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南宁网事

那个刻薄寡恩的人,却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发展

1.

他的为人,被司马迁评价为"天资刻薄";他的作为,被贾谊称作"违礼义,弃伦理";他的功绩,更是被赵蕤贬为"败俗伤化"。

他叫卫鞅,是卫国国君的后裔,他从小就好刑名之学,只是故国积弱难反,难以伸展其抱负。

二十出头的他,选择了当时的第一强国魏国,希望可以一展所长。然而魏国庙堂暗弱,早已失去了文侯和武侯时的气象。

但他没有放弃,他一直在寻求自己的伯乐。而他的伯乐,也将他与一国的命运紧紧连在一起,这个人就是秦孝公嬴渠梁。

秦国在秦献公即位之前,经历了四代乱政,导致秦国贫弱不堪,时常受到魏、楚等诸国的侵迫。

秦献公即位后,为了迅速恢复国力,他选择了以战养战,与魏国鏖战了二十余年。秦国上至六十几岁的老人,下至十一、二岁的孩子都身赴战场,浴血厮杀。

等到秦孝公即位,秦国已经失去了河西之地,失去了函谷天险,风雨飘摇。秦孝公广布"求贤令",大力招揽人才,希望能变法图强,改变秦国贫弱的现状。

2.

他应召入秦,以"霸道"说服秦孝公变法,以其"强秦九论"陈述改革主张。秦国大臣甘龙、杜挚等提出反对,认为"智者不变法而治","法古无过,循礼无邪"。

他则主张"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一场朝堂辩论以他获胜结尾,他得到了孝公的赏识和重用,开始推行变法。变法的具体措施,前后分两次颁行。

公元前356年,他第一次颁布变法令,以厉行法治,强化君主集权为主要内容。行什伍连坐纠察之法;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发展武备。

这批法令可谓是开千古先河,不仅废除了奴隶制,一改秦国私斗之风,更让平民百姓看到了出人头地的希望。为保证上述法令的顺利执行,还特别采取了焚烧儒家经典、禁止私门请托的措施。

3.

公元前350年,他主持颁布了第二次变法令。这次变法在第一次变法的基础上更着重于新制度的建设,其主要内容包括:废井田,开阡陌,彻底废除古老的农村公社井田制;推行县制;统一度量衡;将都城由雍(今陕西凤翔)迁至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为东向扩张进行准备。

另外,他还革除国内残留的戎狄风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移风易俗,令百姓分而居之。

他在秦国历任左庶长、大良造等要职,当政近20年,因此他的上述变法措施在秦国得到了长时间和比较彻底的推行,且得到秦孝公的大力支持。

由于变法严重损害旧贵族的利益,受到了他们的强烈反对和阻挠,连太子也在贵族唆使下故意违犯新法。

他在秦孝公支持下严厉镇压反对派,将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公孙贾等逮捕处刑,全国大为震动,无人再敢公开反对。

新法推行十年之后,"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秦的国力迅速上升,之后他亲自统兵击败魏国军队,夺回被魏侵占的大片领土,周天子和其他诸侯都来致贺。秦从此成为战国七雄中的强国。

而他也因变法有成,被秦孝公封为商君,并封商於十五郡为其封地。后人也因此称他为商鞅。

4.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卒,太子嬴驷即位,是为秦惠文王。由于变法时的宿怨,秦惠文王以谋反之罪诬陷于他,用车裂的酷刑将他处死,并灭其族。

他虽然死了,但他所制定的新法,却在秦国长期行用并取得显著成效,改革的趋势已不可逆转,故而秦惠文王以下历代国君仍遵行新法不废。

秦国亦因此得以长期保持强盛的国力,在之后的统一道路上,逐步实现一统天下的大业。

他所着力建立的以一家一户为单位的小农经济,也成为大一统专制政体的社会基础。而他所推行的重农抑商政策,虽然与战国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趋势相违背,但却成为以后历代王朝的基本国策。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信息均搜集自互联网,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不对其真实合法性负责。如有信息侵犯了您的权益,请告知,本站将立刻处理。联系QQ:1640731186
友荐云推荐