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都市男女

河海大学图书管理员“泥旦旦” 靠一把泥巴世界舞台2016年8月10日

受朱敬伟的影响,他的女儿13岁开始学彩塑,现在在宜兴紫砂学校学习。朱敬伟说,“我希望我女儿能够一辈子做手艺。文化的传承,要从培养自己的孩子做起,然后再影响到其他人。”

2010年前,朱敬伟的作品还不为人所知。他内向,自闭,关起门来在家里一个人做泥塑,无人知晓,没有灵感,迷茫也没有方向。“迷茫、灵感缺失可能是从事艺术的人的一种通病。我就用其他方面的创作,我画禅意画、我做小物件……把灵感找回来。”朱敬伟笑称。

希望办一个泥塑博物馆

朱敬伟说,他热爱这份工作,更要感谢这份工作,让他有足够的时间从事艺术创作:“十几年前,电脑是个稀罕东西。我们图书馆不仅有电脑,还能上网。这给我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很多帮助。我经常上网查资料,琢磨名艺术家们的作品,学习他们的创作特点。”图书管理员的工作时间是上班一天,休息一天。不上班的时候,朱敬伟就在家摆弄他的泥巴。他专注,他热爱,十四年如一日,终于自学成才,成真正的“民间艺术家”,仿佛《天龙八部》里那个身怀绝技的扫地僧。

老知青看到他的作品泪流满面

朱敬伟今年55岁,南京人,从小喜欢捏泥巴,13岁照着连环画上的图画,捏出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他的作品人物脖子细长,上身长下身短,夸张诙谐,形成自己鲜明的特色,深受观众的喜爱。捏了40多年泥巴,谈到“泥旦旦”这个名字,朱敬伟笑着说,“我们小时候喜欢玩泥巴,把泥巴搓成一颗小小的‘旦旦’(弹珠)。回想那个时代的社会和人们的生活状况,我起了‘泥旦旦’这个名字,它能勾起我们这个年代的人一种记忆和情感。”

谈及未来的计划,朱敬伟说,他想要跟朋友一起,办一个南京泥塑的博物馆,让更多的人了解南京泥塑。“我现在55岁,总会有做不了泥人那一天,我有来自各行各业的徒弟,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把南京泥人的文化传承下去。他经常响应“文化送社区”的号召,深入到社区去教小朋友,教市民捏泥人,带着他们边玩边学边创作。

朱敬伟的作品被人所知是在2010年鼓楼区的一个展览上,那是朱敬伟的作品第一次参展。他创作了一组“送知青坐火车下乡”的作品,在展览现场引起了知青们的共鸣。很多参观的市民看了之后,泪流满面。朱敬伟说:“人们很容易被小说,被电影,但泥塑能够观众的不多,市民们看到我的作品后流泪了,这件事引起了的注意,纷纷来报道。有的老夫妻来看完之后,第二天把自己的子女都带来看。后来,一传十、十传百,展览的现场爆棚了。市民们还自发组织起来,帮忙现场秩序。当时是一个五天的展览,市民们强烈要求延长展览时间,主办方不得不延长了展览时间。后来,又在明故宫办了一次展览。”从那次展览以后,朱敬伟名声大噪,鼓楼区宁海街道特意给他提供了一间工作室,鼓励他的艺术创作。

朱敬伟告诉记者,他每次作品展览的时候,都会在角落里观察,数市民在一件作品前停留的时间。有一次作品在法国卢浮宫展出,有个人在一件作品前站了一天,他觉得这是对他作品最大的认可和喜爱。

(南京晨报实习生麦秋梅记者刘霞)

除了“民间艺术家”,朱敬伟还有一个身份:河海大学图书馆管理员。他从部队转业后就来到河海大学,在这个岗位上工作了14年。

他就是真人版的“扫地僧”

在朱敬伟位于鼓楼西桥的“泥旦旦”工作室,陈列了近百件泥塑作品,有反映秦淮旧景的、新旧360行的等等。朱敬伟告诉记者说,“露天电影院、向阳院、惠民理发店、旧时淘大粪等等。这里面很多场景都是我小时候的记忆,这些小泥人就是当时的我,我身边的人。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的影子。这是一代人对南京的记忆,对南京的情怀。”

用泥巴捏出记忆中的老南京

中国江苏网讯他没有拜过师,完全靠着自己对捏泥巴的热爱,捏出真正的艺术作品;他用泥巴讲故事,为每个泥人作品都配上一首童谣;他的作品能感人落泪,界各地展览,代表作《南京清明上河图》甚至了2014年青奥会的舞台,已成功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他专注创作,40年佳作不断,去年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历时半年完成了大型主题泥塑《抗战》。他叫朱敬伟,是藏在河海大学图书馆里的艺术家,人称“泥旦旦”。

朱敬伟说,“没有展览的时候,很多人给我打电话,他们就来我的工作室参观。老百姓对我作品的喜爱和认可是对我最大的鼓舞,我只有不停地进行创作,创作出让老百姓产生共鸣,走进老百姓心里的作品,才是对他们,对社会最大的回报。”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