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教育

边塞诗中的巅峰之作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被誉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边塞诗中的巅峰之作开篇就是千古名句被誉为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唐朝时期“边塞军旅诗”盛行,很多诗人都爱这一类的题材。其中写得最好的,大概就是王昌龄、王之涣、高适、岑参等人。

  高适、岑参二人都曾参过军,在边关上打过仗,所以他们的边塞诗数量是比较多的,成就也很高。但是若论影响力的话,还是要数“二王”。

  王昌龄有一首《出塞·其一》,王之涣有一首《凉州词》,都是非常著名的边塞诗。从这两首诗的叙事内容来看,王昌龄、王之涣应该都没有去过边塞。

  王之涣的《凉州词》,凭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描绘出了一幅大漠风情画。王昌龄则凭借着对本民族同共苦难与诉求的提炼,传达出了一种跨越千年的情感困惑。

  另外,王昌龄在唐代诗坛的地位很高,号称“诗家天子”、“七绝圣手”。他的军旅诗《出塞·其一》被明朝李樊龙认为是——“唐诗七绝压卷之作”。

  登临长城,眺望远方。空中的明月和远处的关隘,还是和秦汉时期一模一样。而那些为保卫国家远征边塞的将士们,从这里出去以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假如李广、卫青和霍去病这样的绝世名将还健在的话,那么他们一定不会允许胡人一路挥戈南下,占据阴山。

  王昌龄这首七绝最厉害的地方不在于文学创作技巧,而在于对民族共同记忆的“提炼”与“唤醒”。他这首诗的主题是对中国历代“对外作战”中,一直是北强南弱的一种“反思”。

  尽管王昌龄“反思”的结果,简单、片面地把中国南方民族打不过北方民族的因由归结为了没有“龙城飞将”。但是他这首诗关键的焦点,一直是中国人千百年来耿耿于怀的东西。

  中国古代,南方的、经济和文化全方位领先于北方少数民族。可是在长达二、三千年的时间里,在南北作战中,超过百分之七十的时间都是北方取胜。

  于是野蛮战胜了文明,社会总是在前进中。然后普通人会开始反思:我们究竟是哪里没做对呢?我们的经济更发达,所以士兵不缺粮食和衣物。

  我们科技比北方发达,所以我们的武器也很先进。而且我们的军事理论也比北方发达,我们还有《孙子兵法》和《六韬》、《三略》。

  结果人家一群“野人”摇着马鞭“嘿嘿,哈哈”地乱叫一通,光凭蛮力就把我们干趴下。于是王昌龄就想:这肯定是因为我们没有李广、卫青、霍去病,有的话早就把他们赶回老家去了。

  其实光凭这首诗的第三句就可以看得出来,王昌龄完全不懂军事,因为根本不清楚秦、汉和匈奴作战的时候,秦朝与汉朝的优势到底在哪里。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把六国原有的长城连接起来,又派蒙恬率领三十万重兵镇守长城。那时候的匈奴还是一盘散沙,实力不如后来强大,所以相安无事。

  秦王朝一倒,天下大乱,接着项羽和刘邦又打了一场楚汉战争。外面的匈奴人,趁着这个机会崛起,发展壮大了。

  最初汉朝也没有能力和匈奴打仗,在汉武帝上台之前,汉朝宗室也受了不少脓包气,就连吕后这么强悍的女人也被匈奴单于写信求婚,当众侮辱。

  汉武帝发动对匈奴的战争,倾尽了“文景之治”时代留下的全部积累,把国库都打空了,才赶走匈奴人。因为这件事,他还写了“轮台罪己诏”,为自己的好战感到悔恨。

  但是事实上直到汉武帝死以后,匈奴的问题都没有完全解决。不然我们四大美人之一的王昭君,还用“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吗?

