760年,增防御经略使。764年,废除邕管,归属桂管经略使。770年,恢复邕管,773年,废除桂管,归邕管。785年,恢复桂管,增加浔州(今广西桂平市东北)。805年,罢瀼州、山州、田州。806年,增加怀远军,罗州、潘州归岭南节度使,820年二月,废除邕管,归桂管。822年六月恢复邕管,860年五月,短期领有容管经略使。862年五月,岭南西道节度使兼邕管,下辖桂管、安南。863年五月,增容管,龚州、象州归桂管。866年,安南设立静海军节度使。乾宁元年(894年)南汉夺得邕州后,改岭南西道节度使为建武军节度使,下辖邕州、贵州、横州、钦州、澄州、宾州、浔州、峦州。

五代十国南汉地图

唐代邕州从首任邕州节度使孙公器(793年—794年在任),到最后一任岭南西道节度使叶广略(905年—912年在任),共历49任节度使,其中蔡京(862年在任,咸通三年,蔡京奏请唐懿宗,诏分岭南道为东、西两道,其中岭南西道治为邕州)之后15任为岭南西道节度使。

《新唐书》记载:天祐四年(907年),朱温逼唐哀帝李柷 [chù] 禅位,唐朝灭亡,朱温改国号梁,史称后梁。唐代结束,历史进入五代十国时期。

五代十国南汉地图

后梁乾化二年(912年),广州清海节度使刘隐夺得邕州后,统一了岭南。刘隐弟刘岩(后改名刘䶮[音 yǎn,龑字简化写法])于后梁贞明三年(917年)在番禺(广州)称帝,国号汉,史称南汉。邕州属于南汉。

刘䶮,又名刘纻,初名刘岩、刘陟,封州刺史刘谦第三子,清海、靖海节度使、南海王刘隐之弟。因称刘氏一族祖籍彭城(今徐州,汉朝开国皇帝刘邦为彭城沛县丰邑人,亦称沛公),为汉代楚元王刘交(刘邦弟)之后,以刘汉皇族后人自居,意图光复刘氏大汉王朝,因此建立五代十国时期的汉政权,史称南汉。

刘岩(刘䶮)建立南汉政权后改岭南西道节度使为建武军节度使,驻地仍为邕州,下辖邕州、贵州(今贵港)、横州、钦州、澄州(今上林)、宾州、浔州(今桂平)、峦州(今横州市峦城镇)等州。建武军是邕州专属的藩镇军队名称。

建武(25年—56年),是东汉皇帝汉光武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也是东汉的第一个年号。建武元年(公元25年)十月,刘秀定都洛阳,史称东汉(都城为长安的史称西汉 )。

第一次白藤江之战

南汉政权将邕州镇守的节度使命名为建武军节度使,有着光复其汉朝刘家祖上辉煌的愿景,加上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平叛的光辉事迹,也是发生在东汉建武年间,因此也有着以建武为名意喻永镇西南边陲,武镇番夷的期许(正是在五代十国的南汉时期,发生了著名的第一次白藤江之战,南汉政权战败,失去了对安南这一地区的控制,因此在南汉政权的控制范围内,邕州成了边陲城市)。

史书记载的南汉时期三任建武军节度使均为南汉初代高祖皇帝刘䶮之子。刘弘弼(942年—943年在任,刘䶮的第六子) ,刘弘泽(943年—944年在任,刘䶮的第八子),刘弘邈(944年—954年在任,刘䶮的第十二子)。南汉三任建武军节度使均被大哥刘晟杀害。刘晟(920年-958年),原名刘弘熙,南汉第三位皇帝,汉高祖刘䶮第四子,汉殇帝刘玢[bīn]之弟。南汉光天二年(943年),刘晟杀兄刘玢(南汉第二位皇帝)自立,改元应乾。

南汉大有五年(932年),刘弘泽被封为镇王,领建武军节度使,镇守邕州。刘弘泽在邕州地多有善政,为百姓称道。刘晟即位后,非常猜忌他。乾和二年(944年),据报有一对凤凰出现在邕州,被视为祥瑞之兆。生性猜疑的刘晟听闻大怒,派人赐毒杀死镇守邕州的刘弘泽,对外宣称为暴卒。

刘䶮共生有19子,除了早死战死的3个兄弟外,刘晟共杀害了15位兄弟。公元958年秋,刘晟亡,皇位传与其子刘鋹 [chǎng]。宋开宝四年(971年),刘鋹向宋朝大将潘美投降,南汉灭亡。宋开宝八年(975年),宋太祖赵匡胤封南汉后主刘鋹为彭城郡公。太平兴国五年(980年),刘鋹去世。

