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文化  教育

鲁迅名言打假: 对“名人名言”的热衷从何而来

鲁迅名言打假: 对“名人名言”的热衷从何而来

  鲁迅博物馆上线的这一检索系统,其主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鲁迅名言”提供鉴定服务。不过,由此引发的热议,倒是可以成为一个对“名人名言”重新思考和看待的契机。

  最近,由北京鲁迅博物馆制作的在线检索系统火了。这款被网友们戏称为“鲁迅说过的话检测系统”,可以通过搜索的方式显示各种“鲁迅语录”的出处。网友们纷纷调侃,以后再拿鲁迅的名头编造名人名言就随时可能露馅。

  事实上,这款系统上线已经有些日子,其搜索功能也仅仅是整个系统的一小部分。此次火遍网络,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网络世界中常有真伪难辨的各种“鲁迅名言”出现。一边是把各种名言冠以鲁迅或其他名人之名加以传播,一边则用的方式,嘲讽这种现象。比如著名的“网上95%的名人名言都是瞎掰,包括这句——鲁迅”。

  很多人在中学时代,都有过绞尽脑汁在作文中引用名人名言的经历。鲁迅的作品在教材中大量出现,加之文章“金句迭出”,自然成为了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而到了网络时代,由于其辛辣犀利又幽默风趣的作品特色,鲁迅又被人为赋予了某种“段子手”的特质。

  与鲁迅“命运”相类似的,还有诸如张爱玲、莫言、韩寒这样的作家,国外的如村上春树、泰戈尔等,就连文学圈之外的马云、白岩松等都难以幸免。“名人警句”的风靡程度,甚至在某种意义上反映了名人的业内“咖位”。

  名人警句当然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对名句名篇的熟练掌握本来也是语文教育中的必修课。不过,在说话写文中言必称“名人名言”,甚至不惜杜撰和编造,这依然是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在应试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阅读量,为自己的文章增光添彩。而在网络交流中,拉上名人的“虎皮”作大旗,似乎既能让自己的观点多上几分底气,也能展现自己饱读诗书的形象,成为打造网络人设的一部分。

  看上去这似乎是一笔稳赚不赔的买卖,毕竟以如今网络技术的发达程度,稍加搜索就能找出一大堆名人名言以供挑选,学习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问题是,搜索引擎尽管方便快捷,毕竟不如原著靠谱,不小心“翻车”的风险依然存在。就连不少明星,都曾因为在社交媒体上错引名言而闹出“事故”,招致一片群嘲。

  很多人都知道,脱离具体语境谈句子的含义,往往不太靠谱。更何况,某些名人名言本身还存在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更谈不上什么放之四海而皆准的“金科玉律”。鲁迅博物馆上线的这一检索系统,其主要目的当然不是为了给“鲁迅名言”提供鉴定服务。不过,由此引发的热议,倒是可以成为一个对“名人名言”重新思考和看待的契机。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 标签:鲁迅关于教育的名言
  • 编辑:小东
  • 相关文章
TAGS标签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