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生活  网事

以科技为支撑 这支服务队教会农民兄弟“仔细种田”

  高新昊变黑变瘦了,长时间风里来、雨里去的历练,让这位山东省农科院办公室副主任变成了地地道道的“田间人”。在近日举行的山东省农科院助力宁阳乡村振兴现场观摩会上,忙前忙后的他让前来拜访的朋友们几乎认不出来。

  农业科技干部下基层接受锻炼,高新昊并不孤单。半年多前,由山东省农科院副院长贾无带队,近十人组成的省派宁阳“乡村振兴服务队”进驻山东省泰安市东疏镇及下属的5个村庄,开启了为期两年的乡村振兴帮扶工作。这群下派干部中,有农科院的专家,也有农业大学的教授,或媒体人,他们的到来,给沉寂多年的偏远小村投下一颗石子,泛起的阵阵涟漪改变着乡村的面貌。

  化解风险,村里来了“乡村振兴服务队”

  44岁的“种粮大户”吴保国没有想到自己竟能一口气上马两个蔬菜大棚,种的还是自己并不熟悉的黄瓜。要知道一支黄瓜从种到收大约要承受38种病虫害,在不了解的情况下贸然十几万投入进去,赔本了咋办?但事实是:半年下来,他的大棚成了“聚宝棚”,赚了近十万。

  “乡村振兴服务队”成员、来自山东广播电视台的孔琪当然知道吴保国的赚钱秘诀,“原先这个村没有种大棚传统。在分析现实情况之后,我们做通当地村委的工作,邀请到‘蔬菜大棚之父’寿光三元朱村王乐义的技术团队进驻,全程帮助这里发展更赚钱的大棚蔬菜产业。”

  在乡村振兴的大潮下,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地发展某一产业并不容易。孔琪向科技日报记者坦陈:通过摸底,“乡村振兴服务队”发现,像大多数农民一样,这里的许多农民心理保守,不敢贸然尝试新事物。这种保守,源于农民兄弟自身的抗风险能力和小富即安的心理。而服务队的任务,便是引入资源,帮助当地化解风险,给农民兄弟吃下“定心丸”。

  这颗“定心丸”,是老百姓对下派党政机关干部的信任,也得益于这支服务队的专业程度和科技背景。

  走进宁阳县前张庄村,火红的高粱,金黄的谷穗,盛开的油葵,挺拔的玉米相映成趣,这里是山东省农科院“花生带状轮作—粮油绿色高效生态模式示范基地”。项目主持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党总支书记王祥峰向记者表示,这个基地集中示范了花生带状轮作和玉米/花生、高粱/花生、谷子/花生、油葵/花生间作模式。“而这些间作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充分利用玉米、高粱的边际效应和光能竞争优势,挤出宽带种花生,在粮食作物基本不减产的情况下,又增收一季花生,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经济效益。”王祥峰说。

  实施乡村振兴,科技进步是重要支撑,而广大农村处于国家创新体系的“末梢”,更是被认为“最弱的一环”,急需深怀绝技的专家们到这里施展抱负。在东疏镇,这一处处示范基地,一个个科技项目的落地,正是“乡村振兴服务队”吸引专家扎根基层的生动实践。

  盘活资源,乡村振兴需要提升产业“含金量”

  从130公里之外的济南到宁阳,高新昊说自己这半年多时间“非常有价值”——

  其一,他和队员们将手头的资源盘活,成功引入当地,刷新着当地产业的技术含量。比如“济麦17”是他所在的山东农科院在20年前育成的优质面包小麦品种,直到现在还是当地的主力品种。经过运作,服务队引入更新更优的高强筋小麦品种 “济麦44”,完成了当地小麦品种的更新换代。此外,科技口的项目、农业口的项目、住建口的项目、人社口的项目也在服务队成员的努力下,被一一引入;其二,虽然是农科战线的一名“战士”,但如不是长时间与农民兄弟“吃在一起,干在一起”的生活,他万万不能了解到乡村振兴的精髓所在。

  “乡村振兴有五条路径,即产业振兴、人才、文化、生态、组织。”高新昊从实践中总结出来,产业振兴是根本。咋理解?只有产业崛起了,农民认可了,再去谈文化、生态等就有了底气和基础,“一切才能顺理成章”。

  种草也能赚钱?在前张庄村,这是有意思的一幕——在广袤的田野上,山东省可持续发展研究所的专家们将草种子种到地里。这不是普通的杂草,而是宠物草。宠物饲草生产和加工技术的落地让农民种草也能发财。赚了钱的农民兄弟对文化生活有了追求,依托牧草产业而兴的生态旅游也风生水起地发展起来。

  “我们来的时候,这里真的缺乏科技支撑,缺乏精细化管理,不论干什么,都是比较粗糙。”主动申请加入服务队的山东农业大学马卫明教授和队员们手把手地教会了当地农民“仔细种田”的概念,并让后者获益。虽然累,但是他心里很满足,“没有什么比改变一批人的命运更让人兴奋的。”

  作为省派宁阳“乡村振兴服务队”的一员,马卫明的一句话道出了大家的心声,“两年时间紧迫,我们必须只争朝夕。”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