宋朝平定岭南占领邕州之后,先后曾任命钱惟濬、李用和、郭承祐、高化、贾逵、姚麟、杨维忠七位建武军节度使。但是宋朝吸取了唐朝的教训,大大削弱了地方节度使的权力,使节度使一职成为虚职,直至最后取消。宋朝取消了建武军节度使的称号,但后世仍习惯以建武军称谓称呼邕州及其管辖地。建武军节度使从始命名到撤销经历了近两百年历史。

《建武志》是有据可查的古代南宁最早的地方方志版本,编撰于宋代,南宋尹安中编,乐公明序,收录于明代《永乐大典》中,虽然大部分已丢失,但从保留的部分仍可一窥宋代邕州城(南宁)的城建和发展。以建武为名作地方志亦即指代邕州(南宁)。

永乐大典

由此可见,建武驿的建武一名得名历史悠久。建武源自于东汉光武皇帝刘秀的第一个年号( 建武即建立武德,汉朝为尚武之朝,以武平天下)。后做为五代十国时期南汉的建武军节度使一名,因驻地为邕州,宋朝亦沿用建武一名以指代邕州,至明代以建武为名作为南宁(元朝中期后邕州改名为南宁)的首个驿站之名,即建武驿。

元代至元十三年(1276年),设邕州安抚司,十六年(1279年),改为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峒镇抚。据《元史》记载:元朝时期至元年间,上思州(今广西防城港上思县)黄胜许起兵反元。延祜六年(1319),右江来安路田州(今田阳县一带)岑世兴也起兵反元。当时的元朝廷虽然多次派出重兵前往镇压绞杀,但是都没有能够取得胜利,而反元势力反而日益壮大。至治三年(1323)七月,元英宗实在无奈,不得已派出使者来邕州招安,黄胜许、岑世兴表示归顺称臣朝贡。元英宗觉得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重要事件,因此于泰定元年(1324年),特颁令改邕州路总管府兼左右两江溪峒镇抚为南宁路。南宁即为庆贺南疆绥服,寓南疆安宁之意。这就是南宁得名之始。此后邕州城改名南宁至今,但后世仍以邕州的邕字作为南宁这座城市的简称,以铭记南宁曾经的邕州之名。

除了南宁城外,历史上也有几个地方曾以南宁为名:唐朝时曾在今云南省曲靖市设南宁州(羁縻州),元朝时改为南宁县,建国后改为曲靖市;宋朝时曾在今海南省儋县设南宁军,后裁撤。

南宁作为中原王朝南疆边陲的第一重镇,是西出蛮夷地区的第一城,而历史上又曾有建武军一名;而南宁城西门外的建武驿,则是西出的第一驿站,因此建武驿自然就是古代南宁(邕州)城的第一驿站。以建武为名,是借过去邕州城建武军节度使之名,亦有以东汉建武年间马援南征的典故,为即将西行的官员将士壮胆,喻以永镇南蛮之意。

元顺帝三年(1335年),傅若金奉命以参佐出使安南(今越南),当时情况复杂,若金应付自如,任务完成出色。欧阳玄赞其以能诗名中国,以能使名远夷。傅若金出使安南途径南宁,在南宁的驿站停留时作有诗《书南宁驿》:

岁晚驱驰忆帝京,北风回首重关情。

中天日月回金阙,南极星辰绕玉衡。

父老尚烦司马檄,蛮夷须用伏波兵。

也知文德能柔远,传道新恩欲罢征。

诗人援引汉代司马相如出使和伏波将军马援南征平叛的典故,比喻自己出使亦能恩威并施,以皇恩令蛮夷(指安南)折服。

明代张以宁作有诗《别胡长之》:

我家玉溪溪上头,流萍南北四十秋。闽中故人稀会面,乃见二妙岭外之炎洲。

吾宗泫略佳公子,翠竹鸾停世其美。长之材名与之匹,三胡诸孙固应尔。

我持使节安南行,忽逢联璧双眼明。建武驿中饮我酒,一笑万里蛮烟清。

桂花榕叶天涯雨,把臂谈诗喜欲舞。虚名误我走俗尘,满意看君听乡语。

敝庐荒垄狐兔盈,每一念至几无生。君乘长风破巨浪,功成即为吾乡荣。

邕江东流日千里,明年不归如此水。锦衣行昼倘先予,为报音书万山里。

张以宁作为大明出使安南(今越南)、册封安南国王的最高官员,前往安南途径南宁府,休整后在南宁府仓西门外建武驿准备出发,即兴赋诗一首作离别。名句建武驿中饮我酒,一笑万里蛮烟清。展现了诗人激情豪迈、果敢自信的大国使臣情怀。

