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南宁生活  楼市

治蜀兴川的“生态实践”: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中新网成都9月9日电 (记者 贺劭清)位于中国西南的四川,素有“千河之省”的美誉,96.5%的面积地处长江流域。万里长江在四川留下最长的印迹,也使得四川成为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扎实推进生态建设、节能减排、污染防治、国土绿化,不断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

  从成都平原到雪域高原,从连绵丘陵到巍峨群山,四川围绕水污染治理、水生态修复、水资源保护“三水共治”,着力打好长江保护修复攻坚战。四川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李岳东9日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四川经济社会发展成就第四场新闻发布会上介绍,1952年四川曾就强化水土流失治理,开展污水整治等基础性水生态保护工作;党的十八大以来,四川坚决把水污染防治作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战役;今年四川出台了省内首次以单独流域立法的沱江条例,标志着四川生态环境保护领域法规体系日臻完善。

  新中国成立后至1998年,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要,四川先后建立森工企业100余个,累计生产木材1.2亿多立方米。但进入上世纪90年代,森工企业陷入资源危机、经济危困,四川生态状况恶化趋势明显。1998年、1999年,四川率先在中国启动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和退耕还林还草工程,这也是四川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民众参与度最高的重大生态工程。

  20多年来,四川累计完成“两大工程”中央和省财政投资1031亿元,营造公益林8642万亩,实施退耕还林还草3993.83万亩,2.83亿亩森林资源得到常年有效管护,长江上游最大一片天然林资源得到休养生息。

  为了实现“有山皆绿、有水皆清”,四川以川滇、秦巴、大小凉山等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主战场,大力实施重点生态工程,并提出了建设成都平原、川南、川东北、攀西四大森林城市群。2015年以来,四川完成营造林3600余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38.03%、较2015年提高2.01个百分点,森林蓄积量达到18.61亿立方米,林地保有量控制在3.54亿亩以上,生态屏障功能得到有效发挥。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唐代大诗人杜甫曾用这样的诗句形容成都生态之美。立秋以来,天气渐寒,但成都市民蔡文杰每天都坚持在天府新区兴隆湖畔的绿道上晨练。在他看来,天府新区正探索建设的公园城市,让他看到了杜甫笔下山清水秀、群鸥翻飞的景象。

  除了用建设公园城市“描摹”未来中国城市的模样,四川还坚持“一镇一规”,按照生态宜居的绿色发展理念,利用四川独特的山、水、林生态优势,创建山水相依、自然和谐的绿色小城镇,探索形成以“小规模、组团式、微田园、生态化”为代表的四川美丽乡村建设,避免“千镇一面”“千村一面”,实现“各美其美”。

  在环境污染治理方面,四川将打赢蓝天保卫战作为污染防治攻坚的重中之重,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建立完善工业污染源清单,推进燃煤发电机组超低排放改造,加强工业企业无组织排放管理和园区污染治理,建立完善重点污染源监控体系。

  为了打赢碧水攻坚战,四川全面落实河(湖)长制,编制十大主要河流污染防治规划,全面启动24条重点污染小流域整治;推进水污染防治设施建设,62家省级及以上工业集聚区均已完成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并安装在线监控装置。

  目前,四川已经全面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在3个省级土壤环境风险管控区和8个省级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示范区探索不同类型土壤污染防治模式,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推进农用地和建设用地土壤环境管理,开展打击固体废物环境违法行为专项行动和长江经济带固体废物大排查活动。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四川工业不仅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绿色发展和环境保护水平也逐渐稳步提升,工业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代价有效降低。”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副厅长顾红松介绍,截至2019年6月底,四川累计排查“散乱污”企业32420户,完成整治31739户,完成率97.9%。

  污染企业之“死”,换来青山碧水之“生”。2018年四川优良天数率84.8%,比2015年提高4.3个百分点,成都甚至摘得了联合国2018年度全球绿色低碳领域先锋城市蓝天奖。2018年四川87个国考断面地表水水质优良率为88.5%,同比上升14.9个百分点。曾经四川污染最严重的沱江流域水质从十三五以来的6.25%到2019年6月的81.2%,创近十年最好水平。

  生态保护要做约束的“减法”,也要做激励的“加法”。四川实施“三江”流域水环境生态补偿办法,在长江流域率先建立跨省水环境横向补偿制度,建立沱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同时四川还在中国率先开展以退牧还湿补偿和湿地管护补助为主的省级湿地生态补偿试点。

  李岳东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取得了突出成绩和长足进步,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和挑战,四川将坚持生态兴则文明兴,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决打好打胜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建设美丽四川。(完)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