  不过话又说回来,王昌龄虽然不太懂军事,但是这也挡不住讴歌英雄,谱写边塞军旅诗歌的热情。毕竟从六朝时代起,我们的中国的文人们,就有凭借想象力书写边塞军旅诗的传统。

  我不是英雄,可是我爱英雄啊!从这一点上来说,唐朝的诗人是非常可爱的。记得有一次听戴建业老师讲唐诗,他提到:唐朝是中国文人最后一个“尚武”的时代。

  那个时候的诗人们,大多喜欢佩名剑、饮烈酒,喜欢骑着马儿到处游历,崇尚豪侠英雄,快意恩仇的生活。不像宋朝时候的文人,身上有文身,帽上有插花。

  你以为这个宋朝文人是个古惑仔吧,其实他是一个弱不禁风,整天只会呆在房间里吟风弄月的穷酸。一写诗,动不动就哭哭啼啼,唉声叹气,把自己比作“妾妇”。

  唐朝的诗人们就比较阳刚,而且很有血性。比如“诗仙”李白,被人惹着了,唰地一下就拔出宝剑“托身白刃里,杀人红尘中”。

  又如贾岛,没被人惹着,他闷声不响地花十年时间磨出一把宝剑,然后带到酒馆子里到处给人看,“请日把示君,谁有不平事”?

  还有一个叫贯休的和尚,他不能杀生,但是可以吹捧别人。他到钱镠家里去做客,于是写诗溜须拍马,他是怎么写的呢?“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光寒十四州”!

  这些说的都是江湖上的英雄,还有一种英雄,就是“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的铁血真英雄,也就是王昌龄他们最爱的军旅诗中的英雄了。

  王昌龄、王之涣、高适的军旅诗都写得好,大概因为他们都写得好,所以他们各自的粉丝经常掐架,想要争出一个第一。

  于是有人编了一个“旗亭酒肆”的故事,把王昌龄、王之涣、高适放到一起喝花酒,然后让一帮小姑娘来唱他们各自的诗,再点评孰优孰劣。

  在这个故事中提到,写得最好,最能打动人的,还是要数王之涣的《凉州词》,近代著名学者章太炎夸这首诗是“七绝第一”。

  章太炎是王之涣的铁杆粉丝,他不光夸《凉州词》是“七绝第一”,而且还夸王之涣的另外二首诗,分别为“五绝第一”和“送别第一”。

  于是王昌龄、王之涣的粉丝又在网上打了几架,结果难分高下。不过《凉州词》和《出塞·其一》的创作主题其实是不一样的,完全没有必要去争论高下。

  因为前者的主题是借思乡的士兵,歌颂边塞军人的爱国情怀;后者的主题则是借着对唐王朝军事人才匮乏的叹惜,表达一种“千年困惑”。

  王昌龄二十九岁考中进士以后,朝廷只封了一个他一个八品的小官。几年之后,他才通过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登科,从此出了名。

  据说王昌龄在二十九岁登科之前,曾经去边关旅游,但是没有参军。后来通过科考入仕,一生没有当过大官,最高职位也就是县尉、县丞这个级别。

  在四十一岁和五十一岁时,王昌龄两度被贬。第二次贬到龙标(湖南怀化一带),李白还为他写下了《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诗中说“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尽管王昌龄仕途不顺,但是他交游很广,在诗歌圈子里非常有名,李白、孟浩然、岑参、高适等人,都是他的好朋友。王昌龄虽然人称叫“诗家天子”,但是命运却比天子差远了。

  那个时代的皇帝是唐玄宗,虽然因为安史之乱丢了老婆杨贵妃,但是人家平乱之后,他还能回到宫里当了太上皇。可是王昌龄呢,直接因为安史之乱,被一个小人害死了。

  《唐才子传》上说,害死王昌龄的人名叫闾丘晓。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以刀火之际归乡里,为刺史闾丘晓所忌而杀”。

  看来王昌龄是为了避开战火返回家乡,结果反而遇害了。但是史料对于王昌龄遇害的因由没有记载,后人推测是闾丘晓嫉妒他的诗才。

  唐朝刺史虽然是封疆大吏,但是王昌龄盛名在外,粉丝众多,前者竟敢因为一些小事就能对后者痛下杀手,可见当时唐王朝地方上的实权者有多么的目无王法,自大成狂。

  所以唐军打不过安禄山,不是因为军队里没有“龙城飞将”,而是因为唐王朝早已经从内部开始腐朽,大一统的权力体系,已经分崩离析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教育家名言名句大全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