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教育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核心知识点精讲-学校教育发展

教育学考研:中国教育史核心知识点精讲-学校教育发展

  国民政府时期的初等教育与当时整个国民教育的发展一样,依时事变化。它可以分为三个时期:******** 年稳定发展时期,国民政府以“三义”为旗号,加强了对初等教育的控制,同时教育建设实行法制化,也给予教育发展以一定保障,初等教育于此时基本定型;抗日战争时期,由于提出“抗战建国”的口号,实施国民教育制度,初等教育在时局动荡中仍能维持一定发展;抗战胜利后,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国民教育的实施受到扼杀,初等教育同样走向衰败。

  最初的十年,通过一系列中等教育法规的颁布,如《中学法》《中学规程》和《中学课程标准》等,保证了中等教育的发展。主要体现在中等教育内部结构的调整,而非数量的增加。比如:废止综合中学,将普通中学、师范学校和职业学校分设,高中文理不分科。

  抗战时期,基于“抗战建国”方针,对中学教育采取了一些调整措施。如:由于沦陷区学校师生到大后方者日益增多,国民政府设立国立中学予以安置等,且实行公费住宿制度,管理极为严格。一方面保证了中等教育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西部教育的发展。

  抗战胜利后。战后教育部开展国立中学复原工作,分别将国立中学交由各省教育厅办理,学生资送回乡入学。为充实大后方各省中学力量,部分国立中学留给所在省教育厅办理,中学教育的秩序逐渐恢复正常。但因统治者倒行逆施,国民政府的中学教育也像其他方面教育一样,难得安定的发展环境而逐渐败落。

  前十年可以说是稳步发展,逐步定型。1929 年 4 月,国民政府公布《中华教育宗旨及实施方针》,规定大学的宗旨。1931 年根据“大学教育以注重自然科学及实用科学为原则”的精神,办学就此向注重实科的方向倾斜,对文法科进行严格审查,将节余的经费移作扩充或改设理、工、农、医等科之用,从而对大学文科的发展有所限制。1934 年,教育部还严格现定高校招生数,文、法、商、教等科不得超过理、工、农、医等科。这一部署使得高等教育内部学科专业结构趋于合理,使高等教育能够更加适应社会需要。

  抗日战争爆发后的一段时期里,高等教育的发展受益。这一时期,国民政府对高等教育采取了应变措施。一方面加强了对高校的统一管理和规范调整,另一方面为保存国家教育实力,国民政府将沿海地区不少著名大学西迁。

  抗战胜利后,高等教育也进行了复原工作。通过西迁大学回迁复原和改设、停办的大学恢复办学、内地在回迁大学遗址上重办新校、接收改造敌伪地区大学等方式,高等教育在短期内发展较快。1947 年全国高等教育在数量上达到国民政府时期的最高点。但内战后,国民政府实施统治尤其是...

  各地分公司北京上海山东江苏浙江湖南辽宁吉林天津云南湖北河南福建安徽河北陕西贵州青海宁夏新疆广西甘肃大连黑龙江内蒙古扫一扫加社群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