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资讯  新闻

兴宁区:筑梦乡村促振兴

兴宁区:筑梦乡村促振兴

  兴宁区是南宁市的中心城区,是南宁商贸业的发源地,享有“千年古城·百年商埠”的美誉。由于交通便捷,兴宁区致力打造成为首府“菜篮子”“果篮子”……十年来,“菜篮子”更加丰富,蔬菜产量由2012年的17.42万吨增长到2021年的18.59万吨;“果篮子”增势强劲,2021年水果产量为1.68万吨,是2012年的2.3倍。在新时代乡村振兴的道路上,兴宁区正昂首阔步向前进。

  走进被誉为“中国最美丽乡村”的三塘镇围村村,古朴的家风家训绵绵入目、清廉风气扑面而来,围村村实现了从“千年古村”到“壮美乡村”的华丽转身。这座兴宁“后花园”至今已有上千年历史,随着乡村旅游的兴起,人气越来越旺。如今的围村村,有着南宁市一三六家庭农场、嘉宝果生态农庄2家广西四星级农家乐。吃上乡村旅游饭的村民,不仅早早脱了贫,还建了新房买了小车。既发了家又带动乡亲致了富,让人无不感受到当地村民迈向新生活的幸福和自信。

  人多买卖旺,自从村里面搞起了乡村旅游,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就业,既能挣钱又能照顾老人和小孩。说起该村如火如荼的乡村旅游,当地的土地流转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据悉,该村那黄坡、那井坡、围村坡等5个自然村流转土地面积高达6850亩,又因地处十里花卉长廊核心区,种植花卉苗木达到2885.57亩,年产值21944万元,花卉种植企业120家以上,苗木企业带来的租金收益1071.18万元,带动周边村民就业33256人次。

  如果说三塘镇围村村繁荣依靠的是旅游资源,那么五塘镇王竹村则是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发展优质稻产业,在大米种植发展中走出一条新路子。据五塘镇党委刘勇东介绍,王竹村建成了3000多亩高标准农田,引进了绿海种业打造千亩优质稻种植示范基地。不少旅客闻讯而来看禾选种,一些外出务工的村民也返乡“扎根”,今年该村土地流转租金每亩达到1200元。

  既要“里子”,也要“面子”。王竹村还通过“三清三拆”和厕所整村推进工作,完成了村道升级、微菜园打造、黑灰污水整治等工程。如今,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容村貌大幅升级。围村村、王竹村之变,印证着兴宁区广袤农村的美丽蝶变,也记录着农民群众在家门口致富的生动实践。

  在五塘镇西龙村坛白坡的国翠农业生产基地,几个村民正在忙着采摘苦瓜。“在基地干活每天可以挣100元,比起在外面打工的日子舒坦多了。”村民陆红莲笑着说。像她这样再次固定务工的村民有7—8人,用工高峰期达30多人。大棚里的工人在忙,合作社总经理陆坚邦也没闲着。为了拓宽销售渠道,他正在为产品的短视频策划忙碌着,这位五塘镇多年的“苦瓜王”,早把事业投向了乡村振兴的大舞台。

  在陆坚邦看来,五塘镇地理位置优越、耕读文化深厚,直接面对着首府消费市场,是兴宁区高质量打造“菜篮子”“果篮子”“米袋子”的首选地,给他带来了无限商机。公司常年有600多亩苦瓜基地,2022年仅苦瓜的产值就达到300万元左右,主要销往广东佛山、虎门等地。陆坚邦说,下一步他要利用“苦瓜+”产业链契机,借助苦瓜饮品的热潮,努力成为南宁市品牌茶饮企业、各大饮品店的原材料供应商。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民对食材要求也越来越高。对此,兴宁区不断强化对种植业、养殖业生产环节的监管,将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食品农产品安全抽样检查、农资市场及种养基地(场)专项整治覆盖到生产、销售环节,坚决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下一步,兴宁区将加强培育认证农产品,大力打造“菜篮子”基地、“圳品”基地、出口基地等标准化蔬菜(食用菌)生产基地,支持企业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以订单式、标准化、现代化生产模式对接大湾区市场,逐步实现苦瓜、毛节瓜、丝瓜、肉鸡、肉鸭等农产品畅销粤港澳。

  举目兴宁区,蔬菜年产量常年保持在18.5万吨以上,水果产量常年达到1.6万吨,肉鸡年出栏800万羽,肉鸭年出栏100万羽;现代农业示范园区59个,自治区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体主体750多家;“三品一标”企业7个,认证农产品数量21个……十年来,兴宁区不断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提档升级,特色产业发展渐入佳境。

  在五塘镇七塘村大平坡,广西民盛畜牧有限公司9600平方米智慧猪舍配备了智能环境控制系统、自动喂养系统及视频检测系统,实时监控调节着猪舍的温度湿度,全天候、全方位智能化科学喂养猪仔,让人耳目一新。“在我们的智慧万头猪场,你能想象到的基本都实现了自动化。”该公司相关负责人邓彦能介绍,智能化的设施实现了全自动可视化管理,人均可以管理3000头生猪饲养工作,不仅减少了企业成本,还有效提高了产量和产值。

  农业数字化是大势所趋,是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近年来,兴宁区生猪肉牛产业从小到大,肉鸡肉鸭产业从强到精,其中数字化技术功不可没。如今的乡村,从产业发展到治理都离不开数字化的支撑。通过数字化赋能,兴宁区实现了政务管理、村务服务、治安管控等基层治理融合发展。

  利用大数据手段,兴宁区对学校、医院、人员聚集地等重点区域进行监控,充分利用政法云、综治视联网等平台实现“实时监控”,提升“技防”,减少“人防”成本。目前,已建成和接入视频监控5100个,视频点位在线%。同时,正在推进小型水库雨水情测报和大坝安全监测设施项目,预计年底完成全部建设内容。项目建成后,将实现对水库降雨、水位、大坝安全等远端的时时监控,助力水库常态化管护。

  从窗口办理到电子设备办理,是兴宁区依托数字化“智”设备,提升数字惠民服务水平的缩影。村级综合服务中心接入广西数字一体化平台,实现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和村卫生室“一站式”结算的同时,也架起了“互联网+政务”服务系统,满足了群众“少跑腿”心愿。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畅通城乡要素流动。新征程上,兴宁区将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加快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早日兑现“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梦。(陈莹 覃伟钊)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兴宁区五塘镇人口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