张以宁一路从南京城南下广州,再溯西江郁江而上南宁,继而下安南。诗人途中曾写下如下诗句:

广州西下望珠浦,邕管南边过铜柱。

槿花红照瘴雨山,椰叶翠暗蛮烟路。

珠浦指钦廉地区,汉代合浦郡管辖,珠还合浦的典故发生地。邕管是唐代邕州管辖区域名称,泛指广西西部地区。铜柱指汉代伏波将军马援南征交趾平叛后树立的边疆界柱,泛指帝国最南边。

邕江东流日千里,明年不归如此水。没想到老先生一语成谶,病逝于出使安南的归途中。

明代许天锡曾于正德年间(1506年-- 1521年)奉使封安南,出行途径南宁,作有诗《登南宁镇江门 》

武号山前瘴雨收,镇江门外水长流。

一冬天气长如夏,连日风号只自秋。

远思直穷千里目,吟怀聊寄五花洲。

天荒落日蜞惆怅,莫上筹边百尺楼。

可见南宁在当时均是官员前往安南的途经点,建武驿则为离开南宁府西去的始发站。

明嘉靖十九年(1540年)秋天,兵部尚书毛伯温、翁万达等人进驻南宁,调集两广、福建、湖北等官兵12万余人,分三路出兵进入安南,包围安南叛党莫登庸;同时传檄安南臣民,只治莫登庸父子的罪。莫登庸非常害怕,派了使臣到毛伯温那里求降,措辞很是可怜。毛伯温向他们传达了天子的恩德和威严,收取了安南国的地图、户籍,还有他们所归还的钦州四峒地区。毛伯温把这些情况上奏,明世宗极为高兴,发布诏书把安南国改名安南都统使司,莫登庸为都统使,世代相承,在境内分设十三个宣抚司。毛伯温讨伐安南一年多,没射过一支箭,安南就被平定。事后论功,毛伯温被加官为太子太保。翁万达、张岳等亦得到重用。

毛伯温征讨安南既用军事攻略,又用政治攻势。不费一刀一箭平定了安南,靖边安民,创造了明朝有史以来兵不血刃的战绩,扩大了明王朝的版图。嘉靖皇帝为此还写了一首诗《送毛伯温》:

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tuó]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天上麒麟原有种,穴中蝼蚁岂能逃。

太平待诏归来日,朕与先生解战袍。

明崇桢十年(1637年),徐霞客在《粤西游记》(明清时期又称广西为粤西)中记载:九月二十二日 余往崇善寺别静闻,遂下太平(今广西崇左)舟。余守行李,复令顾仆往候。是晚, 泊于建武驿前天妃宫下。徐霞客来到南宁后,欲朔江而上沿左江前往崇左,因此登船后的始发站就是南宁城西门外的建武驿。

徐霞客

除了建武驿,南宁城周边大的驿站还有黄范驿、施湴驿 、长山驿、大滩驿、那龙驿。

黄范驿,(徐霞客《粤西游记》中称黄花驿),《南宁府志》记载:黄范驿,在县治南五十里,府城往永淳,水路所经,洪武四年(1371年)设,原额站,船七只,桨夫七十名,上中等铺陈七副。在今南宁市邕宁区和合村寨上坡(或邕江对岸蒲庙莫村)。寨上坡的寨即指八尺寨,明朝时在八尺江汇入郁江(邕江)的江口处设有八尺寨巡司。《方舆纪要》记载:府南五十里又有黄范水驿。八尺寨,在府南五十里,有巡司,亦洪武四年置,近八尺江,因名。黄范驿和八尺寨除了作为南宁水路东往永淳的驿站点之外,还是明清时期钦廉地区的海盐由八尺江进入郁江,再到南宁的盐运线路上的重要站点,海盐一般由此到南宁中转之后,再沿右江上百色,进入贵州、云南等地。

