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资讯  资讯

《南宁晚报》收到一封读者来信:牵出72年前的一段往事……

《南宁晚报》收到一封读者来信:牵出72年前的一段往事……

  如果时光能倒流,88岁的杨恺珖老人,一定想回到1949年,和年少的挚友促膝长谈,憧憬未来。1950年,她失去了同窗挚友李桂芳,一别竟成了永别。2021年的深秋里,杨恺珖说起年少时在广西玉林求学的经历,眼里泪花在打转。她和挚友李桂芳之间,还藏着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

  1949年5月,新中国成立前夕,李桂芳告诉杨恺珖,有一名地下工作者断粮了,急需援助。15岁的杨恺珖毅然捐出了10斤大米,帮助对方渡过难关。2017年,当年被救的这名地下工作者亲自来信,感谢杨恺珖当年的支援。

  这一年,《南宁晚报》记录了许多人的经历和故事,而今天,我们要讲的这个故事,有些特别。故事的主人公是88岁的杨恺珖老人,从她饱经沧桑的讲述中,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徐徐展现在我们面前。

  杨恺珖,1934年出生,老家在玉林市,是广西水电工程局一名退休干部。杨恺珖老人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年少时离桂北上求学,大学毕业后进入国家煤炭工业部任职,后辗转回到广西工作。她也曾是雷厉风行的铁娘子,如今依然快人快语,思维敏捷,即便年事已高,依然笔耕不辍,保持着对时事的敏锐和生活的热爱。

  11月2日,记者在广西水电工程局宿舍区内见到了杨恺珖老人。老人满头银发,精神矍铄,她打趣道,自己年纪大了,饭量不输年轻人。退休多年,她一直坚持读书看报、写作、投稿,有时即便到了夜深人静,老人瘦削的身影仍在伏案写作。“我是《南宁晚报》的忠实读者,每一期的报纸都要看。”杨恺珖老人随身还带着一份今年10月24日的《南宁晚报》。她说,当期报纸刊发了“最美家乡人”报道,正是这一期的报道,让她萌生了一个念头,“我想说一个72年前的故事”。老人觉得,她的故事,跨越了时间长河,在报纸的鼓励下,她也想让大家知道这一段罕为人知的往事。

  杨恺珖老人说,这个故事,藏在自己心中70多年,随着年纪渐长,心事越重,她将故事说出来,希望能鼓励后人,也能留下印记,使故事得以流传下来。

  1949年5月,杨恺珖老人在玉林县中40班念书,当时仅15岁。当时在班上,杨恺珖与同窗李桂芳关系要好。“她各科成绩都很优秀,我时常请教她。”杨恺珖回忆,当时新中国准备成立,同学在一起也经常私语国家大事。

  1949年上半年的一天,李桂芳细声对杨恺珖说:“有个地下工作者住在我家断粮了,很难过。”杨恺珖一听,心头一紧,心情也随之不安。

  当时李桂芳家在玉林县城下十字街维新鞋店,杨恺珖家在距离玉林市区30多公里的乡下,平时她和弟弟、妹妹3人在市里上学,放学了就回族人在市里的“杨氏会馆”自己做饭。

  “开创国家前途工作者有难,作为一名初中生也应尽责,我就在米桶里要了约10斤大米冒着白色恐怖到维新鞋店,交给李桂芳支援那人。”尽管过了那么多年,当年同学的话语,自己的举动,犹若眼前,记得清清楚楚。

  大米捐出去了,杨恺珖很高兴,但眼前也有新的困难。“我母亲每月给我三姐弟口粮有限。为此煮了几天粥,虽然总是吃不饱,也快乐渡过难关。”杨恺珖说,那10斤大米,相当于姐弟仨一周的口粮。杨恺珖从李桂芳处得知对方有米后也顺利渡过难关,得到了饱餐,心里也欣慰,她没有继续打听对方的信息,甚至连其名字都不知。

  1950年,杨恺珖上了玉林高中26班,突然传来一个噩耗使其痛苦至极,“李桂芳遭土匪,牺牲了”。回想往事,杨恺珖仍感到痛心,挚友不在了,很多事无法办了,也永远无法再见到她了。

  悲痛之余,杨恺珖更加发奋念书,最后考取了武汉中南财经学院(今中南财经政法大学),1953年毕业后被分配到中央机关,杨恺珖在北京成家立业,孩子相继出生。但后来为了响应国家号召支援边疆,她选择回到了广西。

  回到广西后,杨恺珖先后在玉林、南宁等地任职。退休后,她有更多的时间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读书、看报,笔耕不辍,始终保持学习。

  随着时光的推移,她发现自己心事越来越重,很想知道当年捐10斤大米帮助过的那个人,究竟是谁,如今在何处?

  2016年,杨恺珖回玉林老家扫墓,遇到了一位小学同学,杨恺珖就把心事和她讲了,想知道当年住在维新鞋店的那位地下工作者是谁。她的同学兆麟听到这个信息觉得非常惊讶,因为自己的先生就是当年杨恺珖捐米帮助过的那个人。如此,谜底终于揭开,杨恺珖惦记的事情终于有了回音。

  2017年,玉林市商务局离休干部陈方明给杨恺珖来信。他在信中提到,“1949年5月,我住在亲戚李桂芳家开的维新鞋店(这个店,离玉林市玉州区政府不足100米,玉林市解放后已关闭)。这个5月的一天,她送十多斤大米给我解困,说是她一个姓杨的女同学捐助的,并叫我不必追问这个女同学的名字。事隔68年,今天您说起,让我才知道那个雪中送炭救助我的恩人就是您这个令人敬重的恺珖同志”。谈话间,杨恺珖老人从包里拿出了这封信,收到来信自己很激动,书信一直小心翼翼地收藏着。另外两张信纸上,是杨恺珖老人写好的准备寄给我们的书信,上面讲述的正是这个故事,娟秀的字体,行云流水般的叙述,出自这样一位花甲老人,实属难得。

  采访的最后,杨恺珖老人的儿子杨先生帮忙拨通了陈方明老人的女儿陈女士的电话,得知陈老夫妇于前两年已相继去世,杨恺珖老人有些意外,感到难过。

  陈女士告诉记者,父亲是1932年生人,早年投身九死一生,新中国成立后一直在玉林工作,很少在后辈面前提及以前的事,但因为两家人颇有渊源,所以她也知道这段往事。如今,二老驾鹤西去,她作为家属,非常感激杨恺珖老人当年对父亲的帮助,两家人会一直保持联系,将这份情谊延续下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找今天的南宁晚报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