八尺江口

遨游辽阔的中华大地,我陶醉过;仰望无尽的苍穹,我迷恋过;如果把大地比作物质,把苍穹比做精神,我认为苍穹比大地更迷人。

施湴驿,湴[bàn],烂泥的意思。施湴驿因湴江(即今西云江)而得名。《南宁府志》记载:在县治(宣化县)东北六十里,府城(南宁)往省(桂林),陆路所经,永乐五年(1407年)设,原额马五匹,夫十五名,驴三头,夫九名,上中下铺陈共八副。施湴驿宋朝时称为金城驿,北宋皇祐四年(1052年),广南西路将陈曙冒然出击击侬智高于邕州,败于金城驿,后被狄青斩首。《徐霞客游记》有记载:六里,为双峰洞,阳有庙东向,曰陈崇仪庙,乃把宋守陈曙者(陈曙官授广西兵马钤辖、拜崇仪使,因此又称为陈崇仪)。侬智高之乱,曙为宾守,以兵八千战于昆仑,兵溃,经略狄青以军法斩之,土人哀而祀焉。后韩都督征蛮,见有白马朱衣而导者,知为曙显灵,故拓而新之。

明代诗人、书法家张弼作有诗《晓行宣化道中联句》:

晓离施湴驿,隐隐发前旌。薄霭衿裾润,初暾驿从明。

山椒岚自幕,树杪露犹盈。蓐食狼兵过,戎装虎士迎。危桥经野水,败灶识荒营。饭叶墟人弃,衣花寨守荣。

照升云掩驳,原燎石支撑。健翮飞鹏击,雄姿控骥牲。

行行日逾午,望望路兼程。一径绿深竹,邕州见古城。

宣化为南宁府附郭县县名,诗人早晨从施湴驿驿馆出来,远远就看到前方旌旗招展,道遇归顺州(今百色靖西市)土官土兵(即诗中的狼兵)赴调往府江(桂林至平乐、梧州之驿道,即桂江两岸地区,明代中期嘉靖末年爆发土人叛乱)平叛立功,士兵戎装器械甚为华丽,土官州守陈璋貌伟而着衣花战袍,驿站士兵和沿途百姓群拜道左相迎送这支队伍。

长山驿,以以大明山余脉延长在昆仑台地前,山长条形横贯于驿道前而得名。《南宁府志》记载:长山驿,在县治东一百一十里,府城(南宁府)往省(桂林),陆路所经,永乐五年(1407年)设,原额马五匹,夫十五名,驴四头,夫十二名,上中下铺陈八副。

大滩驿,《南宁府志》:在县治西五十里,府城往新宁(崇左市扶绥县)隆安,陆路所经,明永乐六年(1408年)设,原额上中下马五匹,夫十五名,驴三头,夫九名,上中下铺陈七副。明朝徐霞客《粤西游记》记载:有数家之聚在江西岸,即旧之大滩驿也,万历初已移于宋村。江中有石横截下流,滩声轰轰,闻二三里,大滩之名以此……

那龙驿,《南宁府志》:在县治西七十里,府城往隆安,水路所经,明洪武七年(1374年)设,原额站,船四只,桨夫四十名,下等铺陈四副。那龙驿在那龙寨旁。

南宁驿站、递铺图

驿是供传递公文的人或来往官员暂住和换马的处所。驿置驿丞,备有人夫、马骡、车船, 并为过往人员筹集供应口粮、副食。唐每30里置驿一所。水路设水驿。宋,每10里或20里 设邮铺,有铺卒传递文书。元,设站赤。明沿宋制。水陆驿道每隔10里左右设铺所,由卫所派铺卒驻守,职司递运。明朝南宁府宣化县境递铺有:

东北往宾州(宾阳)陆路设11铺:高井铺、归仁铺、何丹铺、朝天铺、施湴铺、楼云铺、 林村铺、火夹铺、长山铺、里段铺、昆仑铺;

东南往永淳(横州市峦城镇)陆路设6铺:唐台铺、潭泽铺、八尺铺、黄蜡铺、青龙铺、那旺铺;

西北往隆安陆路设10铺: 星盈铺、罗文铺、啼钟铺、合江铺、大滩铺、驮棍铺、张村铺、涯水铺、邓都铺、桥棹铺。

南宁府周边的四个寨

明朝于南宁周边的四条主要驿道上分别设置四个寨(寨为源于宋朝的军事据点),为各巡检司署驻地。东北方向驿道上设金城寨(五塘圩),唐于此圩东设横山县治,宋为金城驿,明洪武四年(1371年)改为寨, 置巡检司,并称施湴驿。清沿用,称五塘苏平驿。民国设团务局、金城区署。 东南方向驿道上设八尺寨(在今邕宁区蒲庙镇寨上坡,巡检司署原设在青秀区刘圩,又称柳寨), 清沿用,乾隆年间迁至八尺江口。 西南方向驿道上设迁龙寨(今苏圩),唐为如和县治。宋朝在今广西崇左市宁明县东那堪乡迁隆村设迁隆寨,为宋朝邕州管辖的西部五寨之一(横山寨、太平寨、永平寨、迁隆寨、古万寨),永平寨、迁隆寨设于邕州至交趾陆路线路上。

北宋邕州辖区图

明朝后由于永平寨等地被安南侵占,传统的邕交陆路线路不再畅通,因此明朝将迁龙寨收缩至南宁府周边,迁设在唐代如和县县治,即今苏圩镇上,并置巡检司。清沿袭之。民国设迁龙区署。 西北方向驿道上设那龙寨(今那龙镇),唐为朗宁县治。清乾隆三十一年裁撤。乾隆四十年,另在坛洛圩设坛洛寨。

明朝的驿站兵制经过多年的发展,队伍庞大,人数众多,逐渐孳生腐败,沟壑难填,每年占用大量的国库开支。崇祯皇帝朱由检登基后,于崇祯二年下达了裁驿令,名曰:苏驿递,足国用。当时各地驿站俱裁十分之六,结果大批被裁撤的驿卒失去了生活来源,被迫投入了农民起义的洪流, 闯王李自成就是其中之一。李自成原是银川驿(陕西省米脂县)驿卒,被裁后生活无着,又逢整个陕北连年大旱,被迫加入高迎祥的农民起义军,逐步成为农民军领袖。并于崇祯十七年(1644年)打入北京城,将朱由检逼得活活上吊,也最终敲响了明朝灭亡的丧钟。

除了驿站、递铺,清朝在驿路上又出现了塘的地名,并且很多地名沿用至今。塘在上古只有堤防、堤坝的意义。汉以前塘字一般写作唐,汉以后才广泛使用塘字。我们读古书时,要防止用今天水塘的意义去理解塘字。如谢灵运《登池上楼》: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这里的池塘是指水池的堤岸,而不是水池本身。塘的古义现在还保存在一些词语与地名中,如钱塘、瞿塘等。大约自唐代开始,塘才用于指水塘。

塘、汛是明朝东南沿海一带捍海塘(海边的堤坝)驻军的军事设施,倭寇从钱塘县上岸沿钱塘江而上侵扰,政府和钱塘驻军之间频繁的军报简称为塘报,而后逐渐形成塘汛之制军事组织制度,清朝沿用,用塘、汛来命名军事建制的基层单位。南宁市区及周边众多的塘的地名也是如此,是清朝开始的一种驿站、递铺和驻军的基本单位结合的提法。西乡塘区因 西乡塘历史地名而得名,明设西乡(今民族大学一带),清初驿站改 铺 为塘,往西沿途各驿站改为窑卡头塘 (今上尧港)、西乡二塘(原西乡塘老街)、石埠三塘等,人们把西乡二塘简称为西乡塘,后来泛指城西一带并沿用至今。南宁市江南区亭子的 水塘江的地名,方志记载邕江支流良凤江汇入邕江的江口一带旧时曾是清朝水军驻扎之地(对岸为豹子塘),称为水塘,因此称良凤江下游江段为水塘江。邕宾古道沿途的驿埔也均改制为塘:南宁城北门外望仙坡下北府庙为头塘,二十里至高井二塘,十里至归仁三塘,十五里至朝天四塘,十里至苏平五塘,十里至林村六塘,十五里至里段九塘,十里至昆仑关十塘,与宾州交界。每塘之间相距约为五公里,也就是 十华里。如今驿道升级为公路后, 沿途数字加塘字的古代驿站和兵站结合的地名均得以保留,分别为二塘、三塘、四塘、五塘、六塘、七塘、八塘、九塘。这也是广西乃至中国保留最完整的驿道塘站地名。

建武驿的大概位置

清末随着公路、铁路的修建,以及电报、电信等通讯设施的发展,传统的驿传制度瓦解,驿路驿站也逐渐消失。建武驿也和全国其他众多的小驿站一样,消失在历史的长河里,甚至连个地名都未曾留下;但其在南宁一千七百多年的历史中,留下了浓重的一笔!

老师:“小明,你能说说生不如死是什么意思吗?”小明:“就是活着还不如死了”老师:“请举个例子”小明:“停尸房有空调而我们寝室没有!”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